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中

标签:
杂谈 |
分类: 如是说 |
辗转反侧,冷汗布满额头,尽管没有豆大,却也够呛。
再三酝酿,几度努力压制,最终抵不住一阵“倾吐”。
这一夜,如此漫长,似乎连相对论都能打破。犹如江畔的石峰,不过盼来的不是夫君,只是天明。交费,挂号,诊断,交费,化验,再诊断,交费,取药,治疗。平生第一次如此亲密接触医院,打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急性胃炎。
长期以来,自视身体还好,虽称不上强壮如牛、彪悍如虎,但也算得上健康,试想8月份奔走在西藏的大地上,海拔从不足50米一路超越,最高达5300多米,也有如履平地之感,偶尔还能扯着嗓子大呼小叫。孰料,病来如山倒,过去的骄傲在病毒细菌的侵袭下,脆弱的如同失恋后的心脏,即便是青春也抵不住现实的击打,就势躺倒。
社区医院,护士挺好,说话轻声细语,扎针也是温柔舒缓。放眼看去才明白一二,诺大的输液室里,除去一个被疾病击倒的青春外,其余的都可以以爷爷奶奶称呼。长久照顾老人的护士,难免养成惯性,顺带也尊老爱幼一下。好吧,就此享受一下“尊老”的待遇。
病中的时间,节奏会被调慢,吃饭慢,走路慢,说话慢。坐着、躺着、来回晃着,怎么着都不舒服。胃的疼痛不同于一般,处于腿以上、脖子以下这段集中了各种重要器官的躯体中间,时而紧缩、时而膨胀、时而刺痛、时而抽搐,每一下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往下,压迫本已被脂肪充斥的腹部,局部的空间变得紧张,像是都盛不下肚里的那几斤几两;往上,焕发着像是反抗的力量,冲破那层束缚自由的膈肌,向往嗓子眼外的蓝天白云。
没病时,总是难以体会病者的苦痛,虽然会试着安慰、鼓励饱受摧残的身体和精神,也会带着几许愁苦的眼神、适时而发的感叹,但那多是旁观者的惯性举动,少一分切肤之痛的贴身感受,言谈中即便温柔、体贴、细腻,总也会隔着点难以共鸣的距离。
病中,体会才能如病痛一样刻骨铭心,经历让记忆变得真实,感受让记忆变得深刻。当然,还需要加入一点其它因素,让记忆变得持久一些。套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己及人的理解一下别人的难过,让共鸣更近一点,让安慰更真诚一点,让鼓励更有效一点,自然也该让自己长点记性,不再拿着过去的骄傲得瑟,再骄傲的过去都抵不住今天哪怕一瞬间的憔悴。
该说结束语了:我佛慈悲,善己及人,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