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已入冷宫,大盘为何仍旧受困
董少鹏
近期又有所谓国际板将于近期推出的传言,虽属“边缘消息”,但仍然可以引发小的骚动。但确切的情况是,国际板已打入冷宫。近期重要的事情是: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推进创业板退市制度,加快三板市场建设进度。
那么,既然国际板这个扰动因素去除了,为什么大盘仍然疲弱呢?周一大跌,周二趋稳,周三上涨20点,是不是一个小轮回已经过去了呢?
· 7·23事故提示经济“赶超风险”
我的看法是,大盘仍以区间震荡为主,幅度在2700点一线至2900点一线,可进行正负50点左右的修正。理由是:1、国际国内三大宏观因素基本确定,美国国债问题可以化解,欧洲债务问题继续博弈,国内物价继续高位徘徊。可谓是上面封顶。2、经济增长并不悲观,上市公司仍有强劲业绩支撑,中心城市流动性并不十分短缺,市场题材不缺乏。可谓是下有托底。3、高铁事故导致的心理波动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房地产调控因素制约多方行动,多种安全疑虑扰动人心。这些都是造成股市心态不稳的重要因素。稍有风吹草动,市场都有可能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震荡。
以本周三个交易日表现看,主要是受到短期消息影响:一是高铁事故;二是“深圳市将收回土地到期物业”的假消息。第一个需要时间消化,第二个深圳市已澄清。
下一阶段,至少3个月内,大盘都将以震荡为主基调。跌破2600点可能性存在,但一旦跌破,可能被迅速拉起。向上冲击的动力存在,但幅度不能高估。
· 银行股会被地方政府债拖垮吗?
· 应立即叫停国际板的筹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