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俊龙:第二波金融危机早已到来!

(2009-05-17 19:23:36)
标签:

股票

   最近大家争论比较多的就是第二波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到来。这里我还是坚持我去年所做的预测:第二波金融危机迟早会到来,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政府的防火墙没有完全隔断金融机构对其他工商业链条的影响。

 

  事实上我个人不太愿意把金融危机划为这个波段或者那个波段,但是为了响应学术界以及媒体的“号召”,我这个业内的金融研究人员终究也不能“免俗”,因此我在去年提出了:第二波金融危机到来的标志就是债权人开始陆陆续续遭受到由于债券评级的降低所带来的损失,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下滑,大量企业开始形成成堆的垃圾债券,这样使得大部分债权人(包括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并且导致本身再融资也开始遭遇瓶颈。

 

   还记得拉脱维亚在去年6月份时候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的金融系统安全得很,结果在雷曼倒闭之后的不长时间里以它为首的东欧经济体就开始遭受到重创!其实东欧地区的大多数银行机构也确实并没有受到美国信贷市场的直接影响,而且这部分地区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没有用房地产反复抵押来增加消费的“风气”。但是由于美国并没有很好的完全处理掉坏账剥离、充实资本金等问题,导致雷曼破产后,整个债券和货币市场被完全隔离,在此层面上的“去杠杆化”运动使得西欧金融机构投向东欧的资金开始撤离。以09年为例,西方银行撤走的资金超过200亿美金。由于东欧国家没有独立的金融体系,这些国家的银行业基本都是被西欧国家控制的,所以外资的撤离将导致东欧金融体系的瘫痪。而东欧近几年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外资的流入以及负债的快速增长上。相关数据显示,东欧的外债总计超过了1.6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GDP。其中,今年东欧就面临超过3500亿美金的还款压力,相当于该地区GDP的三分之一。从外债和GDP的比率来看,拉脱维亚高居榜首135%,其他9个国家也绝大部分在70%以上。要知道,就连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灾区的泰国该比率也不过50%。现在留给这部分东欧国家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暂时放弃加入欧元区;而另一条路就是接受IMF的贷款进而收缩经济。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货币贬值较之收缩经济会更大程度的加快经济复苏过程。因此我继续维持我去年的评判:恐怕会有一些国家(欧元区内的或即将想要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会选择脱离欧元区;但是也不排除东欧国家在“尽早贴近西欧而远离俄罗斯”的总体政治方针下,自愿吞下经济萎缩的痛苦。

 

东欧国家由于受到“去杠杆化”的外资撤离影响导致企业负债太多,很多之前的优质企业债券都变成了垃圾债券,而银行也开始不再贷款,这不光给经济带来的沉重的伤害,也给这些债券的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意大利、奥地利、瑞典和比利时的银行在这次东欧危机中影响最大。再加上这些欧洲金融机构本身就面临巨大的筹资压力(今年欧洲将有8010亿美元债券到期,其中金融债券达5700多亿美元),而现在的债券市场又无法支持他们发足够的新债来还旧债,所以预计欧洲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会逐渐被迫出售或削减资产,而他们的债权人也将遭到致命打击。这里尤其要提到欧洲第一强国:德国的金融机构!因为德国在2009年--2011年承担了最多的到期金融债券,所以德国可能是第一个倒下的国家。

 

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底特律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将申请破产保护!此次破产也是在大债权人妥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本来可以免于破产保护,但是部分小债权人拒绝了美国政府“以现金换债权”的提案,令克莱斯勒临门一脚失败。其实归根结底上述现象都是由于没有斩断金融机构与其他工商业链条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升级!金融机构的大幅收缩以及消极贷款必将使得大批工商企业无法开展正常生产,那么还债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之前成批的优质债券都将沦为垃圾债券并严重侵害国家经济和债券人的利益。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小到一个债权人的巨额亏损、大到一个国家乃至区域性经济的崩溃都可能会形成一个有机的链条并以乘数效应不断的放大,因此对于第二波以垃圾债侵蚀债权人和经济为标志的金融危机恐怕在一段儿时间里将继续困扰着全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