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2011-03-18 10:55:51)
标签:

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

日本

福岛核电站

爆炸

核辐射

揭秘

军事纪实

军事

分类: 精彩文稿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而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已先后发生过3次重大核事故,其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是最大的一次灾难,重温尘封历史,了解核泄漏危害,防患于未然。 央视7套《军事纪实》3月18日晚20:03分播出特别节目《揭秘核泄漏》,敬请关注。  揭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图

揭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全球恐慌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随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先后发生爆炸,危险的核物质随着大气开始扩散,种种迹象表明,因福岛核泄露事故造成的盲目不安情绪,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

据统计,自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先后发生过3次重大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电厂2号机组部分反应堆堆芯融化。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2004年8月9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位于东京以西约350公里处的反应堆发生涡轮机房内蒸气泄漏事故。在这3次重大核事故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军事纪实》今天将带您重温尘封历史,讲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始末,了解核泄漏危害,防患于未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始末

在乌克兰的主要城市基辅,二百多万人所用的电能来自国营电厂,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距离基辅104公里远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工业和技术力量的象征。

在1986年4月26日的夜晚,鲍里斯和尤里上的是晚班。

鲍里斯负责冷却反应堆的供水工作。

29岁的尤里负责控制用来发电的大型汽轮机。

切尔诺贝利同时运转着四个反应堆,四号反应堆最新,运行仅有三年。

反应堆运转起来就像巨大的蒸汽机,它靠铀燃料棒给水加热,它们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这就是核能发电的原理。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它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仅仅1公斤的铀就能产生相当于三百万公斤煤所产生的能量。

虽然鲍里斯和尤里这两个人都很年轻,但他们都具备相关的工作资格,他们提前半小时来到了工作岗位。

但今晚的工作与往常不同。夜班工人抵达后,接到了一个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指示:进行安全测试。

对核电站来说,及时抽走反应堆周围的冷却水至关重要。

在切尔诺贝利,水泵使用的电能来自汽轮机,而汽轮机的动力由反应堆提供,这是一个循环生产能量的过程。不过,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可能引发核灾难。

午夜时分,尤里向汽轮机室走去。

鲍里斯在距离反应堆大约300米远的控制室里,27岁的列昂尼德和他在一起,他负责控制反应堆。他和鲍里斯不知道他们将要开始的是一个复杂的平衡动作。像往常一样,为了防止紧急情况发生,消防科的人也在。

午夜十二点零五分,测试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列昂尼德慢慢调低了功率,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一切都很顺利。可是,仅仅又过了3分钟,麻烦就出现了。

反应堆的功率不知何故开始骤然下降。这不在测试范围之内,列昂尼德需要迅速将功率恢复,好在他及时解决了问题。

到了凌晨一点钟,列昂尼德认为反应堆已经稳定,于是继续进行测试的准备工作。

三分钟后,负责水泵的鲍里斯也遇上了麻烦。他打开了两台备用水泵的电源,但水泵将水压入反应堆的速度太快了,这意味着将没有足够的水转化成蒸汽用来驱动汽轮机,系统失去了平衡。

一点十九分,列昂尼德认为升高反应堆堆芯的温度情况会好转。果不其然,反应堆的温度升高后产生了更多的蒸汽。

列昂尼德和鲍里斯以为局势被控制住了,他们继续做测试的准备工作,然而他们不知道,堆芯的温度已经升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在汽轮机室,尤里接到一个电话。控制室的人员告诉他,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测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在值班工人看来,切尔诺贝利的情况一切正常。

1点23分,操作员按计划关闭汽轮机,这表明他们从一上班就开始准备的测试工作开始了。可是就在这时,列昂尼德发现反应堆的温度开始快速飙升。反应堆内的压力迅速接近临界值,控制室内响起了警报声。

现在,列昂尼德和鲍里斯知道出问题了,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用来阻止一场严重的核灾难。

 

采取极端措施后情况更加严重

凌晨一点二十三分,负责控制反应堆的列昂尼德采取极端措施,按下了反应堆的紧急关闭按钮。可是,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反应堆的温度比正常水平高出了100倍。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高温开始毁坏反应堆的堆芯,工作人员意识到局面失控了。

仅仅一分钟后,切尔诺贝利四号反应堆就爆炸了。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将反应堆2000吨重的钢顶掀开了,8吨重的高放射性燃料被抛向了夜空。

由于距离反应堆堆芯很远,控制室里的操作人员幸免于难。

在汽轮机室,尤里看着这一切,钢顶就落在他的附近。

在大约300米外的控制室,鲍里斯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般。

核电站的消防警报响了起来。爆炸后不到四分钟,由14人组成的第一个消防队冲到了现场。整个四号反应堆到处都是火焰,他们需要增援。消防队长赫梅利是赶来增援的100名消防员中的一员。

没有一个消防员意识到他们正处在核灾难之中,他们奋战了一个半小时,消防队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呕吐,然后失去知觉,赫梅利也在其中。

