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营又响驼铃声”——《别了,我的喀纳斯》

(2011-11-30 16:42:41)
标签:

cctv7

纪录片

军事纪实

西北边防

新疆

杂谈

分类: 编导手记

 一直想拍一次送老兵的片子,这次有幸拍了,还是我最想拍的边防送老兵,而且是西北边防。为什么想拍西北边防?因为那里的边关实在太远太远,远到此地一为别,真的难再相见;因为那份在零下50度的极寒中爬冰卧雪凝成的战友情一定是最浓最浓的。

拍摄地点——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拍摄时间——24小时。


 

“军营又响驼铃声”——《别了,我的喀纳斯》


    
白哈巴边防连,西北第一哨,中国地图大公鸡的尾巴尖上,真的很远,但是和其他很多边防连那种不见人烟的寂寞不同的是,这里守着一处绝世美景——喀纳斯湖。所以,白哈巴边防连的战士们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从大小领导、工作组,到各色记者,再到不计其数的游客。初来乍到这里,你是体会不到在别的边防连里,战士们对外来者那种朴实的热情的。

正因为如此,这次短暂的拍摄,让我收获了另一份感动。

回到北京后跟连队的老兵联系,他们告诉我,其实我们刚到连队开始拍摄的时候,他们是反感和抵触的。这个不难理解,去拍摄他们的记者多如牛毛,早被摆拍惯了的战士们当然不愿意在临走前又去做镜头前的木偶。

和他们相处了24个小时,拍回来9本带子。看素材的时候,从第一盘到第九盘,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我态度的变化。从单纯的配合拍摄到后来的不再戒备、真情流露,从开始的礼貌、客气,到后来打成一片。当然,这也让我在写稿子时十分纠结,越写到后面,那些越发变得真实自然的同期声让我难以舍弃。我想说,那种真实状态下的战士们是最最可爱,最最打动人的。


 

“军营又响驼铃声”——《别了,我的喀纳斯》

24个小时很短暂,我很荣幸能记录下他们最真实最可爱最真情流露的样子,很荣幸能近似他们兄弟般“参与”到这场动人的离别中,而不只是一个外来旁观者的身份。

其实对于《军事纪实》的记者来说,我们一直都在走基层,因为我们的采访拍摄离不开基层。在“走转改”活动开展以后,我们需要的也许是另一种思考,“走基层”不只是要你的人走到“基层”这个地方,而是要用你的真心走进“基层人”的心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