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杂谈人文/历史休闲生活教育杂谈摘录大师讲休闲 |
分类: 我喜爱的文章 |

净业除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
---姜贡康著仁波切著述
郑振煌译
修金刚萨埵所要传达的一般意义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只有圆满的佛陀,才能完全知道应该拒绝做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并且把这种能力显示给别人。一个人如果深信佛法,并且加以运用,他就抓到佛法的奥义了。
业和果:
当一个善业或恶业,还在动机阶段的时候,虽然可能很微小,但一旦结了果,就会大幅成长。恶业会导致悲惨的生存境界,善业会导致幸福的生存境界。有作必受,不作不受。
业因:
完全由贪瞋痴引起的业,如果还没有形成动作或语言,称为意业;如果有了具体的行为形式,则为身业或口业。所有的业,都是以意业开始。因此说:“心是导致世界进入黑暗的毒因。”
“恶业”包括“五逆”、“五轻逆”、“十恶业”、“四重罪”、“八舍正法”等(注八)。“恶业”也包括违犯三种愿[戒](小乘愿、大乘愿和金刚乘愿)中的任何一种,乐于犯戒或赞扬犯戒。
总之,你不仅背负著无始以来所造诸恶业的苦果,而且这一世又造新恶业,在三毒的影响下,你的意念大都要变成具体的身口意业。
甚至在这一世,天和人也将谴责你的恶行。你将被尤恶所困,你的护法神将变得懒散,魔鬼将藉机阻碍你的宗教修行。你将参加下层社会。生活在自身恶行的阴影下,你将遭遇噩运。甚至你也将作恶梦。你将不快乐。致命的意外事件将会发生,重病将攻击你。
你将经验到恐怖死亡的痛苦,在中阴身时将会看到恐怖的景象。
遇世转生之后,你将依恶行的大小,在下三途长期受苦。
即使你轮回到天人,你的生命也将是短暂的,而且病魔缠身。
你将被仇敌所恨,虽然你并未伤害他们。你的家乡将受到流行病肆虐,谷物歉收,战争连年。
由于因与果之间的类似(Because of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ause and
result),你将自自然然倾向于作恶,你的痛苦将继续不断地增加。
假如在你想象之中,你认为某些恶行有时是必要的或是有利的,那么你就绝对错了,例如你认为你必须作恶一次,以制服敌人或保护朋友、谋财、图利、求名、或争取衣食,那么你就误解了。不管你多富贵,当你去世时,这些东西连一粒芝麻子都不如!你将带不走一口食物或一件衣服,更甭提功名、财富、妻儿了。
当你独自在下三途流浪时,你恶行的苦果将无法转移给别人,你必须独自承受。
我们应当如是想:“在这个靠不住的世界里,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朋友也很容易会成敌人。我胆敢做坏事,已经被恶魔所执,被厉鬼所缠,变成一个愚昧无知的人。从前我从未想过行为的后果,也从未想过拒绝做坏事。因为死亡随时会来临,我可能甚至连洗净恶行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我没有时间洗净恶行,当死亡带走我时,在下三途等我去受的苦难将是多么可怕!”自我如是思维,并没有什么害处,你更不愉快地如是深思。
而且,我们也不能隐藏自己的罪恶,因为当恶行的种子与欺骗的水和肥料,三者相混合时,隐藏的恶行将会长得越来越大。
如果你不隐藏你的错误;相反地,却敢于认错,并且把你的惨境显示给别人,那么你的错误非但不会成长,反而会减弱,因为“真理会缩小错误”。
认真精进使用令罪业清净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根绝恶行——真诚强烈的发露和忏悔。当你完成这些方便善巧时,只要是一件善行便具有解开大量恶行的能力。
发露忏悔
说:“我犯了这个过错”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发露罪行。以强烈的悔意和悲痛的心情说这句话,就是发露忏悔。忏悔就是尊敬和赞叹那些没有犯这些过错的人,就是为你的恶行感到懊悔和羞耻,也就是直接而诚恳的祈祷:“以慈悲心对待我,净化我的这种行为吧。”
四力
假如你能运用以下四力忏悔的话,效果将很好:
1.“舍弃之力”,舍弃及悲切地悔恨过去的恶行之力,就好像恶行是你吞下的毒药一样
2.“招绝再犯恶行之力”,下决定:“即使我生命危急,也绝不再犯错之力”。
3.“依赖之力”,依于皈依和发菩提心之力。
4.“从事各种净化恶业的对治性善业之力”,包括“六医治门”等。
你必须运用这四力的每一力。
请注意下面四点:
1.如果你只有发露恶行,而不忏除过去的恶行,则这些恶业将无法净化。
2.如果你不发愿未来不再造恶业,则你的发露忏悔和善业将没有意义。
3.真正皈依和真发菩提心的人,只要忏悔一次,其净化恶业的力量,将远大于不皈依和不发菩提心的人忏悔十万次。而且,受过金刚乘灌顶的人,只要忏悔一天,所能扫除的恶业,远多于只发小乘或大乘愿的人忏悔许多年。这是因为金刚乘灌顶可以使依赖之力大增。
4.对增加善业和消除恶业来说,也是这样。
六医治门
1.念阿弥陀佛、药师佛、不动金刚佛(Akshobhya)和其他以消除业障的能力而闻名的佛菩萨的名号以消除业障;因为这些佛号有消除业障的能力,并且也可以为别人念他们的名号。
2.建造佛像、佛书和佛塔(佛的身口意象征)。
3.供养佛象、佛书和佛塔;服侍僧伽;献宇宙曼达。如已皈依密乘,你要修“其可”(注九)禅观和参加荟供(注十)。尤其要对上师献“五悦供”(注十一)。
4.诵佛所说的显教及密教的经典,如般若波罗密多经和大般涅槃经。
5.念“如来百字明”,大日如来咒,不动如来咒,及其他深咒。
6.深信成佛之可能,观想无我之真义。念金刚持咒而无“三轮相”(注十二):1.所清除之障。2.清除之具(本尊咒)和3.清除之人(你自己)。如即深开之应用。在每段观修之后,要专念诸法无实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