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谈“性”

(2014-02-24 20:21:18)

孔子谈“性”

 

    孔子对“女子”和“小人”是看不起的,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这里的“小人”,我赞成“小孩”说。道德上的所谓“小人”,系从年龄上的“小孩”引申。

    但孔子不能不要女子(人),没有女人,哪来小孩?没有小孩,绝了香火,谁来尽孝?孔子是有女人和小孩的(你看孔子传了多少代了)。儒家学说以孝为本,后来放大为忠;又以家为本,后来放大为国,忠孝是同构的,家国乃一体。总之,女子、小孩缺位,儒家学说就坍塌了。

    梁漱溟先生曾言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活泼泼的一个“生”字,生就要食、要色,“食色,性也”,这是告子说的(见《孟子·告子上》),孔子没说过,不过,孔子没说过不等于不同意。

    孔子对“食”很在意,他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实行“七不吃”:“鱼馁而内败,不食;色恶(变色),不食;息(气味)恶,不食;失饪(烹调不当),不食;不时(不到时间),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没有作料),不食”(《论语·乡党》)。孔子要活到今天,应该是饮食卫生和健康的模范吧!孔子后来成了“民族代表”(注意,不是“人民代表”),对我民族影响颇大,“舌尖上的中国”所以享誉世界,孔子功莫大焉!

    孔子谈不谈“色”?谈,然不多。孔子似乎不纳妾,也鲜见八卦绯闻,《论语·雍也》中有“子见南子”一节,说的是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此人喜欢弄权,又淫乱,名声不好,弟子子路对此极为不快,孔子遂发誓说:“我倘若做了什么坏事,老天唾弃我,老天唾弃我!”从这里去看,孔子老实极了。可孔子并非禁欲主义的和尚,他讲过一句话,很坚刚,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未见到人对道德的追求会像人对异性的追求一个样!足见孔子对“性骚扰”的恐惧。异性“坐怀”,想来孔子也会“乱”,只是孔子道行相对高深,能自控,“坐怀不乱”做不到,不让你“坐怀”不就得了么?“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这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次见于《子罕》,一次见于《卫灵公》,孔子对人性是有体悟的。再看看孔子处理《诗经》。《诗经》不是孔子编的,可孔子做过处理。谁都知道,《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写的是想娶老婆以至于在床上翻烧饼睡不着,这放在今天,断乎不行,把想娶老婆的诗放在《诗经》之首的位置,“主旋律”搁哪去了?荒唐!可孔子并没有把《关雎》后置或删掉,依旧按原样摆在那儿,很宽容。孔子评论《诗经》说过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翻成白话,就是“没啥问题”。

    孔子戒备“色”要甚于戒备“食”,为什么?我以为,“食”经消化变成“屎”,无所谓;“色”呢?枪响火着,是要弄出小人来的,一旦“乱”了,继承制度就会引来挑战,麻烦!所以绝不可苟且。

    儒家不禁欲,可也不纵欲,而是节欲,所谓“好色而不淫”者,即是。孔子就持这个准则,不左不右,来个“中庸”。但后儒有些话就说过头了,譬如说男女性事,“非为色也,乃为后也”,譬如说做人(包括做爱),要“存天理,灭人欲”等等,这就带来了问题:“为后”、“为色”,怎么切割?“天理”、“人欲”,如何分离?过头话每每做不到,言行不一致,结果就弄出不少“被服儒雅,而行若猪狗”(李贽语)的“伪君子”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