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时间就用来看书思考去了,冷落了博客。
从《爱和自由》(孙瑞雪)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阿戴尔﹒费伯/伊莱恩﹒梅兹立希)再到《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一口气读下来不愿停歇,一是觉得自己迫切需要进步,但更重要的,是书中的理念和思想大有让人不读完无法罢手之势。
刚读《爱和自由》之时,想到在老家看妹妹似乎也遇到了许多育儿方面的困惑,于是酌情向她推荐了上面三本书。一段时间过去,正好我也看完了,想着也许可以交流交流,就发短信问她“有无时间看,感觉如何”。
一会儿妹妹打来电话,说她正在看《爱和自由》,然而却觉得书里的方式可能更适合知识层次高的父母,自己的境界似乎望尘莫及。妹妹出乎意料的感受让我有点发楞,因为俺也不是什么高学历,且常常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而感到自卑。
无可否认要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需要父母的智慧,但这和学历没有太大的关系,需要的只是我们自身对旧我的反省,及时更新育儿观念,以及对孩子始终如一的付出。
我感到妹妹没能真正领悟蒙氏教育的精髓,也许是因为《爱和自由》的理论性偏强了一些吧。于是我建议她可以先看看《和孩子划清界限》,在这本书里,小巫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改变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改变自己。
对孩子的爱是父母的天性,和学历无关;但是如何去爱,需要我们学习,这也和学历无关。真的很希望妹妹能够明白这一点。
在老家时,妹妹四岁的女儿不好好吃饭,我们对小姑娘说:“你看看猪猪妹妹都吃得比你多。”小姑娘不收拾玩具,我们又说:“看看妹妹比你小都懂得收拾。”我们天真地以为这样说可以促使孩子学好上进,其实小猪猪也常有不吃不收拾的时候。
把自认为正确的观点介绍给别人,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有干涉他人自由之嫌。我只是基于如下良好愿望:希望大人们多多反省自己,让上述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不会再次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