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去幼儿园接小猪猪,她暂时不想走,我就陪她在教室里玩。
带她们班的一个老师怀孕了,于是话题从老师肚里的宝宝是男是女展开,到问及小猪猪喜欢弟弟还是妹妹。当听小猪猪说喜欢妹妹后,一个老师就问:“那让妈妈再给宝宝生个妹妹好不好?”小猪猪说“好”。老师又逗她:“那如果有了妹妹妈妈喜欢妹妹不喜欢宝宝了怎么办呢?”小猪猪沉默着没有回答。
哪怕是玩笑,我都极其反对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但周围太多的人觉得这很正常,现在连老师都这样,我该怎么办?
几秒钟的沉默仿佛很漫长,小人儿脑子里不知转过了多少念头。看着她为难的样子,我说:“宝宝不用担心,即使有了妹妹,妈妈也一样喜欢宝宝。”小猪猪这才放松下来,开心地重复着我的话——妈妈也一样喜欢宝宝。
但老师还不罢休,又笑着问:“宝宝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小猪猪不假思索地回答:“喜欢妈妈。”于是老师开始下结论:“现在的小孩都聪明,当谁的面就说喜欢谁,如果爸爸妈妈都在,就说都喜欢。”我礼貌地附和着没有发表意见。
“你最喜欢谁?”“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一类问题,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常常听到。我搞不明白:问这种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大人真的想寻求答案吗?当然不是,更大程度上,大人是在逗孩子玩儿。但他们不知道,这种“逗”是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的。所以我从来不问别人孩子这样的问题。
有小猪猪后我自然也不会问,但我会这样问:“宝宝喜欢妈妈吗?”“宝宝喜欢爸爸吗?”“宝宝喜欢爷爷奶奶吗?”小猪猪的回答都是“喜欢”。多好啊,干嘛要去为难一个一两岁的孩子呢?以她的心智,当然会觉得经常陪在身边的妈妈更亲近一些,她还不能理解时常不在身边的爸爸也付出了同等的爱。
我们为何硬是要孩子用我们的标准作出回答呢?如果孩子有那些讨巧的回答,也是在大人的暗示下作出的。让原本纯真可爱的孩子过早地学会曲迎奉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前几天刚好看完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提到一些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老师某些方式的不当,当时我就想:看来要在这些“不当”中很好地保护孩子,还真是需要妈妈的智慧啊,幸亏我家小猪猪年纪尚小,我还有几年学习时间。没想到这么快我就面临类似的问题了呀。
学校将会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家,我衷心地希望能和学校及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拥有一个真正无忧无虑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