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 · 剩女的呼唤(外一篇)
(2015-07-07 15:51:01)
标签:
文化 |
剩女的呼唤
剩女,系指到了盛年逾期未嫁的女子,剩女思嫁,古今一也。《诗·召南·摽有梅》就描写了一个古代剩女的呼唤,我们且看看: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需要作点解释:摽,音“biào”,抛。梅,梅子。其实七兮,树上只剩下七成梅子了。其实三兮,树上只剩下三成梅子了。顷筐塈之,梅子落光了,掉在地上,可用筐子去抄。庶士,小伙。迨,趁。吉,吉日良辰。今,今天。谓,开开口,说一下。
这首诗的意思是:
梅子纷纷朝下掉,只剩七成在树上,追求我的小伙子,不要错过好时光。梅子纷纷朝下掉,只剩三成在树上,追求我的小伙子,今日就是好时光。梅子纷纷朝下掉,掉光了,用筐装,追求我的小伙子,只要你开开口,我就跟你走,(哪怕你一无所有)。
诗中,以梅子的黄落来比喻青春年华。年华迟暮,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剩女的要求就越来越低,从“迨吉”到“迨今”到“迨谓”,没有资格谈条件了。
这首诗用的是重章法,但重章中有递进,一层层深入,把个剩女盼嫁急婿的心思表露无遗。
《汉广》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游女”究竟何指?
或指“游女”乃是来往的船家姑娘,疑非。闻一多有一解,释“游女”乃“神女”——汉水女神。
这神女传说于书有载。一,汉刘向所作《列仙传》谓:“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滨,逢郑交甫,郑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其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诗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二,《山海经》郭璞注,认为“神女”那是“天帝之二女”。闻一多据此道:《汉广》“借神女之不可求而喻彼人之不可得”,释此更确。
“神女”这个传说,作为意象原型,则开启了后代诗人的灵感,创作出不少作品来,最著名的是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只不过把汉水移到了洛水,而其题旨不亦“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