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从工业革命走来,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巨大的科技变革,然而,今天的一切似乎已经变得循规蹈矩,似乎所有的事情已经有前辈发明创造,我们只能坐享其成。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每天在设想颠覆经典理论,比如造一架没有翅膀的飞机,或者是没有蓄水仓的潜艇,或者是不需要靠重量来克服升力的汽车,你是不是认为他是疯子?
近年来,有这样一个深圳人陷入了痴迷的发明创造情境,上至飞机,下至汽车、火车、潜艇和发动机等很多领域,他都提出了颠覆性的崭新理论和装置,获得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原因竟然很简单,他无法忍受枯燥的重复的生活模式,他认为人类的进步还没有沦落到可以停滞不前的那一天。
“科学疯子”朱晓义:天命之年的“天问”
朱晓义已经过了多年隐士生活,深居简出,从家里到公司写字楼只有几百米距离,他的生活规律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然而,他每年要做一次长途旅行,远赴国外,看望在那里定居和工作的唯一的孩子,那是他心中最大的天伦之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年仅三十几岁的朱晓义一夜成名,他的名字登上了国内外各大媒体,那是因为他的一项发明成果在保加利亚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大奖,这个奖项被誉为世界最高发明奖,他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后来的朱晓义专心致志做企业,从故乡四川雅安来到深圳创业,事业有成,十几年前拥有了自己公司的写字楼,而且位于繁华的深南中路上。
在深圳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朱晓义不是知名的老板,公司也不算知名企业,他的人生轨迹似乎即将在深南中路的繁嚣中迷失方向。然而,若干年前的一次印度之旅,似乎注定要改变他冥冥之中的命运。在菩提伽耶,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他遇到了神一般的点化,回到深圳之后,过往习惯的生活使他失魂落魄,于是,他开始吃斋和苦读佛经,从坐禅中感悟天地之间的奥秘。
印度之行让朱晓义感到似乎有一种新的生活在眼前晃动,只是影像有些模糊,它是什么呢?是一种有思想的,崭新的生活模式,那就是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提出质疑,进行新的创造,简言之,就是颠覆。和当年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不同,他的发明几乎没有作过实验,都是通过他的想象力来完成的。事实上,朱晓义似乎天生就有一种非凡的空间想象能力,已过天命之年的朱晓义、同时代的人很少像他那样,仅凭一支笔,一张纸,知天命而发出天问。
天问之一:颠覆传统汽车原理
正是因为对枯燥的、重复的生活感到厌倦,朱晓义的头脑开始酝酿着一场新的风暴,他要改变生活中一切按照惯性在运行着的事物,并且提出惊世骇俗的挑战。
有一次,他在疾驶的小车上打开车窗,迎面而来的巨大风速让他猛然间想到了汽车的行进与阻力的问题,他在想,巨大的油耗就是阻力所致,而汽车克服升力只能靠自身的重量,以大大超过汽车基本功能所需重量来克服不可能克服的升力,带来了更大的油耗,而以重量来克服升力,这是自从一百多年前汽车诞生那一天起,就与之相伴而生的汽车经典理论。
时至今日,汽车排出一氧化碳已占全球大气中污染总量的70%左右,也是导致PM2.5爆表的元凶之一,那么,能否把阻力变成动力呢?能否不用重量来克服升力呢?
朱晓义的思考首先是从汽车在行驶中如何产生升力的原理开始的:当汽车行驶时,流体经过上部表面的路径大于经过车底部的路径,流体为保持其连续性又同时到达车后部时,流体经过上部表面时路径长,流速快,压力低,流体经过车底部表面时路径短,流速慢,压力高,根据伯努利定理,车底部高流体压力必然向上部低流体压力转移压力差,由此产生升力。
朱晓义在2007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设想:用压力差来彻底消除升力的理论和装置,没有有效和无效的问题,就如水向低处流一样,都是自然规律;使汽车附地力增大,稳定性增加,同时节能80%左右,不论汽车慢速和快速都不会产生升力。朱晓义将自己发明的节能汽车分别申请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专利,先后有六项汽车专利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此外,还有20多项专利正在实审中。
根据朱晓义提出的理论,用压力差来彻底消除升力后,汽车的附地力增加,安全性提高,同时不用考虑升力问题,汽车所需基本重量只有现有汽车的30%左右,即普通车为300公斤,高档车为450公斤左右,用相匹配的动力和传动系统,以及现有轻质坚固的材料造出的轻型汽车,任何汽车厂都很容易实现。
现有的燃料电池足够推动300—450公斤的轻型汽车正常行驶,如按现有最普通燃料电池汽车,充一次电,可以行驶200公里左右,因使用压力差汽车来减轻重量和彻底消除升力后,可使汽车正常行驶800公里左右。通常正常行驶中,充一次电就可行驶十天半月,甚至更多,与加一次油行驶的时间差不多,甚至更好。所以,用压力差消除升力后的各种能源驱动的汽车,尤其是绿色能源驱动的汽车,如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实现真正意义的商业化,市场化,如果真有这一天,全球因汽车引起的碳排放和PM2.5,将从源头上得到根本控制。
朱晓义的系列发明有望成为汽车领域颠覆性的专利技术,值得我们期待的是,这一天何时会真正到来。
天问之二:颠覆传统飞机原理
在从事节能汽车发明的同时,朱晓义的眼睛又开始仰望天空。每年一次的越洋飞行并没有使他感到太多的枯燥,反而,他发呆看着窗外的机翼,一直在思考着一百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的这只神鸟——飞机。
众所周知,重于空气的物体在空中飞行,是利用了空气动力的原理,简言之,飞机能够飞行的原理就是利用固定的,或者旋转的机翼产生的升力,有人说,飞机是关于鸟的仿生学。
朱晓义的“疯狂思维”也是从这个机翼开始的,他在想,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飞,但是没有机翼的飞机可以飞吗?
