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少鹏:公务员用合法收入放贷无可厚非

(2011-09-30 00:31:30)
标签:

董少鹏

温州

高利贷

合法收入

财经

分类: 红墙论股

            公务员用合法收入放贷无可厚非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李昌利) 关于有媒体报道,浙江的一家银行为了拉存款,9月30号当天给的返点是千分之六点五,年化收益率是234%,对此老百姓该如何面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董少鹏表示,“银行高息揽储,达到年化超过200%这种幅度,我想还是疯狂了,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讲,应该慎重地介入,最好不要介入。因为一旦产生坏账,你的储蓄如果是符合银行相关条例的,那么可能会获得你的本钱和合法的利息,但是如果完全是非法操作,那就可能鸡飞蛋打。”董少鹏认为除了高利贷、高息揽储的这种去处,还是有其他的投资渠道的,不妨多做一些甄别和选择。

    对于《我财经》新闻榜单《温州高利贷老板举家潜逃八成债主为当地公务员》,董少鹏对此表示说,不应把眼球放在“公务员”三个字上,最主要的还是关注高利贷本身是怎么诱发出来的,以及从金融监管和市场机制的培育方面,看看有哪些缺失?

    董少鹏说,高利贷放在历史的观点里头,往往有过度剥削等这样的认识,但是像小企业、农户的贷款,越是小额贷款,实际上越是高利息的,因此高利贷的存在,在相对程度上是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公务员用他的钱放贷,首先要看这个钱是不是合法收入,如果是合法收入,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他的钱不是正路所获得的,那就是问题。当然大家还质疑一点,会不会公务员跟高利贷的操作者之间有利益输送,那就是我们依靠现有的法律来认定的问题。因此不要过于把目光聚集在公务员三个字上,而是看高利贷市场需求是怎样的,该如何完善对它的监管。”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周末,温州又一起惊人的高利贷案被引爆,而其中可能牵涉到当地一些公务员的投资资金。据知情人透露,这起案件中大约有八成的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官员。另据报道,随着连串高利贷事件的密集爆发,官员资金介入高利贷的身影已经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