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云南省怒江军分区的感谢信

标签:
感谢信怒江军事纪实边防巡逻杂谈 |
分类: 栏目动态 |
云南省怒江军分区给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的感谢信
尊敬的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领导:
你们好!
三月下旬,你们派出王媛媛、张卫东两位记者来到怒江,历时14天,拍摄我区边防连队官兵巡逻执勤纪实片——《行走在高黎贡山上的巡逻兵》。
怒江地处滇西峡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与西藏接壤,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怒江峡谷被誉为“东方大峡谷”,仅次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由于怒江军分区边防官兵常年担负着约450多公里的边防巡逻执勤任务,大部分界碑都矗立在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之巅,官兵们巡逻执勤环境恶略,任务繁重。但长期以来,怒江军分区边防官兵的风貌鲜为人知。这次是你们在百忙之中,倾向怒江边防官兵,在栏目组人员较少,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精心策划,派出两名优秀记者,不顾辛苦和安危,与边防官兵一道走上巡逻路,让怒江军分区边防巡逻官兵的风采家喻户晓。
在此,我们怒江军分区全体边防官兵,怀着感激的心情,感谢您们对怒江军分区边防官兵的关心和厚爱!特别感谢王媛媛、张卫东两名记者的辛勤付出。
怒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素有“十里不同天,一天过四季”之称。高黎贡山上气候变化异常,地形复杂,给此次巡逻拍摄带来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王媛媛、张卫东两名记者不畏艰难困苦始终同边防巡逻官兵们一道同吃、同住、同巡逻,一起勇闯雪山、穿越原始森林、溜着溜索过怒江,风餐露宿在巡逻路上。王媛媛、张卫东的脸和眼睛都被紫外线灼伤,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脱了两层皮,特别是王媛媛作为一名女同志,她一张白皙的脸被晒得判若两人,但是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每天从天刚蒙蒙亮一直工作到深夜,白天配合张卫东拍片子,采访,晚上与巡逻官兵们谈心交心挖素材。张卫东每天扛着10多公斤重的摄像机在巡逻分队中跑前跑后抓镜头,累的他整天满头大汗,身穿的迷彩服变成了“雨衣”。由于每天都要趟过无数条冰冷刺骨的雪水河,王媛媛、张卫东的双脚被冻伤。一次,王媛媛在趟过一条宽约10多米宽的河流时险些掉下悬崖,但她没有被危险吓到,坚持和官兵们走完巡逻路。3月24日这天,高黎贡山上,风雪交加,积雪达1.5米,按计划拍摄官兵们巡逻中缅边境7号界碑,途中要经过原始森林和悬崖峭壁,连搭单兵帐篷的平地都找不到一块,晚上,巡逻官兵们只能挤在一个天然的不规则的岩石缝里,王媛媛、张卫东也毫无怨言,与巡逻官兵们一起露宿整整一夜,变成了“山顶洞人”,深夜,王媛媛被冻醒后,她坐在火堆旁,借助微弱的亮光撰写稿件,令巡逻官兵惊叹!
经过10多天艰苦的采访和拍摄工作,王媛媛、张卫东两名记者用笔和镜头真实的记录了边防官兵巡逻生活,也留下了他们感人的形象,他们昂扬的精神状态,过硬的素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特别能吃苦的敬业精神,树立了军事新闻工作者敢打硬仗的过硬形象,值得我们边防官兵学习。巡逻官兵们说:“过去总认为记者是很神气,很风光的职业,通过这次与王媛媛、张卫东两名记者零距离接触后,才深深感受到记者这个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记者更加辛苦,因为他们永远都被奔波在路上。”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履职尽责,忠诚守边防。同时诚邀各位领导和记者再次莅临怒江大峡谷采风,我们期待你们。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