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政策空间很大,十分反对宽松政策退出
董少鹏 ☎ 红墙论股 
中国股市“牛市循环”到了新阶段
中国股市2009:不能忘却的7个月(一)
读懂中国股市走强的四个“为什么”(1)
11月29日至30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主席、原中国证监会主席
周道炯,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国务院发展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胡汝银,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前外交部部长助理与新闻发言人沈国放,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等出席会议或作主题发言。
会议还举办了高峰圆桌论坛,近50位财经高官、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高管,围绕着“2010后金融危机下的市场机会”和“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成长”两个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
以下是我在11月29日“第五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的发言:
对于近期的调整,很多人说出乎意料。我觉得是因为,大家总是在市场向好的时候,认为它还持续再向好;而在下跌的时候,包括近期出现大的调整的时候,又是忧心忡忡。
我的基本看法,从8月以来的震荡至今,当然10月以后涨势比较强劲。总体格局还是应当按照箱体震荡来理解。近期下调得比较快,我觉得还是一个政策性的原因,就是所谓的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是否要退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引发市场担忧。我本人对这个退出的提法十分的不赞成,或者说十分的否定。刚刚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说“双政策”不改变。
周小川请管住嘴巴,货币政策不可“瞎折腾”
央行表态匪夷所思,股市大调实属必然
就上市公司的业绩而言,我看了很多机构的预测,大体是良好的。但是也有另外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市场还缺乏一种稳定的机制和一种向心力。我们的市场舆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舆论都混杂和不稳定。市场文化存在缺失、缺陷。因此,暴涨暴跌的特征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十年还会是这么一个特征。尽管有时候上涨能够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是总体上,暴涨暴跌还是一个大的趋势。
关于大盘点位。今年1月6日的时候,编辑部预测今年的最高点位或者说最高的点位区间是3600点一线,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市场走势大体是吻合的。今天证券日报第四版面做了一些回顾。
我们做出的点位区间的判断,已经包括了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的所有大的因素的综合前瞻判断。

下周和年内市场怎么走?我认为,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即使有也是快速的反抽回来。是不是就会走得很高?我觉得也不会。我还是坚持3600点一线为今年高点区间的定位的判断。万一突破这个区间,比如到了3800了,那就会快速回落。又是一种暴涨暴跌。
对于明年行情,我基本是看好的。为了实现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可能还需要政策出手。刚才我说,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暴涨暴跌还要持续。因为,我们的法律基础、市场文化基础、市场稳定机制都不具备所谓的“深度市场化”的条件。我说“深度市场化”,就是说,不是说现在没有“市场化”。现在也是市场化,但是是初步的市场化,政策调整的空间还很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