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兵深入雨林战斗 队员惊心躲避“阴险”雷区


标签:
热带雨林成都军区射击训练地雷勇士军事 |
分类: 精彩文稿 |
这是热带雨林集训中的搜索射击训练,目标靶不仅非常隐蔽,而且出靶顺序没有任何规律。两名集训队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如果三秒钟没有击中目标,目标就会自动倒下,同时两名队员也要被判“阵亡”。央视7套《军事纪实》4月21日晚20:03分播出《雨林侦察兵》第三集,《雨林战斗》,敬请关注。
三个月训练进行到冲刺阶段
藏族战士何斯甲每次射击都慢半拍,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队友的负担。
成都军区某部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集训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有着十六年雨林作战训练经验的教官赵成伟把集训队员带进了雨林深处。
雨林中枝繁叶密,各种植物盘根错节,即使是大晴天,可见范围也超不过三十米。用侦察兵们的话说,在这里和敌人相遇,不见面就是不见面,见了面就是面对面,谁先开枪谁就能活下来。在这样复杂的作战环境中,队员们觉得这里的训练跟丛林外面完全不同。
平时训练中,侦察兵们只用几秒钟就能把周围环境看得一清二楚,但这次赵成伟设的靶子极其隐秘,再加上树叶的遮挡,让搜索射击训练的难度陡然升高。
按赵成伟的标准,从目标出现,到发现目标,再到瞄准、击发等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不能超过两秒半,可在训练钢开始时,新兵何斯甲却一直迈不过这道坎儿。跟何斯甲一块儿向前搜索的班长都已经射击了,何斯甲却还在到处寻找目标。如此明显的差距让何斯甲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反复观察了何斯甲的表现后,教官赵成伟发现了他真正的问题所在。其实何斯甲并非不具备这个能力,而是没有掌握搜索目标和预判目标位置的正确要领。只靠眼睛而没用脑子是他存在的真正问题。
为了让何斯甲早日走出困境,教官赵成伟亲自上阵,充当起了何斯甲的搭档。
作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何斯甲不仅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有机敏的思维,因此赵成伟觉得对何斯甲的指导不应只是灌输式的,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应该更适合他。
果然,经过赵成伟手把手的指导,何斯甲很快就掌握了搜索射击的要领。他的射击速度渐渐赶上老兵。在密林中,在峡谷里,何斯甲和老兵们一样能够在短兵相接时先敌开火,在雨林中练就了必杀的绝技。他们逐渐担当起了突击尖刀的角色。
然而正当队员们刚刚沉浸在终于适应了丛林作战环境的时候,教官赵成伟安排的新课目又开始了,他把热带雨林中既常见又可怕的武器搬了上来。
在热带雨林中,地形复杂,植被众多,因此很适合埋设地雷。令人心惊胆寒的是,布雷者不仅会把地雷埋在地下,有时还会挂在树上。被埋设了地雷的热带雨林一下子就变成了防不胜防的死亡地带。
深入雨林
一位曾经参加过雨林作战的老兵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雨林布雷,能利用的条件都会巧妙地用上,树枝、藤条、竹子都不会放过。一根茅草也可以成为绊线,碰上就完了。树枝上的地雷,会成空爆效果,一炸一片,不是炸脚,而是炸头,炸脸。”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布雷、排雷占据了集训队员们所有的时间。要想真正具备雨林作战的能力,就必须能够对付得了各种各样的地雷。
无论是地雷的构造,还是埋设地雷或者拆除地雷的方法,赵成伟都给大家做了最详细的讲解。作为一名熟悉雨林作战的老侦察兵,赵成伟的心里十分清楚,地雷将会给闯入雨林的士兵带来多大的威胁,因此他要用特殊的方式让所有人都牢牢地记住地雷有多么可怕。
赵成伟选了一条小路,开始实施他的计划。在一条长约15米的林间小道上,他将埋下20颗模拟地雷,也就是说平均每走一步就会遇到一颗地雷。
由于很多队员还是第一次挑战雷场,为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压发雷,赵成伟还埋设了两颗绊发雷。如果趟到这根连接地雷的绊线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让队员们清楚每个人触雷的位置,赵成伟早已提前准备了爆竹用来模拟爆炸效果。赵成伟觉得能顺利通过雷场的人不会很多,对于那些过不去的人至少要吓他一跳。
果然,当集训队员闯入险象环生的林间小道后,爆炸声就不绝于耳。
第一次进雷场,所有的队员都没能顺利通过。被判“伤亡”的战士一个个满脸沮丧地坐在一边。
和其他队员相比,新兵陈玉彪之前从未亲手触碰过地雷,雷场上的第一颗绊发雷就是他引爆的。
只要绊线稍有震动,绊发雷就会引爆,更何况是用刀直接割断绊线。而像陈玉彪一样第一次上雷场就犯下低级失误的队员还有不少。和地雷打过交道后,队员们的心里都着急了,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跑到雷场上去琢磨琢磨。
渐渐地,战士们对于地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陈玉彪也在战友的帮助下,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掌握了排雷的技术。
水涨船高,队员们的技术在提高,雷场的难度也在快速升级,就在战士们士气高涨的时候,赵成伟和他的助手们又开始布置新的雷场。绊线换成了更难被发现的蛛丝,这大大提高了排除地雷的难度,就连教官赵成伟自己都觉得这次的招数有些狠。
密密布雷 惊心躲避“阴险”雷阵
教官赵成伟还把一颗地雷埋一个坑的布雷方式演变成了两颗地雷一个坑,两颗雷之间用绊线连接,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雷场顿时变得机关重重,杀机四伏。这种新的布雷方式将“阴险”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然而两颗地雷相连并不是教官赵成伟最终的方案,他还要再连上第三颗雷。
这一次教官赵成伟可谓费尽心机,他布置的雷场会不会再次把队员们炸得人仰马翻呢?准备进入雷场之前,队员们已经不像第一次进雷场时那么轻松了。他们个个神经紧绷,每个人都准备以最谨慎的方式迎接挑战。
也许是因为不敢低估教官赵成伟的手段,老兵于春晓在通过雷场时竟然依照自己的想法,踩着石头一路跳了过去。
而新兵何斯甲的做法让赵成伟眼前一亮,他用匕首每次只扫出一只脚的范围,确认安全后,他还会再用一片树叶作为标记放在自己的脚印上,让跟在他后面的战友沿着这条路线走。
肖勇是集训队队员中惟一的一名军官,通过雷场时,他考虑得比其他队员更加周密。
肖勇此时正在排除的恰好就是赵成伟精心布设的那三颗连在一起的连环雷。
这是第一颗雷,肖勇排这颗雷时比较顺利,而在他准备把地雷完全取出时,他发现了这颗地雷的底部一条用蛛丝连成的绊线。
惊出一身冷汗的肖勇沿着绊线轻轻地往下探,他看到了一颗深埋在地下的压发步兵雷。
机警的肖勇小心翼翼地拆除了这颗地雷的引信。
在他身边的一名老兵也发现了赵成伟亲手埋下的这颗暗雷。连环雷和暗雷最终全部被安全排除。集训队员们全部成功闯关。
教官赵成伟以近似残酷的训练方式,把这三十名侦察兵带进了雨林,带领他们以坚韧顽强的意志适应了雨林生活,最终掌握了雨林作战的技能。侦察兵们在雨林中行踪诡秘却又无处不在,他们将如幽灵般无声无息地把匕首插进敌人的胸膛,他们的机智勇敢会将危机四伏的雨林变成敌人永生难忘的噩梦,他们是雨林中的勇士,是雨林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