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827
  • 关注人气:4,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逃兵”的故事

(2011-04-15 09:35:23)
标签:

沈阳

逃兵

标兵

国防生

步兵旅

违约申请

军事

分类: 精彩文稿

 

这是沈阳军区某步兵旅的一次年度演练。因为任务紧急,红军部队在向某高地冲锋时派出了自己最好的一个排——尖刀排。然而,尖刀排刚刚推进了几十米,就被蓝军的火力压制住了。这次演练对于尖刀排长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面对蓝军的猛烈火力,尖刀排长到底会怎样应对?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耻辱呢?央视7套《军事纪实》4月15日晚20:03分播出《一个“逃兵”的故事》,敬请关注。

 

 

一个“逃兵”的故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王哲是一名国防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几年前,他怀着从军报国的美好理想告别校园,来到军营,成了某步兵旅2营4连的一名排长。刚一上任,王哲就全身心地扑到了工作上。但是,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样简单。

作为排长,王哲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带领战士们练习战术动作。战术动作是冲锋时有效掩护自己、接近敌人的一整套前进方式。刚刚走出校门的王哲是战术动作的门外汉。

每当战术训练的时候,由于王哲对什么都不懂,所以都是由班长带着练。王哲只能像看客一样靠边站,非常尴尬的王哲并没有就此气馁,在自己排里三个班分头训练的时候,一点不会的王哲就跟在后面模仿。

然而,因为从小不爱运动,身体协调性不太好,王哲学起战术动作来十分吃力。几个最基本的战术动作,新兵练习一个星期就可以基本掌握,可是王哲练了半个月还是不够标准。

除了战术动作,王哲在体能训练上也是个“困难户”。这不,在刚到部队不久的第一次五公里越野中,他这个排长就垫了底。

当时王哲觉得自己特别没面子,心里也特别难受,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摊上这么个排长,从三个班长到全排战士,都觉得心情很不爽。

别看王哲的军事素质不过硬,然而在进行队列训练时他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而这都归功于他在学校时当过方队长的经历,可以说在队列训练上是一个地道的标兵。然而由于他所带的排新兵比较多,队列基础并不是很理想。为了证明自己,他决定在队列训练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这天下午,王哲又在带着全排练队列。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身穿冬常服的战士们几乎冻透了。大伙都盼着训练结束后回屋暖和暖和。可是,一节训练课都练完了,王哲还是不肯让大家休息。战士们越来越有意见。

一班长刘冲当众罢练,其他两个班的战士也都不想练了。一时间,王哲脸色铁青、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连长走了过来。

王哲本以为连长会支持自己的做法,没想到就连连长都说一班长做得有道理。

明明是自己有理,可是连长反倒向着给自己拆台的一班长,这让王哲十分委屈。

 

 

一个“逃兵”的故事

“逃兵”的违约申请

晚上,战士们有的在读书看报、有的在讨论问题。只有王哲一个人一言不发,闷闷不乐,而大家似乎也都懒得搭理他们的排长。这让王哲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白天训练时的情景不停地闪现在他的眼前,抽打着他的心灵。他忽然间感到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不如一走了之算了。国防生来部队之前是签过合约的,政策允许到部队一年之内提出“违约申请”。

所谓的违约申请,就是脱下军装离开部队。第二天,王哲的违约申请就递到了旅里,这个举动一下子就在全旅上下炸开了锅,因为王哲的问题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那一年分到部队的也不只是他一个国防生。

当时跟王哲分到这个部队的一共有32名国防生同志,他们对王哲这个事都很关注。很显然,一旦王哲的问题解决不好,其他国防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旅党委特地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决定所有常委挨个找王哲谈话。

政委张岩是最后一个出面的,他这一关把不住,王哲可真要离开部队了。

刚一走到政委办公室门口,王哲全身的神经就绷紧了。因为他觉得这最后一关肯定不会那么轻松就能过得去。此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应对政委的挽留。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政委见到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同意他的“违约申请”。

面对着政委貌似同意自己离开部队的说法,王哲有些懵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愿望这么快就要实现了。

就在王哲还在发懵的时候,张岩的另一句话,却把他突然惊醒了。

“今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遇到困难你都可以撂挑子不干,当“逃兵”!这多省事呀!”

