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加紧准备,大盘将随“期”起舞
最新提示:范福春是否说过股指期货“各项工作基本已经就绪”目前未获证实。
· 05月28日: “重建”主题两度确认,大盘必将强劲上攻
5月28日13:03:38,新华网播出一条“快讯”,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28日在上海表示,股指期货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各项工作基本已经就绪。”范讲话的场合是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刘鸿儒、周道炯出席论坛并作演讲,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也出席。
此前的5月8日,新华社还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当日进行的交易系统应急演练测试,发过一条题为《中金所进行应急演练,确保股指期货上市后稳定运行》的消息。加上人们此前对于股指期货上市抱有强烈预期,新华网的这条消息给人带来新的刺激。
但是,到5月28日16:40,新华网又发出“详细版”消息《范福春: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已经“改口”。快讯中的“股指期货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各项工作基本已经就绪”一句消失。 股指期货只出现在“2007年期货市场成交金额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166%,交易品种涵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四大领域,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的语句中,语境完全改变。中国证监会交与指定报纸发表的新闻稿也是遵循这一口径,即“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
那么,从“已经就绪”到“扎实推进”的口风改变说明了什么呢?是新华社记者报道出错还是管理层有意为之呢?
我认为,管理层有意吹风的可能性较大,原理有三:
1、中金所于2006年9月成立,主要任务就是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服务,至今快届满两年了。国务院出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也为股指期货推出提供了法律支持。有关准备工作早已大体齐备。说“股指期货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各项工作基本已经就绪”,是基本的事实。
2、股指期货上市之所以反复无常,一变再变,主要是因为我国股票现货交易暴涨暴跌,投机性较强,使得决策者难以决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行情更加说明了现货市场的不稳定性。
虽然说股指期货有助于股票现货市场的稳定,但没有人可以打这个包票。
3、我国股市毕竟是一个新兴市场,该做的事情还很多,包括股指期货、创业板、柜台交易、融资融券等等。管理层布局这些新措,首要的是考虑稳定。但投资者则主要从利空利多的角度理解这些措施,不同的理解会引发难以把握的波动。鉴于这个基本的市场心理环境,有些事要出其不意,有些事要反复吹风。股指期货即属于此类。
我的判断是,管理层已经认识到,如果近期推出股指期货,积极效应远大于消极效应。但同时,考虑到全民办奥运,全民抗战救灾的背景,不会轻易推出股指期货。如果奥运会和抗震救灾两个因素减少一个,都有可能推出股指期货。所以,总的判断是,奥运会后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距离举办奥运会只剩两个多月了,现在是预热股指期货的合适时间段。由这次吹风起步的股指期货热潮将会持续到奥运之后。围绕这一主题的市场运作将会反复演绎,并逐步推高股指。其中,银行股、保险股必将有出色表现。
·
中央明确“两手抓”主题,股市站上“长牛新起点”
· 股指期货正“冲刺”而来!
· 创业板推迟开盘符合稳定市场大局
· 奥运会“心理战”:还有哪些不确定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