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橄榄美食指南》—马来西亚娘惹美食(nyonya food)

标签:
娘惹餐美食餐馆槟城吉隆坡 |
分类: 中国上海。橄榄美食餐厅指南 |
在赤道的大太阳照耀下,马来西亚的一切都立体、清晰得犹如一面浮雕。但是,在这华丽的表面下,有誰又會去注意到她曾經走過,那一頁頁緊湊,又複雜的历史篇章?沉默的历史渊源,巧妙地借助了美食文化这途径來說話。她默默以奔放热情的独特菜系,向世界不斷阐述源远流长的过去,一直到今天。
这,就是娘惹美食的使命。
-
娘惹,这个在南洋一带才有的一个族群形成,本来就是一个谜。她是一个在繁杂历史下的产物。属于她的风俗和文化,都带着一股让人弄不清来龙去脉的神秘色彩。随着这族群而存在的娘惹菜系,将酸、甜、苦和辣的味觉,相互混杂后,缠绕舌尖的是一种难辩的馥郁。它已经不能只用一般的浓郁、辛辣或甜酸来归类了。
根据记载的历史,这族群是始于明朝的一个新体。他们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部份随从,与在当地生活的人产生爱恋后,而决定在南洋一带结婚和定居下来,才慢慢形成的一种混合群体。但是,从娘惹的服饰上,那隐约可见,属于唐朝的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和襦裙服等的特征,而被一些人推断这族群的根源,早就在晚唐时期就开始了。无论是从大明还是晚唐,他们一直以传统中餐烹调做基础,然后被大量南洋香料以亦宾亦主的角色,介入的菜系,就是一个在传统的步伐中,悄悄革新,成独具一格,老早就存在的創意菜系。
http://s14/small/4d4e687bgae0e9efb4dad&690food)" TITLE="上海《橄榄美食指南》—马来西亚娘惹美食(nyonya
娘惹菜系,本来就是一个,用新潮词说的『创意菜』(Fusion Food)。然而,在她坚持着当年的『创意』走到今天,在据说是娘惹发源地的古城,马六甲之外,新一派的娘惹创意菜,悄悄的犹如雨后春笋,开展了起来。
位于马来西亚槟城,iTune旅馆旁边的美食天堂一角,Nyonya Café就是其中一个在旧与新的美食创意之间摆荡的,一家小小的娘惹餐馆。他们除了推出在当地耳熟能详的娘惹菜之外,也将自己改良的娘惹新口味推广。
Nasi Ulam(野菜饭)就是一道经过改良的娘惹菜。它是一道在马来西亚南部和东部比较普遍的饭食。穿梭在饭粒和饭粒间的是深深浅浅,属于新鲜香料的的绿;黄姜的黄;姜花的粉红;新鲜辣椒的艳红,以及略炒过的椰丝、虾米和咸鱼,淡淡的米褐色。整道菜,单在视觉上,就已经很吸引人。它利用饭粒与饭粒间腾出的热气,蒸出香料原始的清香。这道色、香、味齐全的菜肴,在慎选新鲜食材和在烹饪程序一样,看似简单,但却不容易,完全需要经验的累积。和这道色彩缤纷的饭食比起来,只用腰都做装饰的Nasi Kunyit(黄姜饭)的外表,就略见单调了。但是它浓郁的黄姜味,却能使人一闻,就大开了胃口。
以黄姜和椰浆为主要材料印尼传统饭食Nasi Kuning(黄饭),是这道菜的前身。原始的Nasi Kunyit(黄姜糯米饭),是以黄姜和糯米煮成。因为它拥有着象征喜气洋洋的艳黄色,而被当地华人用作彌月之喜,回送给亲友的回礼。这道饭食,在Nyonya Café的厨房里,再次改变。他们将白米,取代了比较难消化的糯米。它在香味扑鼻的黄姜味中,参杂着白米香;在嚼劲十足的口感中,又带着独到的辛辣。当Nyonya Café 老板,叶新华将这飘香的饭食捧上时,他身后跟着一位穿着娘惹服的侍应,也把这餐馆里最畅销的Kari Kapitan也放在桌面上。侍应生退去后,叶新华说:『Nasi Kunyit和Kari Kapitan是绝配的南洋口味。』
