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绿丝带晨晨害怕受惊掉魂 |
分类: ★育儿宝典★ |
昨晚晨晨睡觉前是好好的,还是做完每晚的睡前三部曲,先喝水,再喝奶,然后再吃点水果,最后关灯憋觉,也就腻歪到9点吧,就睡着了,我也就陪着她一块睡了。
然后在睡梦中就听到晨晨一个劲的在哼哼,一个激灵就醒了,一看表,已经12点多了,晨晨在我身边翻过翻过去的,好像是很难受的样子,又好像是累着的样子,我就轻轻的拍着她,谁承想,她根本就不让,用小手推开了我,我想抱起她,也是不让,我就在她耳边轻轻说,喝水吗,眯着个眼,一个劲的摇头,还是翻过来翻过去的难受,又不让我抱,看那样我就心疼,嘴里一直在小声的哼哼,然后就越来越大声的哼哼,最后就是大哭了,我先甭管她愿意不愿意,就抱起她,哭得更厉害了,那个哭法,就像给她断奶时哭得那样的伤心和害怕,还不听哄,就只是眯着眼哭,紧紧的抱着我的脖子哭。一会儿就哭得满身满头的汗,哭得我的鼻子也是酸酸的。
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了嘛,晚上睡觉前都是很正常的呀,晚饭吃的也是很正常的呀,怎么会哭得这样,让人急的不行,摸了摸后脑勺,晨晨要是发烧就是后脑勺热的明显,额头倒是不很热,不发烧。再摸摸小肚子,好像也正常,翻开小手心,没事,小脚心,也正常。晨爸也在边上急得不得了,想帮我抱抱,晨晨一听爸爸要抱,哭得那是更厉害了,两只小胳膊更是使劲搂着我的脖子不撒手,吓得晨爸赶紧说,爸爸不抱,爸爸不抱。这才哭得稍微轻点了。
这当儿,晨爷爷奶奶也都起来了,晨奶进来问了一大串问题后,很肯定的说,是掉了魂了,白天不知叫什么吓着的,掉魂了,我去叫叫去。我虽从心底里不信那些东西,但是看晨晨哭得那么难受,也没说什么,晨奶拿着晨白天穿的衣服,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就下楼去院子里给晨晨叫魂去了,不一会就拿着晨晨的衣服,嘴里念念有词的回来了,把衣服往晨的身上一披,说回来吧.说来也怪,也有可能是晨晨已经哭得够久的了,也哭累了吧,慢慢的就停止了大哭,改为啜泣了,我再问她,喝水吗?这次倒是同意了,可能哭得嘴里也很干了吧,赶紧让晨爸拿杯子过来,凑过来就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喝完还是在啜泣,哭得倒是不那么撕心裂肺的了,好歹的让我们的心稍微放了放。看她清醒了些,问她:肚肚疼吗,摇头。脑袋疼吗,摇头。屁屁疼吗,还是摇头。晨奶更是肯定的说,是白天吓掉魂了,现在回来了,明晚再叫叫。难道是真的吗???
经过刚才的折腾,晨也累了,我又抱着她悠了悠,就慢慢合上眼睛睡着了。
等到大约凌晨4点左右,又是一阵哭声把我惊醒了,这次还不错,就只是眯着眼睛在床上翻来滚去的,轻轻拍了拍,让她搂着我的脖子,就又沉沉睡去了。
早上还是5点45分醒来的,醒来后也没精神,好像打蔫了一样,虽然还是喝完了每天早上的300ml奶,早饭给她做了最爱吃的西红柿鸡蛋面,也只是勉强吃了几口,也不闹了,也不撒欢了,虽然平时老是嫌晨晨闹腾的厉害,皮的厉害,可真是看她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儿还真是不习惯,看着真是心疼。
今天上午只是喝了几次奶,还是没精神,10点左右就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2点半就醒来了,看来精神不错,很高兴的要水喝,我问她:要不要吃包包(就是水饺),很坚定的说:嗯!!赶紧的,麻利儿的包了几个水饺,煮熟了给她吃了,可能是今天饿惨了,很专心的把8个包包全部吃光光喽,真是赞!!
今晚一切又没事了,晨奶还是拿衣服下楼叫了叫,晨晨这次睡的很快,也很熟,没哭没闹的。
那到底昨晚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和害怕呢,难道真是晨奶说的,是吓得掉了魂吗?回想昨天没出门,就是傍晚的时候晨爸和我妈出去买菜,在车上的时候,晨晨不让扶,自己在座位前边站着,晨爸一个拐弯儿的时候,滑到座位底下去了,倒是没伤着,好像就是吓了一惊,难道就这么吓掉魂了???
http://celidia.cn/qq/pic/face/kitty47.gif
“叫魂”,又名“收惊”,可称之为一种儿童疗法,“叫魂”是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当不懂事的孩子在户外被意外惊吓之后,一般会出现发冷发热、胡言乱语的病症,于是大人通常在晚上,一面喊孩子名字,一面喊:“回来吧,回来吧!”,试图把小孩因受惊而飞散的魂魄呼唤回来,让病情好转,甚至消退。
“叫魂”只是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关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过“叫魂”这件事,他或她就会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欢我,关心我的,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逐渐会忘却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惊吓之后,大人不闻不问,甚至呵斥之,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深深受到伤害,并认为大人讨厌他,从而会对父母或其他家人产生仇视。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热爱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孩子和大人在认识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创伤并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评判,并非以成年人的体验为标准的,而是从儿童眼里看的,是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些事在我们成年人来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儿眼中却非同寻常。被狗吓了一跳,对大人来说,根本不会当一回事,在小孩心里,却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中国自古便有“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的说法。幼年的创伤经验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成为日后患病的症结或根源。
“叫魂”这种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并发展,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我们可以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科学地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