政委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了王哲的心里,尤其是“逃兵”两个字,更是让这个年轻人感觉刺耳。

王哲没有想到政委会把他提出“违约申请”看成是当“逃兵”。听到“逃兵”这两个字,浑身上下不自在的王哲急忙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对政委说,自己不是想当逃兵,政策规定国防生在一年之内是允许提出“违约”的。

当时王哲还觉得自己蛮有理,他提出“违约申请”的“理论基础”就是所谓的“政策”规定。

于是,张岩直言不讳地对王哲说,他提出“违约申请”的实质并不是在遵循“政策”规定,而是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逃兵”做法。

政委的话就像一记重锤砸在了王哲的心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在困难面前轻言放弃的懦弱思想。作为一个男子汉,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有愧于身上的这身绿军装。于是,他想再尝试着努努力,看看到底能不能迈过这道坎儿。

 

 

一个“逃兵”的故事

 

一个“逃兵”的故事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回到连队后,下定决心的王哲就把战术动作当成了自己的突破口。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没命地练习战术动作,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逃兵”。

认定了王哲不是一个孬种,一班长刘冲决定拿出自己的一切看家本领尝试着帮助排长。于是,大冷的天,刘冲又是给王哲做示范、又是陪着他一起练,还时不时地矫正他的错误动作。

心里很热乎的王哲练习战术动作的劲头更足了。他想,就是为了一班长刘冲,他也要把战术动作练得棒棒的。在冰凉的雪地上,在北国的寒风中,两个年轻的战友不停地匍匐前进,不停地相互切磋。在他们爬过的雪地上,留下了两道长长的印迹……

在一班长刘冲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王哲的战术动作终于大有长进,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就是从这个时候,王哲身上所迸发出来的那股韧劲儿开始让全排战士对他刮目相看了。大家知道,排长的体能也是短板,于是,训练之余,大伙就主动邀请王哲一起做游戏、练体能。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王哲的军事素质渐渐得到了提高。就连原来只能由班长代替指挥的战术进攻训练王哲也能自己上手了。

军事指挥方面的进步给王哲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他所带的排不仅训练成绩不断提高,而且日常管理也有了较大起色。找到自己位置的王哲在部队快乐地成长着。

不过,王哲更渴望一次实战演习。在他看来,只有在演习当中冲锋陷阵才能最好地证明自己,才能彻底洗刷差点当了“逃兵”的耻辱。而他自己也一直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做着精心准备,凭借国防生干部学习能力强的优势,王哲在军事指挥方面一点一滴地增加着积累。

 

一个“逃兵”的故事

 

一个“逃兵”的故事

 

百炼成钢——“逃兵”变“标兵”

又一个冬天来到了,王哲渴望的机会终于来临了——在旅里的年度演练中,主力部队要通过一个蓝军部队占据的高地才能到达总攻地域。旅里考虑到王哲长久以来的表现,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他所在的排被委以尖刀排的重任。

3分钟之后,王哲率领全排发起了冲击。然而,他们刚刚推进了几十米,就被敌人的火力压制住了。此刻距离主力部队攻占既定目标只有二十几分钟时间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作为一名国防生干部,王哲的优势在于思维灵活、不保守、不机械。这一点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曾经屡次表现出来。而今,在演练成败的关键时刻,王哲迅速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马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断。

因为时间紧急,王哲来不及向上级请示就改变了打法。而他的打法万一失败,显然是要承担责任的。然而,为了抓住最佳战机,王哲毅然决然地发出了进攻的指令。

几分钟之后,王哲他们就成功地迂回到了高地的侧后方。按照红蓝双方事先的战情通报,既然红军从正面进攻,蓝军当然把全部防守力量都摆在了正面。然而,兵不厌诈,为了实现最终的战略目的,王哲并没有按照规则出牌,而是从侧后方对敌人发起了偷袭。

很快,尖刀排的战士们就登上了这座高地,主力部队也将要从他们开辟的通路顺利通过。

事后,因为在全年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王哲被旅里评为“排长标兵”,并荣立三等功。一年之后,他又被评为集团军的“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标兵”,并荣立二等功。

2010年年初, 28岁的王哲由排长被提拔为指导员。几年军营的锤炼,当初那个青涩的国防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而他由“逃兵”变“标兵”的传奇经历再次证明人民军队的确是一座大熔炉。每一名军人在这里都可以百炼成钢。

 

一个“逃兵”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