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怎样漂泊
(2012-12-05 15:02:45)
标签:
北漂情感 |
分类: 如是说 |
题记:2007年11月24日——2012年11月24日,五年!
一路向北,漂泊已经五年。从那个清冷的早晨,在西站的出站口等待,到依旧清冷的傍晚,踩着城市的夜色回家,五年的时光,由陌生到熟悉,由新鲜到习惯,时间在变,不变的是生活本身。
选择一座城市,没有多少理由,未曾在这里生活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是你渴望的,有的只是一份期许,或者决定到来的心。几年后,甚至多年后,最大的感谢就是一份说来就来的勇气,这跟年轻有关、跟激情有关,可以成为年少洒脱的印记,也可以成为迟暮之时的回忆。因为,换至今天,已无法确保还能一如既往的拿出所谓的“魄力”,毅然决然。
从西北一隅,到中原故土,再往繁华帝都,像是一条向上的——抛物线,方向极好,却也有触及顶点折翼而落的可能。生活的不适、心理的距离都会在初到的一刻开始发酵。自我暗示,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未来。但那一刻还是会面临茫然,假设的美好,也许只是一场自以为是的幻境,现实面前,有些假设会异常苍白。
还好,新年元旦再回洛阳,像是心灵的疗伤之旅。决裂般离开的城市,却成了内心的安慰剂。一个月来的困惑与不安,在一个不是故乡的地方,找到温暖的安慰,彼时的那份依靠感,在至少这五年里,想想都会幸福地笑。从离开的地方重新开始,像是讽刺,却捡拾起一份态度——感恩回望——珍惜那些经历过的。时间会打磨掉不快,只要你愿意,留下的都值得你笑。
接下来,是继续。挤车、搬家、计算着过日子,然后各种被限,成为数以千万计的北漂里的一,做着生活在这里,却没有归属感的一。似乎这样看来,一种漂泊的生活,注定与幸福快乐无缘。然而,另一个角度里,获取的是各种可能,接触那些曾经遥远的在故事里的体验。绕口点说:经历着那些未曾经历过的经历,让生命的体验有着丰富的可能。这对于至少现阶段的自己而言,是一种幸福的可能。
当然,还有关注的目光。在一些关注你的人眼里,漂泊会被视为是一种主动选择离开追逐梦想的举动,充满各种各式的美好;在另一些关注你的人眼里,漂泊又可能是一种走投无路的无奈,写满沧桑与落魄。这些于你本无关联,生活本身的各种角度也只是各种角度而已,无关你自己生活的现实。然而,这些却会在某一刻的朋友聚会、同学相逢、那怕一面偶遇时,成为纠结内心的烦扰。
作祟的虚荣心,会成为生活道路上一个虚张声势的敌人,与其做出符合关注者标准的美好姿态,示威或者示好,倒不如如“淡定哥”一般,目光炯炯,泰然自若,纵尔等万般口舌,仍独独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爆发。因为,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自己的日子自己清楚才真的重要。
时而会惊喜收到问候,在自己原本以为已被淡忘的生活过去里,还有一些人记挂着,在某一个节日,某一场酒后,某一次不经意的闲谈里,想起这个离开的人,然后一个问候,足以让内心感受关怀。然而,遗憾的是,自己在收到问候,却未能给予问候者我的问候,无论是他也漂在异乡,还是留守故土,内心总是需要点滴“意外”的温暖,我却没有做到。谢谢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也许他们把这样的生活视作自己未曾尝试、未曾继续的梦,或者就是一份只是关心的关心。但他们默认你会过的好,祝福你会过的好,相信你会过的好,纯纯粹粹。
收获可能是用来平衡失落的砝码。几年时光,似乎是需要一些收获来抵消失落,给选择理由,给继续理由。但最终,却无法去衡量怎样才算收获,因为同样无法衡量的是怎样才算失落。复杂一点去理解,这也算是收获,不再刻意计较得失,只为生活而生活着,经历的就是生活所应有的,不求“明志”与“致远”,只愿“淡泊”与“宁静”。在可能绚烂如春花、可能平淡如止水、可能落寞如残秋的未来,让内心更安静、更洒脱、更强大,不再为那些所谓必然的因果、机缘、际遇所左右。
回顾几年来,背包独行的旅途,鸟巢里为米兰助威,奔波时的疲惫,孤寂时暗自的落寞,种种,都会回归到一个态度——丰富可能的生命体验。临近五年漂泊之际,身边有人陆续选择离开这座城市,归乡或是去另一个地方漂泊。无论故乡还是他乡,都只是为这一段漂泊划上句号,开始另一段漂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漂泊无关于地理的变化,而关乎于内心的感受。
其实,那些曾经漂泊的日子、现在漂泊的日子、未来漂泊的日子,都是日子——好好过,继续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