朱晓义是“疯子”吗?其实,人类史上公认的“战争疯子”希特勒当年就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二战时期,希特勒德国召集一大批科技精英,秘密研究产生更大升力的飞机,包括飞碟类飞行器,结果均遭失败;二战后,美国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研究至今,也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无法摆脱旋转翼和固定翼产生升力来源的束缚。
朱晓义的想法是,如果摆脱机翼,必须寻找一种更大的升力来源,那么升力的来源就是从机身内部产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内部能够产生升力,一张桌子也可以飞上天。这个想法太疯狂了,然而,朱晓义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他提交给美国国家专利部门的专利申请上,第一张草图竟然真的是一张桌子。
2011年以来,朱晓义发明的“飞机”已有5项陆续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2013年,“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的飞行器”获得了美国专利,朱晓义先生认为: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来源的发现,能产生比机翼大十倍甚至数十倍升力。
朱晓义先生在四年前就将“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的飞行器”的专利在美国提出申请,该专利经美国专利局审查四年,共分为十五个独立分案来进行实审,其中一个专利已于2013年2月获授权,另外十四个分案正在实审中。已获授权的美国专利内容包括:
(1)从内部产生比传统机翼大数十倍的升力来源;
(2)对现有的飞机进行改造,使现有飞机升力提高十倍以上,载重量成倍提高,速度也成倍提高;
(3)包括飞碟类的各种有机翼或无机翼飞行器;
不难理解,自从莱特兄弟发明机翼产生飞机的一百多年来,无一例外,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唯一来源;然而,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来源的发现,为未来有机翼无机翼飞行器的发展,开创一个崭新的方向,朱晓义的发明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公共常识。
天问之三:颠覆传统潜艇原理
阿基米德在2500年前提出浮力定理:排水量决定载重量,影响船舶的发展几千年,潜艇也不例外,潜艇通过蓄水仓来实现上升或下降,这是公知常识。
如果没有蓄水仓的潜艇无疑运载量更大,速度更快;朱晓义的疯狂思维又从潜艇开始,居然又研究设计出没有蓄水仓的潜艇,并获得多项中国专利,名称为:航水机动装置。
朱晓义把飞行器和潜艇两种完全不同功能和结构的设备相结合,用内部产生更大升力来驱动潜艇,或叫飞行潜艇,在万米高空和深海中以及水面自由往来,远比现有飞机、潜艇、船舶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优越的性能,并已获得美国专利。
朱晓义又一次彻底改变人所共知的常识,为该领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他还在继续不断地改变人们的常识概念。
朱晓义真的“疯”了,他认为,如果不能首创性提出新的理论和装置来颠覆一个领域的公知常识,就没有兴趣去做,朱晓义先生已颠覆十多种不同领域的公知常识,而人类历史上首创性的发明是屈指可数的。
年少时的朱晓义曾经做过泥瓦匠和木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曾经在故乡四川雅安创办过研究所。年少轻狂的时候,他虽然相貌和性格都很儒雅,但是骨子里很有四川人的豪气,吃辣椒,喝辣酒,为人诚恳坦率,但是甚少社会交际,是个“好好先生”和典型的宅男。
在国外旅居的时候,朱晓义经常在清晨的时候凝视初升的朝阳,仿佛在太阳神奇的能量中寻找宇宙的奥秘,直到眼睛受到极大伤害,几乎失明。治疗眼伤使他一度中断了发明工作,但是,伤势恢复之后,好了伤疤忘了痛,又继续凝视初生朝阳,他失望地说:爱因斯坦从光中发现相对论,而自己看到几乎失明,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同时他又开始进入属于自己的疯狂的发明时间,一个专利递交后,立刻忘得干干净净,全身心投入下一个发明。近五年来,他几乎保持着半个月一个新发明的速度,已经有近百项发明,发明创造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朱晓义的梦想是改变人类的生活,他认为,尽管飞机、电话等等这些影响深远的首创性发明创造早已由前辈完成,但是人类远远没有变成无所作为和坐享其成,他的头脑在高速运转,这也许不重要,但是人类的智慧远远没有达到极限,这应该是公认的态度,他要做的事情不管是否荒诞,但是人类的探索必须阔步前行。
朱晓义一直非常钦佩爱迪生,但是他认为今天的时代给予他更多发明创造的机会和平台,他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些领域,哪怕只是一个领域,他就会不屈不挠,他认为这个梦想对于他来说并不遥远。在沉迷于发明创造的日日夜夜,他的动力是巨大的快乐和成功感,但是也有不为人知的无助的孤独,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的“疯狂”,没有新的想法产生,或者没有为一个新的想法在思考,那将是他生活中最痛苦的一天。
朱晓义已获得发明专利(部分)简表
汽车类:
(1)、专利名称:节能汽车,美国专利号:8113569。
(2)、专利名称:汽车,美国专利号:13/335.913(另外还有7个专利还在美国实审中)。
(3)、专利名称:充气汽车,中国专利号:201010111795.5
(4)、专利名称:汽车的节能方法和汽车,中国专利号:200710186656.3
(5)、专利名称:一种加速和节能的流体运动装置,中国专利号:200810000302.3
(6)、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的运动装置,中国专利号:200810008013.4
飞机类:
“一种流体运动装置”,中国专利号:200910105982.X,等五项中国发明专利。
“从内部产生更大升力的飞行器”, 美国专利号:12699026
http://s13/mw690/4d4cb1fagdce22ba7454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