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平台●
传统●历史
石鹏飞
今年第七期《读书》杂志中的《说画》,四益先生文末写道:“是传统的现代化还是现代的传统化?天晓得!”这里,我总感觉得应该改为“是历史的现代化还是现代的历史化?天晓得!”方切。
传统与历史相关却不同。传统生成于历史,但存活于现在。换言之,能传下去的东西(物质和非物质)叫传统。至于不能传下去的东西(不指收藏)就是历史——诸如裹脚和留辫子之类。所以,历史应有反义词(现在、未来),而传统呢,我想了半天,竟然寻觅不出它的反义词来。再者,传统要能传下去,自然有保存的一面,可还有变异的一面。这就犹如子女之于父母,既是子女,不可能不像父母,但也不能全像父母。我国传统中有人讲“保存”,如汉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不变”,也有人讲“变异”,如宋之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扼要地说,“传统”这个概念,一不全同于历史,因其能传;二呢,为了能传,必须求变。
我国文化传统最令我心仪的是《易传》关于乾坤两卦的说辞,即“自强不息”(乾)和“厚德载物”(坤),后来梁启超拿去作了清华大学的校训。我认为,“自强不息”就是“改革”,“厚德载物”实乃“开放”。这其实是1978年以来新国策制订的思想资源。再追溯一下,恐怕正凭借这两个基本点,中华民族才薪火不绝,斯文于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