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碎戏》成为“收视热点”和“热门话题”.

(2007-06-15 08:37:57)
分类: 影视圈娱乐空间
   《都市碎戏》在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播出。这个以陕西方言为特色的栏目剧自去年5月开播以来,成了荧屏非黄金时段的“收视热点”和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车来了,回家喽!把人都挤成肉夹馍了!”如今,每天晚上10时多,伴随着几句陕西方言的开场白.《都市碎戏》在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播出。

       贴近生活受欢迎

    “碎”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是“小”的意思,《都市碎戏》栏目的定位是讲述发生在都市里的小故事,以陕西方言为基本形态、以艺术再现的手法反映市民关注的各类社会及市井话题。“碎戏”里没有明星大腕参演,剧情也多为家长里短的琐事,但一个个生活味很浓“土得掉渣”的市民生活短剧却满足了老百姓的口味。

    “碎戏”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城市里每天都可能发生或是居民家庭中经常遇到的生活小事,有的则是媒体所报道的社会新闻,诸如老人生病、家人下岗、揭露骗局、孩子上学、房屋拆迁……但这些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市井热闻的小事,却真实地反映出老百姓心中所渴望的东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

    陕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刘嘉军曾经写过一部名为《内急》的“碎戏”,反映的是出租车司机有了内急而找不到公厕方便的故事,没想到播出后,竟引起了西安众多出租车司机的共鸣,接下来,《都市碎戏》栏目的热线电话铃声便响个不停……因为,很多人说“碎戏”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自2005年5月开播以来,《都市碎戏》的收视率不断攀升,看“碎戏”已成西安一些观众不可或缺的电视“夜宵”。有的市民说,像《都市碎戏》这样的都市短剧,由于和市民生活非常贴近,市民演员又不大会“做戏”,因此,他们的本色表演看起来非常真实。也有的观众说,《都市碎戏》里的故事人情味浓,就像是发生在市民身边的事情,看起来十分过瘾!

      普通市民成“碎戏明星”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总监胡劲涛说,“碎戏”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戏里的演员几乎都是业余演员。虽然他们的演技不如专业演员,但更为真实和本色。在播出的一百多部短剧中,已涌现了许多被市民关注的平民“碎戏之星”。

    现在的西安,平均每天有2部-3部反映市民生活的都市短剧在拍摄制作,而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和市民演员,差不多有上百人。《都市碎戏》中的演员不仅有普通工人、公司员工、退休干部、家庭主妇、居委会老太太,还有大学生、中学生和大学教授,可谓各色人等,齐聚荧屏。

    通过“碎戏”,不少有着明星梦的普通人过了一把戏瘾。现年60多岁的龙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自从在“碎戏”《父亲进城》中扮演了父亲的角色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紧接着,他又在多部“碎戏”中扮演角色。如今,老龙已经成了村里的一位“名人”。

      “碎戏”刺激“民间短剧热”不断升温

    《都市碎戏》的热播不仅使许多普通人成为“碎戏”之星,而且在西安还引发了民间拍戏热。据胡劲涛介绍,在开办《都市碎戏》栏目时,实施了节目制作和播出相分离的改革举措。所播出的都市短剧,主要由社会各文化影视公司和小的“制作班子”拍摄完成,然后由电视台根据拍摄题材、主题、质量审查后收购播出。几乎每天一部的播出频率,直接而有效地刺激了市场制作的兴趣与投入。目前,《都市碎戏》每月的供片量在70部-90部之间。

    在西安,参与拍摄都市电视短剧的不仅有各类文化、广告影视公司等集体和组织,还有一些个体性质的短剧制作小组,合起来差不多有百余家。由于制作成本低,一些DV爱好者也加入都市短剧的拍摄。

    反映市民生态的都市短剧在民间的拍摄、制作热,表明都市观众对电视文化选择趋向发生了变化。时下,一些电视剧不是才子佳人,就是帝王将相,这类电视剧过多过滥,不少已被观众看厌看烦,而《都市碎戏》等都市生活短剧,使观众产生了与剧中人物同悲同喜的共鸣,从而拉近了电视剧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方言短剧能走多远?

    其实,不只在陕西,方言短剧在全国不少地方掀起了一股热潮,在陕西,除了《都市碎戏》,还有西安电视台的《狼人虎剧》,此外,在重庆有《雾都夜话》等。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及影视制作机构,将目光投向采用简洁的电视手段、本色表演、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类“平民秀”式的栏目剧。

    有专家认为,这些方言短剧的出现,是电视的一种回归,代表了时下电视发展的一种潮流,其前景令人期待。

    也有观众对“碎戏”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都市方言短剧虽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较受地方观众的欢迎,但同时其方言特色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能否推广至今还是个疑问?有观众指出,由于这些短剧多由非专业公司拍摄制作,个别短剧难免有粗制滥造之嫌。

    《都市碎戏》作为一个新的节目形态,能否长久“火”下去,这是《都市碎戏》制播双方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专家指出,《都市碎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组织策划,提高制作质量,在娱乐性的基础上增强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是“低俗”和“媚俗”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努力培育,好戏还在后头。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