到了清晨五点钟,大火被扑灭了,赫梅利被空运到莫斯科医院进行紧急治疗,他受到了很强的核辐射,但他至少活了下来。在参与救火的69名消防员中,有31人死于直接核辐射,其他人多数都得了急性放射综合症:热与化学灼伤、心力衰竭、肺部以及免疫系统受损。

不过这场危机才刚刚开始,被摧毁的反应堆仍在释放着核辐射。

核电站的多数职工都和家属一起住在3公里外的普里皮亚特,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爆炸发生36个小时之后,普里皮亚特的居民才首次得到官方消息。

 

大规模的疏散行动是在下午2点开始的。三个小时后,普里皮亚特成了一座空城,由公共汽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绵延达15公里。

在切尔诺贝利,反应堆继续喷发着致命的核辐射。当局采取紧急行动,阻止放射性落尘进一步扩散。在接下来的六天多时间里,1800架直升机向被毁坏的反应堆空降了5000吨化学物品,以便吸收核辐射。

这场灾难立即成了世界各地的头号新闻,媒体将这起事故描绘成了一场世界大劫难。

 

核辐射的危害波及整个世界

欧洲各地开始出现放射性落尘。十天以后,放射性毒云已经扩散到了美国和日本,其他国家也面临威胁,毁坏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仅仅用了84分钟。

现在让我们回到4月26日,将注意力集中在准备做安全测试的控制室工程师的操作上。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们依靠电脑模拟技术,将镜头投向摄像机难以企及的切尔诺贝利灾害区的毒害中心。

爆炸发生后,苏联当局立即派遣一些俄罗斯科学家进入爆炸现场调查。对他们来说,这绝不是普通的法庭调查。为了发现事故原因,他们必须进入熔化的反应堆堆芯。

辐射中毒的危险是非常现实的。科学家们的工作从现场调查开始。阿利康德来到了反应堆的外面。

调查人员聚集到了现场,他们努力推想当晚所发生的一切。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直接对准了反应堆上方2000吨重的盖子,最后8吨重的高放射性碎片被抛向了空中。

这样的事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放射性燃料碎片直接被抛入了大气层,调查人员推断,它们被抛向了1公里高的空中,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质轻得可以被风吹去,它们飘向了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十天内,它们就到了日本和北美那么远的地方。

现在调查人员知道了引发爆炸的原因,但这并不能减轻他们对灾难后果的恐惧。放射能并非仅仅通过空气进行扩散,科学家们害怕反应堆堆芯熔化后会进入地下水位。

一旦放射性物质进入地下水位,那么它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的饮用水之中。仅仅在104公里之外的基辅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负责控制灾情发展的工作人员必须知道堆芯是否已经熔化。韦尼阿明接受了这项工作。为了查看堆芯的损坏程度,他必须爬进一条仅有80厘米宽的隧道。

韦尼阿明很清楚这是有生命危险的。他进入了堆芯下的一个房间。突然,什么东西掉在了他的头上。

同事给了他一个测试仪器,他发现辐射水平是安全的,落在他头上的是未受污染的碎石。

韦尼阿明证实,到目前为止,反应堆堆芯还没有烧穿。但是,当局害怕它以后会烧穿。他们决定在反应堆下面铺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板。

但在铺混凝土板前需要建造一条隧道。400名矿工二十四小时轮班作业。他们仅用15天就挖了一条168米长的隧道。混凝土板被设法安装到位。

 

53条生命和数以千计患病者的伤痛

在反应堆残骸里,仍有200吨放射性熔岩在混凝土板上方。它的辐射造成的危害仍会持续很多年。当局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围绕整个反应堆建造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墓。

但由于爆炸留下的放射性残渣仍在向空气中散发致命辐射,工程无法进行。所以必须先清除残渣。

在清除行动的同时,屏蔽罩的建设也在继续,工程用了206天时间才完成,可是,200吨重的铀和一吨危害更大的钚仍在屏蔽罩内,没有人知道屏蔽罩是否真的能够阻止堆芯向空气释放射线。

曾经住着许许多多切尔诺贝利工人的普里皮亚特小城再也无人光顾。核电站周围大约30公里的无人地带也受到了管制。居民们只能够在梦里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了。

奥克萨纳在事故发生时只有13岁,她被特许回来做短暂的停留。

她的父亲由于在爆炸当晚受到致命的核辐射,几个月后,死在了莫斯科的一家医院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继续运行了将近15年。尽管这里太危险,不能居住,但工人们仍然每天进入管制区。2000年12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终于永久性地关闭了。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为了确保灾难不再重演,苏联修改了所有与切尔诺贝利设计相近的反应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年,但日本核危机却在今天再次重现,在盲目的恐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的情况下,尽快普及核污染的基本常识,及时公布不同情况下的处置办法十分重要,要让公众相信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充分的预案。揭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

揭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以上图片来自百度、搜狐等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