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小旅馆(1)京都艺妓变身处

(2011-07-05 08:58:00)
标签:

杂谈

 我爱小旅馆

 文、摄影:郭子鹰

 

我爱小旅馆,她爱飞机餐,我和太太对儿驿马命,正适合一起过现在这种混进江湖的生活。坦白地说,在我们住过的各种形形色色、甚至可以说有点儿光怪陆离的旅馆当中,一些小旅馆往往最让人印象深刻。在那些门口挂着“五星上将”肩章,前台侍应生见到你的表情则也活脱像列兵见到上将一样的大酒店里,舒适是天经地义的,却经常少了点儿惊喜刺激,而只有在一些小旅馆里,你才能享受到充满惊喜的“增值服务”。在这些小酒店的门口,经常摆着轰鸣咆哮的柴油发电机,或者餐厅里有野猫出没,而且它们端正地坐在你脚下,用尾巴盖住两只雪白前爪时,那可怜巴巴的小眼神儿让你觉得它们绝对参演过迪斯尼的《史瑞克2》。对我们来说,出门旅行,不就是为了遭遇点儿离经叛道的快乐吗?

 

京都:“幽灵旅馆”——艺妓变身处

日本是个多鬼怪传说的岛国,而且日本的建筑和高达恢弘的欧洲建筑最大的不同是多半给人幽闭、神秘的心理感受,也有人把日本风格称作“阴影文化”。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还专门写过《阴翳礼赞》来表达日本人对这种风格的自豪。于是我们和另外三个朋友造访京都的时候决定尝试一下日本的家庭小旅馆。我们找到的那家有个古怪的“雅号”叫做“艺妓变身处”,我们充满好奇地搜索过网络之后知道,这里的“变身”不是指帅小伙在月圆之夜变身“狼人”,也不是指妙龄少女在北风咆哮的恐怖之夜变身日本志怪小说里诱惑路人、夺取他们性命的“雪女”,而是指给艺妓们梳妆理发的地方,现在多半是让游客来体验一下艺妓如何穿戴繁复的行头。不过保守如我的中国人,一定还是会多少对自己即将投宿的地方,带有一丝狐疑和好奇。不过这家小酒店的价格比正统高傲的“传统民宿”要亲切得多,而且位置就在京都艺妓最长出没的“花见小路”尽头,那个脑袋圆溜溜的“聪明的一休”小和尚曾经修行过的建仁寺旁边,对我们来说,再理想不过了。

我们拖着行李入住的时候,发现整座小酒店静悄悄的,了无人影。只有酒店前台那张比切菜板宽不了多少的柜台下面,有一个在幽暗的橘黄色小灯照耀下的艺妓剪影,躲在满月形的日本格子窗后面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S君操着现学现卖的日语,对着东西南北的各方神明依次唱了四句“你好!”之后,一切归于宁静。风吹墙头草,低首对人笑,远处风铃响,隔窗绝尘嚣,闹中取静的小院子对面有家瓷器店,旁边坐落着干净精致的怀石料理店,不远处就有一家制作日本传统乐器三弦的老店,但是整条街上仍然看不见半个人影。在下午两点的明媚阳光下,我们抓着头皮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我带着私闯民宅的忐忑四处打量,终于在柜台的一角发现了一张不起眼的小纸片,上面用小学生一样的笔迹写着两行英文:“郭先生一行,欢迎你们的到来!房间钥匙在柜台下面的桌面上,请自行入住。如有需要,请联系我,电话号码是……Meiko(芽衣子)上。”

当真是“夜不闭户的京都”。

过了很久我们才见到芽衣子,那时我们一伙人已经在小酒店的客厅里反客为主地大煮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并且自行其事地找到了店主擦得锃亮的咖啡壶,还有“免费”的上好咖啡粉(同样是自行其事地认为它是免费的)。当时我们正享受着午后咖啡,打量着那些放在客厅玻璃展柜里的“迷你家具”,展柜打理得一尘不染,而且装上了小巧明亮的射灯,我估摸着那些小玩意儿一定是Meiko的手笔,不禁会心微笑,她的店就已经够小了,按照中国人宽街阔宇的城建标准,这里比一间寺庙里的佛龛也大不了多少,而她还在这个螺丝壳里做了另外一个道场,在小酒店的小壁橱里修了另外一间更小的迷你酒店——还是欧式的。

老太太进来的时候轻手轻脚,起初我们的确以为,那不过是一缕京都的清风穿堂而过,吹起了画着白鹭的门帘。

Meiko大约50开外了,穿着面料粗重但是式样庄重的日常和服,色调沉稳低调,看上去相当舒服。头上包着一块非常(和衣服相比,毋宁说是过于)鲜艳的翠绿色包头巾,和她同样过于谦恭的笑容、庄重有礼却拒人与半米开外的标准日式举止相配,却是异常和谐,让人印象深刻。

一见面,老太太就郑重其事地跟我们寒暄起来,至少根据我的经验,她至少要完成45秒到两分钟的见面问候过程,不管你听不听得懂,都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到底,她用的是日语。

更让人头疼的是,我终于知道,我仔细措辞、字斟句酌地写好放在前台小柜台上的那封英文感谢信,绝对是白费功夫了。因为我太太几次用英语插嘴企图打断她的小小努力完全没有得到回应——Meiko半句英文也不懂!

