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生命壮歌——记消防英雄孙茂珲(上)

标签:
孙茂辉消防英雄军事纪实杂谈 |
分类: 精彩文稿 |
22岁的生命壮歌
2月1日,是龙年农历正月初十,家家户户还沉浸在团圆喜庆的氛围里,但这一天,孙茂珲却走了,他走得仓促,没有来得及和出生入死的战友告别,他走得突然,让远在山东日夜牵挂他的父母毫不知情。他三次冲入苏州工业园区的火灾现场,他和战友一起营救130名被困群众,并且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在那个还笼罩在节日气氛的早晨,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2岁。
生死关头 三入火场
2012年2月1日5时02分,苏州市工业园区一公司发生火灾。班长孙茂珲和战友一起紧急赶赴火场。现场情况非常紧急,工厂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面积特别大,有7200多平米,由于是全封闭的空间,烟气大量充斥,能见度几乎为零,搜救困难很大。据被救群众描述,当时机器着火后,迅速散发出大量的黑烟,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空气很呛人,大家四处逃窜,很多尖叫声,一些胆小的女孩大哭起来。孙茂辉带领战友冲进厂房,到处烟雾弥漫,漆黑一片,然而,就在这黑暗里面还有整整130名员工被困。他们的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空气呼吸机,空气呼吸机,氧气面罩!快!快!快!”虽然救援现场的环境极其恶劣,但在20多分钟的时间里,孙茂珲和战友已经两次冲入火场,成功疏散130多名被困群众。随后,有工厂员工报告,火场内可能还有被困人员。听到这个消息,班长孙茂珲和中队长助理王浩君主动请缨,他们要第三次冲进厂房搜救。可厂房里的险情已经变得更加危急,里面就是起火的机器,大量的顶棚已经出现了坍塌的迹象。如果顶棚坍塌,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搜寻到还有可能被困的群众,孙茂珲和王浩君义无反顾地深入到厂房内部去寻找被困者。
他带头冲进去 却是最后一个被抬出来
空气呼吸器理论上的保障时间是40分钟到1个小时,但实际上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只能坚持30分钟到40分钟。然而,二十多分钟过去了,进入厂房寻找被困者的孙茂辉和王浩君却没能回到安全地带。看到这个情况,心急如焚的战友们立刻冲入厂房寻找他们俩。
“茂珲!茂珲!”
“再进去两个人,快点!”
“快,快,快,有空呼的人进去,有空呼的人进去!”
6时30分,深度昏迷的王浩君被战友们第一个发现。
“快!再进去两个人!再进去两个人!王浩君快不行了!把面罩都摘下来。”
不久,离王浩君几十米外的孙茂珲也被发现。
“让开!让开!茂珲!茂珲!快让开,快让开!”
被最后抬出火灾救援现场的是武警消防战士孙茂珲。
王浩君、孙茂珲被先后送进医院紧急接受治疗。但是,孙茂珲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经过抢救后醒来的王浩君第一句话,就是问孙茂珲怎么样了?当他被告知孙班长已牺牲后,失声痛哭,“没有他,我现在肯定不会躺在这里了。没想到……”
他把希望留给了身边的战友
在那个浓烟密布的厂房深处,为了寻找可能的被困者,孙茂珲和王浩君空气呼吸器里的储气在一点点耗尽,并随即发出警报。判断到这种情况后,现场指挥员立即命令进入厂房的孙茂珲和王浩君撤退。而就在此时,意外突然发生!货架上的箱子突然大量塌落,掩埋了安全导向绳,无法按原路撤回,空气呼吸器里的储气也已所剩无几,死神在向这两位年轻的武警消防战士一步步逼近。很快,氧气即将耗尽,王浩君的体力渐渐不支,意识开始模糊。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孙茂珲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他把他的呼救器接下来,留给了王浩君,说:“你待在这里,我去找出口。”
呼救器是消防队员随身佩戴的一种呼救器材,能够发出闪光和警报声,是消防队员遇到险情时的一种信号识别器材。作为入伍四年的消防战士,孙茂珲非常明白呼救器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在危急时刻,呼救器的闪光和警报声,可以便于搜救人员及时发现被困者。为了能让王浩君及时得到救助,孙茂珲将自己的呼救器也放在了即将昏迷的战友王浩君身上。他把生存和获救的希望让给了战友。
就这样,年仅22岁的武警消防战士孙茂辉营救了130名被困群众,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而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