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集训队 上集


标签:
特警训练cctv7军事纪实特警集训军事 |
分类: 精彩文稿 |
这一天下午,一些身背硕大背囊、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正在行军。
显现出极度疲劳状态的是参加全国武警部队骨干集训的集训队员,在燕山山脉的深处,这几天的山路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集训队员们的身体由刚开始的酸胀、疼痛已变成了麻木。
停下来休息,反而成了队员们最为痛苦的时刻。
在每天长达10多个小时的行军之后,卸下背囊,队员们肩膀上和后背上被摩擦得红肿、破损了的皮肤更让人感到钻心的疼痛。
腿部麻木了的神经渐渐恢复了知觉,疼痛感往往会比平常更加强烈。
一个普通的行军,竟然让参加全国武警部队骨干集训的队员们感到异常艰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10年7月至9月,第二次全国武警部队骨干集训展开为期90天的集训,来自各武警部队的250多名官兵进行了射击、攀登、战术等30多个课目的训练。在集训还剩最后两周时,极其严酷的“魔鬼周”训练开始了。“魔鬼周”的前3天主要是行军,全副武装的队员们身背40公斤重的背囊,已经在大山里走了150多公里,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还不足4个小时。
下午3点多,预定45公里的行军终于结束,然而队员们却根本不能休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他们马上要翻越这处悬崖。
这处崖壁十分陡峭,上下几乎是垂直的90度,高度更是达到了38米,相当于一座12层楼的高度,这已经接近了徒手攀登的极限。
正要进行攀登的这名队员叫钱晓明,此前徒手攀登的最高纪录是30米,而现在这处悬崖的高度则达到了38米。要想在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攀登这处悬崖,对每一名队员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检查好装具和安全绳后,钱晓明开始攀登了。由于这处悬崖上有少部分突出的岩体,钱晓明的脚底下有落脚的地方,因此没用多长时间,他就爬上去了一大半,可是到达30米高度时,钱晓明的速度却明显慢了下来,看上去他的体能已经跟不上了。钱晓明不时地甩一下自己的手臂,队友们都知道,那是用力过度后肌肉过于紧张,手臂已经使不上力的表现。
最后的8米高度,是钱晓明将要面对的一个巨大难题,他感觉自己的腿部力量消耗并不大,于是决定先用腿盘住绳子,乘机让手臂放松一下,积蓄一下体力继续往上爬。
看到在30米高度中摇摆了好一会儿的钱晓明又开始向上攀爬,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仅仅往上爬了两米,钱晓明就遇到了新的麻烦。原来,靠近崖顶的岩壁风化严重,稍一用力就会把石块蹬下去,此时,钱晓明再不敢使用太多的蹬踏动作,来节省手臂的力量了。
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钱晓明一点儿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旦脚下踏空,自己就会滑下悬崖。他必须靠手臂的力量抓住主绳来固定身体,这样一来,钱晓明好不容易积蓄的一点体力消耗得更快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钱晓明正上方的岩壁正好是一处凹陷,他的腿脚根本无处借力,只能完全依靠主绳向上攀爬。
在地面上看,38米的高度并不显眼。然而在高空作业中,每增加一米的高度,攀登者的心理压力都会增加几倍。
距离崖顶还有6米,钱晓明攀登的高度已经超过了自己最高攀登30米的极限,更要命的是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此时,他能不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完成这个极限攀登课目呢?