我实在奇怪,那封让我们只管直接入住的英文信是谁写的呢?让一帮外国人就这么大摇大摆地闯进她的店来,而且是在她店里半个人影都没有的大中午,她还真是放心。

接下来,我想着,她想必还要按部就班地向我们一一讲解各个房间里的设施细节,尽管我们已经对这个小得转身都要看着背后,以免曾到墙上装饰画的旅馆熟悉得跟自己家一样了,连那个很有日本特色的,只要从柜橱上拔下来就会点亮的红色“避震手电筒”都已经被我们把玩儿了半天了。正这么想着,Meiko满脸微笑、毕恭毕敬地用手掌向上一指——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客房讲解开始了。

我知道奢侈是个敏感话题,每个人对奢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兄可能觉得旅行本身就够奢侈了。不过要我来说的话,我觉得比旅行更奢侈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旅途中感受到的信赖感,那才是真正的奢侈,也是时下的中国最最缺少的东西,我见过太多拴着铁链的圆珠笔、拴着铁链的打火机,听过太多莫名其妙陌生来电、不真实的新闻,看过太多夸大其词的低劣小品、带着面具自爆家丑的所谓“真情访谈”,但是,这样门户大开、空无一人,又一尘不染,所有一丝不苟收集来的漂亮瓷器任人取用的家庭旅馆,我却只住过,这一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都很认同“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享受这种乐趣,都不过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和生活都太过空虚,太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来反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都不过是因为我们太久没有享受过彼此信赖的,幸福和快乐。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沉浸并且彻底迷失在京都魔法一般的绿色树影、竹林深处的红色纸伞,还有徐徐传来的僧人诵经声中,直到傍晚的浓烈彩霞褪尽,幽兰暮色四合,静静独立的白鹭的身影渐渐湮没在夜雾中的时候,我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小旅馆,Meiko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她神出鬼没的作风,每每只有那个幽暗灯光下的艺妓剪影等候晚归的住客,好在她没有真的“变身”过。不然这座“鬼屋”绝对就更加“名不虚传”了。不过我们知道Meiko一定是来过了,我的证据不仅仅是在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房间里,也在公共厨房里的盘子上每每更新的小点心、水果和简短又不地道的英文信上:“客人劳累了吧?小点心请随意享用。”“今天的桔子很美味。”“有什么需要请打电话告诉我。”……我们住进来的第二天,老太太居然搞来一张同样出自不知是哪位“讲英文的影子武士”手绘的地图,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注了投币洗衣店和自行车租赁店的地址。我们甚至都看见Meiko像武士大人鞠标准的90度大躬的场景了。

直到有一天,我们一边儿轻车熟路地用咖啡壶煮着柜子里的咖啡,一边产生了一个相当激进的念头,不是在前台那张江户时代艺妓款款步出这间小旅馆的老照片旁边插上五星红旗,而是自己动手做一顿鼎鼎大名的“和牛火锅”。因为京都有我们在国内久违多年的专业肉店,而且细细划分了品类的各种鲜肉简直如同色彩招摇的花店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当然,价格和怀石料理店里的菜单比起来,就更加令人十指大动了。

因为我们翻遍了大小柜橱都没有找到平底煎锅,给她打电话要煎锅又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谈判,于是乎,我们拿出一张便签纸给Meiko写信,这时才突然意识到,巴别塔的悲剧是多么地真实地发生着:我们半个假名文也不会写。

当我们把一幅画放在前台桌子上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地琢磨着,这是不是太写意了?那上面画着煎锅,上头还冒着袅袅的蒸汽,空中飞着几个硕大的问号和不伦不类的英文“谢谢!”。

“老太太不会炖一锅汤送来吧?”我和S君面面相觑,脑袋空白了半晌。末了,我拍着大腿蹦出一句:“日本可是卡通动漫行业的大国,图形理解力的群众基础应该不错,对吧?”

“你觉得老太太会不会是宫崎骏的二姨?”

“宫崎是东京人,手冢治虫倒是生在关西。”俩人洪亮的笑声响彻了幽静古寺旁边的小街,绕梁许久。

隔天,我们在厨房的柜橱里发现了三个大小不同的锅,和牛大餐吃得无比畅快,而直到我们离开的那天,也一直没有机会向Meiko当面致谢,准备好的90度大躬,最终没有派上用场。

资讯:

酒店名称:ペンション祇園

地址:〒605-0933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花見小路四条下ル安井小松町562

电话:075-525-2152

网址:http://www.gion-souen.com/index.html

1020每晚,第三晚起人民币850每晚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原创旅行小说] 焰火·隐莲

意大利系列,不只是旅行,还有活火山的咆哮

血浓酒烈西班牙

八分之一秒缅甸童话

京都艺伎的私房歌

印度,我的八卦考古之旅

如此清新,斯里兰卡

北欧,冰火惊情400年

希腊爱琴海系列:拍摄全球最浪漫的地方

土耳其,大气层内的火星飞行

柬埔寨系列:雨林中的神性生活

埃及系列:谁谋杀了图坦卡蒙?

跟我一起体验全球顶级邮轮——玛丽女王2

一言难尽以色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