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之撰信札和词札各一件

标签:
历史曾之撰曾朴信札词札 |
曾之撰信札和词札各一件
http://s10/bmiddle/001pLKJOzy7huux1B7b99&690
曾之撰先生,1890年
编者注:曾之撰先生是曾朴先生的父亲,是编者的曾祖父。曾之
撰先生的墨宝比较罕见,本帖收录曾之撰先生信札和词札各一份,以飨读者。
--------------
曾之撰(1842—1897),字圣舆、一字铨仲,号君表。江苏常熟人。
同治光绪间刑部郎中,晚清作家曾朴先生之父。同治庚午科(1870年)顺天副贡,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恩科举人,丙子(1873年)、已丑(1889年)会试堂备,刑部郎中,河南司行走,加二级,晋恩诰授中宪大夫。
品性洒脱,负有文名,交游遍公卿,与文廷式、张謇、王懿荣并称“四大公车”。辞官回常熟后在明小辋川遗址上筑“虚廓居”,即现在的“曾园”。
著有虚霩居诗集六卷,杂著二卷,群玉楼读碑记二卷,碑目四卷,江苏金石目四卷。
http://s5/mw690/001pLKJOzy7hrjWbeQs14&690
http://s15/mw690/001pLKJOzy7hrjVtXZk4e&690
http://s13/mw690/001pLKJOzy7hrjVzzcMfc&690
曾之撰信札标点、断句:
嵋青仁兄同年执事:
春明饮饯,至再至三。启行之时,复劳远送。伏念弟与执事一载交耳,惜别依依,乃如骨肉。窃叹友朋一道,意气投合则性命系之,古人倾盖如故,良有以也。潭水深情,河梁清泪,自兹以往,永矢弗谖。
比想兴居胜常,著述日富,临风北望,健羡奚如!还山之期,定于何日?菊花时节,能否成行?倘其道出姑苏,文旌暂驻,百里之隔,图晤非难。意者接续坠欢,或在山塘、虎阜间乎?
莼客先生一代经师,夙深仰企,执鞭私幸,负笈未遑,交臂失之,良用耿耿。仲彝同年胜概豪情,一时无两,猥蒙折节,实所铭心,如在都中,乞为道意。至于赤城山色,江上诗情,十二时中,常萦梦想,未识梅花室里,尚有人齿及贱子姓名否?絮果兰因,何者非幻?作茧自缚,亦可嗤矣。
弟于天中节后返棹琴川,游子还乡,合家欢喜。园林无恙,书籍犹存。朋辈设酒食相招,生徒以文章见质。迩来光景,尚足自娱。惟念及天末故人,不胜离索之感耳。灯窗无事,草此数行。聊布悃忱,敢祈鉴察。祗颂台安不备。年小弟曾之撰顿首上。
莘楣、弢夫诸君均此道候。
六月初四日
正在封函,适接到仲彝兄带归执事代书之简。匆匆不另覆矣,希为致意。又及。时初七日午刻。
-----------------------
释文断句由常熟文友朱新华先生完成!特此感谢!
编者注:此信札实际上是表达曾之撰返乡之后,虽然生活安逸,儿女情长,然依旧难忘京中文友切磋文字的欢乐之情。句句典故,曾祖父是这样地博学强记的!我辈差矣!
