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菲特和赵丹阳的投资取向和文化反差

(2012-04-21 00:10:38)
标签:

赵丹阳

巴菲特

中国股市

财经

董少鹏

泡沫

分类: 红墙论股

             巴菲特和赵丹阳的投资取向和文化反差

                  董少鹏 红墙论股(证券日报2012年4月21日)

巴菲特和赵丹阳的投资取向和文化反差    最近,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的创办人赵丹阳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发表了对A股市场向好的看法,人们于是预期他将重返A股市场;随后又有报道说,赵丹阳表示暂无意重返A股市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

    笔者认为,赵丹阳对媒体表示暂无意重返A股市场,只是不愿意这个时点表态而已,他回归A股投资是必然的。他公开信中的“随着股市的下跌,泡沫的释放,我们的注意力逐渐回归中国,目前已经寻找到一些可以投资的公司”,已清晰的表明立场。

    他在公开信中简要回顾了在国际市场投资的得失,认为目前新兴市场的机会更大。对印度和中国两大新兴市场做了比较,认为印度市场机会很多,但是汇率下跌达16%,同时公司治理、法律规则等方面存在漏洞。

    当然,投资中国股市也面临公司治理问题,但是赵丹阳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资本文化,从操作上来讲可以更有把握。所以,笔者认为,他所谓的做减法,收缩投资范围,主要是基于文化因素。最近我们在推进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笔者也多次提到,这项改革其实也是资本市场文化再塑造和更优化的一个过程。中国股市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和资本文化不够强大有关。赵丹阳作为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投资者,毕竟熟悉中国本土文化,加上他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回归A股更有利。

    赵丹阳作为股神巴菲特的拥趸,对于国际市场的投资却有截然不同的认识。赵丹阳要回归中国市场,同时坚持在印度的投资;而巴菲特在其2012年致投资者公开信中表示,未来95%的支出都会放在美国境内。这个反差说明什么呢?

   笔者认为,巴菲特的爱国主义情节还是很明显的,包括他曾向奥巴马建议向富人多征税等。在美国后金融危机时期,巴菲特作为重磅投资领袖,在维护美国资本市场的价值中枢方面,是在主动担纲,主动引导投资舆论。

 

·  确定我国“房地产基本面”概念十分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