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少鹏:“房地产绑架经济论”值得商榷

(2016-08-20 23:01:38)
标签:

董少鹏

房地产过热

地王

保障房

普通商品房

分类: 大事件观察

           董少鹏:“房地产绑架经济论”值得商榷

            (根据8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访谈内容整理,文字稿首发今日头条)

董少鹏:“房地产绑架经济论”值得商榷

    今年前7个月,京沪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4.5%、6.7%,为全国倒数第二、第四。有分析认为,如果没有房地产“撑台”,上海今年前7个月的固定投资增速会更加难看。与此同时,地王问题再度引起关注:8月17日,上海静安中兴社区的地块拍卖最终成交价格110.1亿元,楼板价100315元/平方米,溢价率139%。考虑到后续的建设安装等,该地未来的住宅价格保守估计可能要超过15万元/平方米。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房地产投资问题呢?是不是摁住了“地王”就可以遏制房价上涨呢?又该如何调控地产市场呢?

    董少鹏认为,京沪固定资产投资放慢是阶段性的,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而大家常说的“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很大”,也应当重新加以认识,建议对投资统计的口径或体系做一些必要调整。这些年来,社会方方面面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打压甚至谩骂,是有偏差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口径该怎么定?是不是所谓的“房地产投资”都用于房地产开发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与相关配套投资是不是应该分开计算?比如,有些地产涉及养老,有些涉及商业服务,有些涉及教育,是在提供公共设施,其中的地产部分与公共服务部分该如何切割?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统计数据就会告诉我们“房地产过热”,实体经济发展靠的是房地产。

    我认为,任何一个产业没有地产的配合,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开工厂、开商店、办学校、办医院都需要地产。大家住房更需要地产。那么,哪些是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哪些是提供公共设施的投资?当然,有些公共设施也是有偿服务产品。应当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房地产开发口径做一些理性的梳理,否则,就会陷入“房地产过热”、“房地产绑架经济”这样一个认识和管理怪圈当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快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比重高于它们,都是正常的。希望从理论上、政策上做一些研究探索,进行一些统计体系上的创新。

    我还要指出,地王的产生并不是房地产行业的核心问题,而只是一个表象。各地方政府应该着手规划安排好普通商品房用地、保障房用地,真正出以公心,把房地产供应结构调整过来。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地王问题就大大缓解了。地产商是否购地,花多大代价购地,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当地产商认为购地无利可图时,自然会止步。地方政府不在房地产供应结构上下手,盯着地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