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银行嫌贫爱富董少鹏龙永图直接融资比重低 |
分类: 红墙论股 |
谈到金融创新,中国入世首席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先拿传统银行的高利润来“说事”。他指出,尽管我国金融业已经对外开放多年,发展的速度并不快,银行业自身太能赚钱了。
龙永图:我觉得银行不是像一个企业一样利润越多越好,这个银行好不好主要是它所服务的对象,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好,老百姓也好,是不是借贷成本上很低,很方便,而不是自己挣多少钱,银行保本就可以了,为什么成为全球最盈利的银行?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为草根服务,这样的创新要扶持。
龙永图:不要看互联网金融这个方面做得好,自己又做不到,马上就有各种各样的非议,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为草根服务的时候,出了一点问题就出了一点问题嘛,我们中国90%的借贷都在你们(银行)手上,怕什么,乱不到哪去?
身为银行业人士,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有些无奈,他承认银行盈利太高,的确不好,在他看来,中国金融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供需不匹配。
黄剑辉:中国金融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我们国家比较强调的是说用资本市场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个没有抓住根本,这种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了小微企业拿不到资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此,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并不认同。
董少鹏:我认为我们国内脱实向虚的情况并不严重。如果说金融有什么问题,恰恰是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创新不足,改革不足,直接融资比重相当的低,还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银行嫌贫爱富的本性不会改变,肯定会找大块头的去贷款,小微贷款或者是小微融资还要靠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