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分手和分手的正确方式

(2016-02-27 18:09:34)
标签:

杂谈

情感

分类: 如是说

春节期间一则刷爆屏幕的事件——“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在元宵节来临前夕,剧情反转。网络部门披露,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人妇,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而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只是个话题的碰瓷者。

事到此,话题的证伪,使得当初的舆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然而,无论真假,被这么多人当真,也多少说明类似的事发生并非全无可能,可无论是姑娘被一边倒地谴责,“嫌贫爱富”、“没有教养”,还是赢得了他人的声援:“凤凰男又骗婚了”。问题是,作为看客的我们,有权利腆着道德的大肚腩去指点别人的人生吗?

以一顿饭而决定分手,对这姑娘来说,有错吗?没,相当没错。

反正事情现在说是假的,那我们就来做另一种假设,姑娘是江西贫困山区的,去上海男友家吃年夜饭,男友家极其重视,请她吃一顿极其奢华的大餐。饭毕,姑娘提出分手,为什么?因为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自己没法接受不熟悉的生活,承担不起一顿饭超过一年收入的心理压力。

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存在。不信请自行百度下湖南卫视曾经的一档栏目《变形记》,城里孩子和贫困地区孩子互换生活环境,多期节目中,贫困地区的孩子来到城里心理负担极大,根本无法接受新环境里给予的好吃与好喝,拒绝者有,心理频临崩溃者也有。

这时是该指责姑娘“嫌富爱贫”、“歧视市民”,还是说她不识货,假清高呢?所以,就一顿饭分手而言,这是完全私人的决定,也是极其私人的感受,无关道德的绑架与指责。下嫁或者高攀,都是亲历者自己的选择,作为成年人,需要明白的是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去承担选择的结果,或好或坏。

分手没错,错在哪里呢?

错在分手的方式。

分手的难过或失望,向闺蜜、家人哭哭鼻子、吐吐槽无伤大雅,而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倾诉,却是一个问题,如事仅涉及自己,没关系,爱怎么公开怎么公开,但涉及他人,则不是那么想怎样就怎样的随意。抛开法律角度的名誉权不说,单从大家都喜欢站的道德角度,这样做,尊重吗?你的溴事被爹妈逢人就说,舒服吗?你的秘密被闺蜜四处招摇,爽吗?

话说回来,这事复杂吗,不复杂,正确的做法也无非就是:

1、私人的决定做好决定的内心准备,想明白了就拿出双十一抢购的果断,别再优柔寡断反被其乱。

2、私人的事请调静音,事涉他人,三思而行,私事私聊,公事公办。

3、至于剩下的眼泪和伤心,请备好啤酒和纸巾。(P.S.如果在外借酒浇愁,请分享一张位置地图到朋友圈;如果在家自斟自饮,请约朋友第二天早起在家见面。)

事到如今, 这事不过阿拉眼里一个乡下少妇的哀怨,无论是一场自我的宣泄还是营销的炒作,被颜值不明的少妇引爆话题,不过你我心中那点痒痒的共鸣,痒过了,挠完了,记得下次把值调高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