Kari Kapitan(咖哩甲必丹)是一道混合了浓烈椰浆和香料香气的咖哩。它是马来西亚北部甚为著名的娘惹咖哩。在臼桩间,将香料配搭,和火候的掌控,一样讲究。从用大火煎炸腌制过的鸡肉块,中火炒香香料,和加入特浓椰浆后,用小火熬煮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每一个成败的关键。Nyonya Café 在将他们的Kari Kapitan起锅前,撒下的丝状麻疯柑叶略焖,除了能让这道口味浓重的菜肴带上一丝清香外,对它单调的外观,也起到了『养眼』的作用。
槟城是一个旅游城市。虽然她以旅游城市为名,天然资源也很丰富。她具备了一座城市所有的设备外,山、海、河、田园和树林,也全面了她旅游的条件。有着『來自天堂的果子』美称的豆蔻,就是这座岛屿的特产。从花,果肉到种子都有医疗作用的豆蔻,全身都是宝。除了用來釀製藥油的花之外,Nyonya Café把這果子的种子晒乾,做调味作用;而果肉部份 ,則用來与冰糖一起熬制成酸甜味的饮料。它酸甜的味道,和驱风解暑的功能,甚受欢迎。八小时以上的熬制时间,将冰糖的清甜,和豆蔻的酸涩,融为一体,无论是热还是冷,它呈现两种不同的美味。
除了豆蔻,木瓜也受到Nyonya Café的 重用。他们把青木瓜代替了芒果,切丝后,淋上以酸柑汁为主的香料酱汁捞匀。青木瓜青白、爽脆,带着独特清香的果肉,配上微微带着酸辣的酱汁,十足的南洋风情。
Nyonya Café 佔地不大。加上露天的餐桌,也不过十六张的桌子。其余的空间,都被大量娘惹风格的家具和摆设品占据。面对入口处,老橱柜上摆着的整套洋溢着浓厚娘惹风格的瓷器尤其显眼。它是由当代土生华人,沿用中国清代流行的粉彩瓷来烧制。店面设计简单,却十分考究,就如他们呈现每道菜,讲究唯美的装饰;而在这座岛屿上,另一家强调『古早味』的大吉祥娘惹餐馆,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淳朴的本土风情。
Nyonya Café
Add: 102-E-2, New World Park,102, Jalan Burma,10050 George Town,Penang
Tel: +6(04)228 8919
http://s12/small/4d4e687bgae0ec770fb9b&690food)" TITLE="上海《橄榄美食指南》—马来西亚娘惹美食(nyonya
古早味,这个当今美食界的流行词,其实是台湾闽南语,『阿嬷味道』的意思。它就像一阵风那样,卷席了今日的美食界。想把被速食文化,和过多调味剂破坏了原味的美食界,返璞归真。
大吉祥原本只是一个强调古早味的娘惹糕点制作坊。就在买下了人工打造的石磨、石臼和石研后,他们四处收集到的古老的娘惹糕点食谱,就如虎添翼般,把老方子里的原味复现,让人吃出了怀旧的味觉。三年老娘惹糕点的经验,大吉祥再次用他们石磨、石臼和石研,挑战了鹹食。
大吉祥的老板,邱继强把收集到的老旧娘惹私房香料配搭方子,配上新食材,研创出一道又一道,只属于他们的新口味。对邱继强来说,香料就是娘惹菜的灵魂;而食材,就是躯体。巧妙的配搭可以让他们相互提味,成为两者合为一的南洋精华。
乌达(Otak)在马来语中,是『脑』的意思。乌达乌达(Otak-Otak)原是一道以浓郁如脑浆的混合香料酱为主角,鱼肉为配角的娘惹菜肴。用来包裹这道菜来清蒸,或烧烤的叶子,分别是带着清香的香蕉叶,或是带着一丝苦涩的山佬叶。大吉祥的乌达的香料配料虽然是老方子,但是在食材上,却是焕然的一新的。鲜虾、青豆和豆腐是大吉祥乌达的主要食材。快炒后,呈现暗红色的鲜虾、油绿的青豆和洁白的豆腐都不均匀的粘粘着黄色的酱。五颜六色的食材,让人一看,就得到在视线上的满足。
炒鱼刺(Shark’s fins
以娘惹糕起家的大吉祥,用乳酪配上了木薯糕,形象十分讨好。微咸,细粒状的乳酪和香甜木薯糕的配搭是新鲜的。把乳酪纳入娘惹烹饪,仿佛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马六甲王朝时期,有明显被西方文化入侵的痕迹。曾经有一个学者,在针对娘惹文化根源这话题时,说:娘惹本来就是混杂的。在那个繁忙又混乱的年代,有一部份的娘惹,也是西方人的后代。大吉祥的乳酪木薯糕(Kuit Bengka with Cheese),在机缘巧合下,提醒了世人这个常被忽略的另一面。
