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月25日

(2016-01-25 10:58:55)
标签:

杂谈

2016年1月25日 

      节目终于要开播了,我们已经在机房宿舍住了一周。


2016年1月25日 

     11月的一个中午,在单位餐厅吃饭时碰到迟鹏主编,他问我想不想去西藏拍反恐训练,我大喊了一声愿意,因为我一直想冬天再去拍一次西藏。
      三年前的元旦,我在西藏山南拍摄,冬天缺氧厉害,加上感冒一直没好,高原反应异常难受,头晕恶心,勇士车行至5000多米的山口时,我一阵恍惚,觉得一口气上不来就要死了。我冲下车,狂吸气,大风混杂着沙土吹了满嘴,我一下坐在石头上嚎啕大哭,吓坏了陪同的新闻干事。后来,那期节目做得很烂,心里一直很懊恼,很愧疚,希望再去冬天的西藏,尽力弥补遗憾。


2016年1月25日2016年1月25日 

      依然是寒冬腊月,武警西藏总队开展极限竞赛考核,375名预备特战队员经过8天7夜比拼,选出最终的50名“雪域勇士”,这50名勇士也将直接“转正”,成为真正的特战队员。


2016年1月25日 

      第一天早上四点起床开始拍摄,我身体状态良好,在黑夜中暗自兴奋。在按图行进课目时,我拿着手机跟拍,海拔四千,跟着跑了一百米后,突然觉得一口气上不来,我瞬间清醒,赶紧收敛,不再狂奔。


2016年1月25日

2016年1月25日 

      冲沙坡时每走一步,脚都深陷其中,我正大喘气时眼前一个身影闪过,抬头一看,同行的薛欣(女编导)手持手机,边拍边跑,直接到了山顶,留给我一骑沙尘,后来凡有高难课目,她都是迅速占领制高点的机位,得了外号“母牦牛”。


2016年1月25日 

      后来,一天比一天累,“母牦牛”也到了见床就睡的地步,我缺氧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


2016年1月25日2016年1月25日2016年1月25日 

      山地捕歼课目需要从4300米的山脚下徒步冲山到5300米的山顶,非常丢人的是在出发前吃饭时我已经缺氧得恶心了,同事们主动把山脚下的机位留给了我,看着一个个队员背着50斤背囊从我眼前冲过,我知道,他们中一定有跟我一样的体质,但是没人会说。


2016年1月25日 

      正是因为自身高反严重,我更能体会到常年驻守在西藏的战士的艰辛。50斤的背囊,每天各种负重奔袭,动不动就是二三十公里,骨囊肿还没做手术的战士一瘸一拐跑在队尾,他说自己选择的路爬也要爬完。晕倒的特战队员被抬上救护车时,捂着被子哭,不愿放弃比赛。或许是受战士们激励,我的高反没好意思更厉害,拍摄顺利结束后,我一口气在拉萨市区走了六公里,虽然大口喘气,但觉得很圆满。


2016年1月25日

2016年1月25日 

      后来我们发现,迟鹏主编的脸已经严重晒花了,除了戴帽子遮挡的眉头部分和戴眼镜遮挡的两只眼睛,其余全是黑红的高原色。但是他很开心,带着这份“礼物”回到北京的机房,他一直剪辑到现在。


2016年1月25日 

      最后,愿看节目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编导:迟鹏 

 余海玉

薛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