注:胡寿谦,清,字匡伯,号梅卿。同治九年(1870)举人。工书法,善诗词,兼善花卉梅菊,颇有逸趣。与赵之谦、李慈铭友善。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十年(1871)七月二十五日曰:“撰梅卿乞假归祝塘上双节寿序,别存稿。”胡寿谦赠《皇朝舆地图》为润笔。
胡寿谦,字梅卿,后改名为寿鼎,字匡伯,浙江山阴人,官刑部。这样就曾和曾之撰为刑部的同事。其弟为胡寿颐,字梅仙,同治六年举人,官至兵部郎中。著有《洗斋病学草》。光绪十二年,胡寿谦卒,李慈铭为撰挽联云:“长尔十年同榜登科师事我,别今三载秋风一恸讣音来。”胡氏富财资,又与李慈铭同乡,在京时与李慈铭比邻相居,长相资助,交情极深。
注:莘楣即为羊复礼,查:羊复礼(1840-1892后)字干生,一字敦叔,又字敦夏,号辛楣、心梅,又号褆庵,浙江海宁人,羊咸熙子。同治三年(1864)举人。官至广西泗城府知府。性喜刻书,重视乡邦文献。书室名“传卷楼”。著有《海昌诸家诗文钞》16卷、《六唐人斋藏书录》、《蚕桑摘要图说》、《辛楣诗钞诗余》;辑有《广西通志辑要》(与苏宗泾合作)、《海昌丛载》、《容庵遗文稿》、《容庵存诗钞》、《止溪文钞》。见《海宁州志稿》卷29,《清代朱卷集成》卷256。
注:弢夫即为翁斌孙(1860—1922)清末藏书家、字弢夫,又作弢甫、韬夫,号笏斋,又作简斋、笏庵,又号廉访,晚号冰楞、笏居士。翁同书的孙子。光绪三年(1877)翁斌孙17岁(1877年)即进士及第,以侍讲衔任翰林院检讨,任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会典馆协修、纂修、总纂、武英殿纂修、内阁侍读、大同知府、冀宁道、宣统三年(1911)署直隶提法使。是翁家在清末的最后一位大吏。翁斌孙支持并积极参与变法,加入了强学会。1911年后因清帝退位,翁斌孙隐居天津“读书自娱”。嗜读书、金石考证,长于掌故。曾与渠本翘(山西祁县三晋源票号东家)投股北京琉璃厂虹光阁由杜华亭掌柜,收售书画文玩,以经营不善歇业。邱振声学徒于虹光阁后在原处开设宝古斋为掌柜。
先后编写了《乙卯装书记》、《过眼录》、《沽上所见录》、《湖楚行踪》、《春闱小记》、《笏斋所藏物》、《一笏斋集》、《笏斋诗集》、《笏斋复瓿集》、《笏斋日记》、《笏斋漫记》、《会试朱卷》、《殿历》、《津门所见录》等著作30余种。
------------------------------------------------------
曾之撰词札
http://s4/mw690/001pLKJOzy7hrustGpR43&690
念奴娇·次俞君实见怀原韵
故山无恙,笑还乡清福,争夸天与。只我京华驰梦毂,休认情牵儿女。北牖风来,南楼月到,正忆天涯侣。朵云飞堕,寸心纷若丝缕。
睹此黄绢词新,乌丝字细,如接清谈麈。风绉春池干甚事,却感关心如许。潭水深情,渭城绝唱,旧事何堪数。凭君传语,凉秋珍重风雨。
倦寻芳慢·次宋养初水部遣闷原韵
芰荷气爽,杨柳阴深,日午人倦。荡起闲愁,应是风帘银蒜。栏槛浑如思曲折,辘轳难抵肠回转。溯欢悰,怅刘郎一去,蓬山天远。
记畴昔,词场跌宕,翩若惊鸿,倾倒初见。柳病花娇,曾费几番怜惋。天上退飞随六鹢,梁间栖稳输双燕。一沉吟,讶青衫,泪痕都遍。
--------------------------
释文、断句由常熟文友朱新华先生完成!特此感谢!
注:水部-官衔,官署名。两晋、南北朝尚书有水部一曹,主官为尚书郎,掌有关水道政令,隋、唐、宋水部为工部所属一部。明、清改名都水司。又水部亦为工部司官习称。
注:俞君实,清,浙江宁波人。工写真,善写花卉。作品《画人补遗》。杨宜治《惩斋日记》记载,总理衙门章京,孝廉出生。翁同龢日记中也多有记载,将牙山大战的电报和函件呈给翁同龢阅,也应当属于这个身份!
注:宋承庠,字,养初,清代末年,去世时间:1900年。
宋承庠(?—1900),江苏华亭人,清末官吏。由拔贡考取小京官,铨工部。光绪四年,举於乡,迁主事。八年,充总理衙门章京,迁员外郎,转御史。
二十六年,巡视京城,联军入,遥望城内火光烛天,自言:“主辱臣死,义无可逃。”疾书一纸遗家人曰:“宗庙宫寝,已付一炬,敌人残忍,不共戴天。读圣贤书,惟有捐躯报国而已。我得死所,妻子勿以我为念。”时已仰药,口不能言,越一日卒。赠四品卿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