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少鹏欧债危机稳定外需g20财经 |
分类: 红墙论股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2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G20酝酿推出新的救助方案,IMF援欧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欧债危机是否看到缓解的曙光呢?今天《总编辑时间》邀请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对此发表了看法。
董少鹏:在G20会议上,相关国家就援欧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新兴国家提出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欧元区国家要建立更强大的金融防火墙,对于这一点德国最初是态度比较强硬,对于扩大金融防火墙的规模持反对态度,通过多国和双边的对话后,它的态度近期有所转化。第二个条件就是,切实实施2010年配额改革扩大计划,提高新兴国家话语权。
这两点都有一些共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磋商加以细化。新兴国家通过IFM对救助欧债危机进行注资,对欧债危机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我国政府在前不久也多次表示要加大救助欧债危机的力度。我想欧元区的危机仍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短期内达成这两个方面的共识,对于缓解欧债危机还是有一些促动的作用。
主持人:中国已经加大援助欧债危机的力度,中国在此次援助的过程中又会扮演哪些角色,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董少鹏:我想还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边的机制进行参与,包括通过欧元区的稳定基金、稳定机制来参与。双边进行一些相互的投资和相互项目的合作,对于中国来讲,对稳定外需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对外投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如果在放宽出口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引进欧洲的一些先进技术,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