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岗桥旁的荣华街,有一栋石头房子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我曾三次踏访该处老建筑,终于了解了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的一些故事,原来他是大连玻璃工业的诞生之地。
1912年满铁中央实验所在荣町二番地设置窑业试验厂。1913年10月建立大连窑业株式会社(大连电瓷厂前身)。1917年4月,在窑业试验场开设了玻璃工厂,试验生产白色空洞玻璃。据《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四十年史》记载,当时玻璃工厂从捷克的波西米亚招聘了玻璃工,生产玻璃制品。经过多次试验,攻克了原料选配、窑型选择、火焰调节等技术方面的难关,改善了白色空洞玻璃的质量,终于在1919年12月成功的生产出了与德国、法国、奥国相比毫不逊色的优秀玻璃产品,以及可以与法国、奥国媲美的硬质玻璃产品。销路甚好。
1920年2月,满铁将窑业课从满铁中央试验所分离出来,改称窑业实验工厂,以研究部为中心设置了耐火砖实验厂、陶器实验厂、玻璃实验厂。1925年7月,经过改组成为大连窑业株式会社。1928年11月,大连窑业株式会社玻璃工厂根据从业人员的要求将工厂从满铁独立出来,成立了南满洲玻璃株式会社,即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工厂资本金30万元,职工400人。解放后,该厂更名为大连玻璃制品厂,并于1950年代搬迁到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南路2号。
在查找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的时候,一个问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他和昌光硝子株式会社又是什么关系?在查找相关资料后我得到了以下答案。
1921年秋,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筹建大连玻璃厂,于1923年冬建成。当1924年1月准备投产时,旭硝子株式会社向日本当局控告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侵犯专利权。1924年4月,经日本当局判决该厂由旭硝子株式会社经营,厂名改为昌光硝子株式会社。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旭硝子株式会社找到满铁提出联营,满铁随即同意。工厂设董事5人,其中满铁方面一人,旭硝子方面4人。
以上两个原因依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尚无法取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新建的工厂和他的筹建者——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所以我认为这也是后来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要脱离满铁而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1924年,新工厂经部分改建后于10月正式投产,采用人工引拉大圆筒的方法生产2、3、4毫米厚的平板玻璃,年产约21万标箱。1931年改用弗克式垂直引上法生产平板玻璃,最高年产量为29万标箱。
http://s5/middle/4d4d0835h81866cd9b224&690
http://s8/middle/4d4d0835h81866d84f787&690
http://s2/middle/4d4d0835h81866e9ec131&690
http://s6/middle/4d4d0835h81866f817385&690
http://s14/middle/4d4d0835h8186701f3ced&690
http://s13/middle/4d4d0835h81867149bf9c&690
http://s10/middle/4d4d0835h81867211bc09&690
http://s8/middle/4d4d0835h818fa6ab715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