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琴可无声,更可无弦

(2009-01-02 19:14:00)
标签:

杂谈

琴可无声,更可无弦

文、摄影 郭子鹰

一把古琴,奏出万千华丽曲调,没什么,因为她,生而既是为了奏响乐音。但一把琴,老得刚刚好,如此悦眼,不做作、不颓唐,真奇迹。

一眼看到她,便会觉得,即便终成了朽木,她也会让人在莫名间定睛端详,也能一言不发地,无悲无喜地,哑然道出几段故事,各个都让人觉得纠缠、荡气、感慨又真实得锋芒毕露;委婉、圆润、心跳中寂寥地藏锋守拙。

我闯进一座闹哄哄的博物馆,与人贴心贴背地挣扎一番,其实不过是来看两把并不出声的古琴,其中一把,还叫做“独幽”,这不能算讽刺,只是我还有那么点儿,执拗。喜欢旅行的人都明白,去不去博物馆,看不看真迹和真品,区别不在眼福,而是心思。权当是用目光对心仪之物送上敬意和赞美。

如果这把琴真的将在我面前由什么人演奏出什么曲子,我当下定会立即离席退场。对她的声音我期望已然太高,宁可不听,否则美好无比的想象当着面,被什么人的一个什么样的错手毁掉,都令人不堪承受。

听古琴,从来不问出处,只玩味声音。

听琴音,从来最爱停弦,无声时的那个当下,便是至乐。前一秒或者后一秒的曲调,只是为了正当中这个停弦的静寂,加倍美妙,而存在。

无论怎样美妙的新曲和古调,令我喜欢的原因,都是胜在换了一种手法,画了一段不同的留白。

有人见过陶渊明抚按一把无弦的古琴,笑问何故,他便慢咏出一句: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朱漆“九霄环佩”七弦琴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长85、宽2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郭子鹰摄于 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主题展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原创小说] 焰火 隐莲

意大利系列,不只是旅行,还有时光的脚步

京都艺伎的私房歌

印度,我的八卦考古之旅

如此清新,斯里兰卡

北欧,冰火惊情400年

希腊爱琴海系列:拍摄全球最浪漫的地方

土耳其,大气层内的火星飞行

柬埔寨系列:雨林中的神性生活

埃及系列:谁谋杀了图坦卡蒙?

跟我一起体验全球顶级邮轮——玛丽女王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