钱晓明清楚,在高空耽误的时间越久,体能的消耗就会越大,自己爬上去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他必须一鼓作气,才能顺利登顶。
释放出自己最大的潜能,钱晓明一口气越过了4米的凹陷崖壁。只剩下最后的两米了。可就在他用力踏着崖壁往上蹬的时候,小腿却磕到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上。
面对徒手攀登38米的极限挑战,钱晓明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手脚的动作上,他根本没觉得伤势有多严重,直到爬上了崖顶,他才感觉到小腿上的一阵钻心疼痛。
最终其他队员也和钱晓明一样在连续行军、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攀登上了崖顶,并且没有再出现其他的伤情,他们把徒手攀登30米高度的纪录提高到了38米。但从第四天起,一场场比极限攀登更严格的训练接踵而来。
“魔鬼周”训练的第四天晚上,一个叫做夜间抗袭扰的意志训练课目展开了。
当队员们依次进入这个长长的靶沟后,事先已经放置好的发烟罐和锯末就被引燃了,而按要求他们要在靶沟里坚持5分钟。5分钟的时间似乎并不长,但实际上在这5分钟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却早已经超出了队员们的想像。
没戴防毒面具,又不允许拿毛巾捂住口鼻,队员们只能各自想招儿。
“谁要出去,我不强求。”
而谁也没有料到,恰恰在这个时候,教官又大声喊出了这么一句话。
教官的话软中带硬,扛不住烟熏的队员很容易在这个时候被教官的话诱导,他们当中随时都可能有人冲出靶沟。
3分钟过去了,靶沟里的烟越来越浓。一开始选择憋一口气的队员开始有点撑不住了,对一般人来讲,憋气的时间不会超过2分半钟。
3分钟后,感到最难受的就是一开始选择憋气的队员,他们从憋气状态恢复呼吸后,大口吸入的浓烟会强烈刺激肺部,发生无法控制的剧烈咳嗽。而无论如何,在已经丧失了方向感的浓烟里也不能过度紧张,惊慌失措只能产生更加危险的后果。
历经磨练的集训队员们都十分清楚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极力控制着自己的紧张心情。
4分钟过去了,实在感到坚持不住的队员开始向出口的位置摸索。可他们这一动,却让队员罗利受到了牵连。
本来一直蹲在靶沟中间,捂着口鼻的罗利还可以正常呼吸,但突然出现的情况让他再也坚持不住了。
罗利感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也开始向出口位置移动,然而在浓烟中,他却迷失了方向。
罗利感觉自己陷入了绝境,紧张的心情让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一个巨大的危险已经把他紧紧包围。
由于缺氧,罗利的大脑也开始迷糊起来。在这生死关头,他用残存的意识,强迫自己放慢呼吸的节奏,蹲在一个角落里等待救援,虽然仅仅等待了一分钟,但对罗利来说却是那么漫长。
极其难熬的5分钟时间终于到了,当靶沟开始排烟,队员们陆续走出靶沟后,大家才发现罗利吸入的浓烟最多。
“魔鬼周”的最后一天,因为没有设置什么高风险课目,看起来似乎显得比较轻松,可实际上队员们在这一天的训练中所遇到的困难更大。
5个人一组进行扛圆木训练,这在平时部队的训练中并不少见,3米多长,直径近40厘米的一根圆木,按理说5个有着强健体魄的集训队员扛起150多公斤的圆木不会费太大的力气,可从他们每个人的表情看,分明是扛的太吃力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次队员们扛的都是新伐下来不久的圆木,湿度很大,重量要比干透的圆木重了很多。
除了这个原因,5个人一起扛圆木就牵扯到一个配合默契的问题,可是这5名队员配合起来却有着一定的困难。
扛圆木时,小个子队员罗利比其他4名队友正好矮了一个头。为此,大家一致同意把他排在最后面的位置,并且特意让前面的人分开站的距离大一点,而靠近罗利的人站得密集一点。
5名队员在排列的队形上都下了功夫,可当大家把圆木扛上肩头时,罗利的肩膀还是够不着圆木,用不上力的他只能用手去托圆木。
其实,此时比罗利耗费力气更大的就是紧挨罗利的钱晓明。由于罗利的个子小,用上的力量有限,所以钱晓明那里就成了受力最大的位置。
按照训练要求,原地扛圆木要连续举20次,随后还要进行扛圆木行进5公里的比赛,最终哪一组队员跑得最快,可是事关荣誉的一件大事,因此,队员们在扛圆木训练时个个奋勇争先,他们把自己身上的每一分力量都贡献了出来。
个头矮,用不上太大力量的罗利心里比谁都急,他想出让前面的队友尽量岔开腿,矮下身子的办法,整体高度降低了,罗利的劲儿就能使上了。果然,罗利的这个办法很奏效,他们5个人原地扛圆木的困难程度减轻了不少。
原地扛圆木的难题解决了,可在接下来进行的5公里扛圆木行进中,岔开腿降低高度的办法马上就失效了。
5名队员中罗利的体力消耗最大,他渐渐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了。
而在这个最为艰难的时刻,战友们加快着行进的步伐,争取着每分每秒的时间,而罗利虽然有时步伐凌乱,但他绝不放弃,紧紧陪伴在战友的身边。这个集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迸发出勇敢无敌的士气,把他们心中的坚强和刚毅写在脸上,刻在军人的光荣册里。
最终,罗利所在的小组获得了“魔鬼周”训练最后一天扛圆木比赛的第一名,和他们一起顺利闯过“魔鬼周”训练的总共有122人,将近占整个参训的250多名队员的一半。
回首那5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队员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捍卫了特警的荣誉,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淬炼。
而在“魔鬼周”训练结束后,一场龙争虎斗的大比武也即将开始了。这次比武将最终排出各部队的比武名次,哪支部队会脱颖而出呢?谁又会在比武中尽显身手?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特警集训队》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