http://s15/small/4d4e687bgae0ed1c235ee&690food)" TITLE="上海《橄榄美食指南》—马来西亚娘惹美食(nyonya
在与马来餐、中餐和西餐美食,风格大合并的大吉祥相比之下,位于吉隆坡市中心,Precious Old China娘惹餐馆的创意,比较统一地偏向马来风格。取材道地,连遍地野生的蕨類嫩芽 ,巴古菜,在Precious Old China的菜单里,也变成了要角。在经滚水汆烫后的巴古菜里,加入鲜虾,鱿鱼和以酸柑、姜花还有小葱头碎调配的酱料,再一起捞匀。酸、辣和鲜味,和又脆又绿的野生巴古菜纠缠出一股阳光的味道。他们将这道菜叫作Pucuk Paku Kerabu (野菜沙律)。
Precious,是在马来西亚美食界早已占有一席之地的Old China娘惹咖啡的分店。这两家先后闻名的娘惹餐馆,虽然有着脐带一般的关系,但是在设计风格和菜单上,却有极大的分别:在食物上,Old China的消费群主要是华人,而Precious 的食物,却是大众化的Halal食材;在设计上,Old China以马来西亚老咖啡店为主线——小圆形的老大理石桌面,和木椅子。整个店面的有60年代的南洋普通咖啡店氛围;而Precious Old China的设计走向,却是比较雅致的娘惹风格。大大小小数不尽的老佛像,和古老壁柜上摆满的古董,风格古色又古香。让人置身在这,就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娘惹环境之中。那种环境,让他们的菜肴,有了一种属于记忆的味道。
年轻的郑雄城,是Precious Old China和Old China,这两家餐馆的老板。他记得小时候,他祖母为哄他们吃饭,把院子里的瓷玫瑰(Bunga Telang)摘下,煮出一道简单又道地的娘惹饭食。蓝色的花朵为祖母煮出的一锅饭,染上深浅不匀的蓝色,深深吸引了年幼的他们,都狼吞虎咽起来。而他的Nasi Bunga Telang(蓝花椰漿饭)是偏向Nasi Lemak(椰浆饭)的味道。浓浓的椰香中,带着一丝花的清香,和他後来端上的Kari Nangka和搭配,让人在味觉上,倍感惊艳。
以未成熟的热带水果,浪卡(Nangka)切片,煮成的Kari Nangka,是一道素食咖哩。但是片状的浪卡,让人乍看下,误会它是一道鱼片咖哩。香浓,多酱汁,微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清脆又略带点嚼劲。一种青涩的水果味,在咖哩汁中散开。这道素食咖哩的香料搭配比列,是私人配方。在完全不用味精下,单以香料煮出那种香甜味,是极有难度的。
在Precious Old China丰富多样的菜单中,(Sotong Pulut)墨鱼糯米和 Santan Durian(椰浆榴莲),是两道让人眼前一亮鲜见的新口味。前者是将熟糯米馅塞入墨鱼后,再拿去烧烤。圆鼓鼓的外观,冒着鱼类的鲜香,是一道很有马来风格的全盘,由於墨魚;而后者,是一道类似雪糕的甜品。食材简单,但程序亢长——用木勺子将连肉带籽的榴莲,不断的在一个大容器里搅弄,直到肉籽分离。取出榴莲籽后加入糖和盐。接着又继续长时间搅弄至粘糊状。放入冰箱,让果肉悄悄在冰箱凝结。上桌前,再淋上香浓的椰浆。郑雄城说着这个制作程序的时候,让人联想到娘惹文化的过去和现在——马来西亚就像是一个容器,文化的精华就在这里混淆,沉淀,再凝结在一起。
Precious Old
China
add:Lot M2, Mezzanine
Flour,Central Market,50050
Kuala Lumpur
Tel:+6(03) - 2273 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