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新规矩,中国创业板才能“有序投机”

(2010-05-12 19:25:35)
标签:

股市政策

中小板

创业板

破发

财经

分类: 红墙论股

        建立新规矩,中国创业板才能“有序投机”

 

    我国创业板建立还不足7个月,正处于“襁褓期”。

    处于襁褓期的孩子,因身体机能尚不十分健全,可能出现各种成长中的不适,发烧就是最典型的表达方式。类比孩子的成长,创业板公司目前存在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比例,就很像是小孩子的机能性疾病。不过,高烧终有退烧时。现在创业板公司股价接连破发,少数公司业绩回落,正是预料之中的必然现象。

    可以说,破发至少有两层积极意义:

    一、通过破发还原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倒逼新股发行机制更加市场化。

    国内新股发行制度虽历经多次改革,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离完全市场化发行还有一段距离。目前的高市盈率是基于当前流动性充裕与利率相对较低的大背景,也与IPO改革不完整、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有关。

    所以,现在市场上次新股破发可以看做是还原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上市企业回归其真实价值的一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创业板个股的破发可抑制投资者打新或炒新的盲目投机行为。随着今年创业板上市企业增多,上市资源的稀缺将得到缓解。

    二、通过破发告诉投资者创业板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

   中国股市“新股不败”的惯性思维助推了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如今,股票发行的定价是由询价对象决定的(这其中就包括券商),而作为承销人的券商当然希望价格越高越好。投资者对新股的非理性追捧造就了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现实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创业板需要产生直接退市的案例来教育和警示投资者。不分析企业基本面、盲目投资的投资者,很可能接到“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血本无归。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日前表示,创业板直接退市机制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建立直接退市也让上市公司多了个“紧箍咒”,有助于提升创业板的质量;直接退市制度不仅可以杜绝壳资源恶性炒作现象,减少相关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

    据统计,目前创业板股票2010年、2011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60.28倍、44.45倍,远远超出同期沪深300成份股平均的23.06倍、18.88倍的估值。截至5月10日,创业板平均股价为39.975元,而A股平均股价只有16.375元。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有78家公司。剔除今年上市的20家创业板公司,余下的58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0.23亿元。到今年一季度,这些公司实现的净利只有7.20亿元,环比下滑近30%,这与A股两市上市公司总体环比23.22%的增幅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高市盈率发行已成为了A股市场上的通病。从去年6月份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几乎都是高市盈率发行,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的新股发行,动辄五六十倍,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造成了股市资源的严重浪费。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回归40多倍的水平,才算是合理。而这将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完成

    我们认为,创业板必须有与主板不同的上市机制和标准。

  从现在的情况看,除去上市指标略有差异和行业选择界定更清楚之外,很难对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进行区分。按照证监会发布规定,目前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且连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但从目前已经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来看,大部分净利润要远远超过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前50家创业板公司2008年净利润平均达到3700多万元。

  创业板应当是那些真正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其利润增长应该是爆发式的;从目前创业板的企业来看,它们都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由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对上述审核规则进行必要的改革,已是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