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拜年浪床摆擂台 猎人斗海狼胜负难分
(2011-01-31 17:28:46)
标签:
浪床平衡挑战猎人海狼防化服球拍杂谈 |
分类: 春节特别节目 |
临近春节,部队的军事训练依然搞得热火朝天。虽然刚刚下过雪,但这一天北海舰队旅顺基地某训练团的官兵们,早早地就抢占了操场上的最佳位置,他们要观看一场特殊的比武。尽管参加比武的只有两个人,大个儿班长张虎和胖班长赵占发,可大家觉得这场龙争虎斗一定会吸引人。央视7套《军事纪实》2月8日晚:20:03分播出春节特别节目《军中状元360—2011季》第三集,《踏浪达人》,敬请关注。
浪床摇摆中飞镖中靶
这是训练团自己发明的训练器材,他们管它叫浪床。说是床,可它的面积比床要大得多,足足有8平方米大小的甲板被架在了两个圆弧形支架上,离地有一米高,张虎和赵占发将要比武的就是在这上面展示平衡功夫。面积这么大的浪床看上去很稳固,在这上面训练会有什么难度呢?
浪床主要用来模拟各种海况下军舰的航行状态。借助人力,浪床可以左右摇摆。在上面进行平衡训练,谁的训练水平高就说明谁最适合跟随军舰出海远航,而之所以把浪床的面积设计得这么大,看了这种接近45度的摇摆幅度,大家的心里就清楚了。
事实上,训练团里的所有官兵都在浪床上训练过,那么为什么这场比武单单挑了张虎和赵占发上场呢?一个并不陌生的训练课目又为什么会让官兵们有如此高的兴致呢?
1米82的张虎是辽宁人,27岁,是一名入伍9年的老兵。训练之余,他最喜欢扎飞镖,练得多了,平时就比一般人有准头,而上了浪床扎飞镖,全团就更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了。比武之前,张虎给记者露了一手。
眨眼间的工夫,张虎就用5枚飞镖扎中了2米多外的5个小气球。
要跟张虎过招的是赵占发。1米68的赵占发是河南人,34岁,兵龄比张虎长得多,入伍已经有16年了。别看赵占发的身材有点发福,但他的动作比谁都灵巧。全团官兵打战斗背包,别人用1分40秒,他比别人整整快了半分钟。在摇晃的浪床上,赵占发能从容打战斗背包,而且看上去速度也不慢。
1分36秒后,赵占发打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战斗背包。
在浪床上的训练,张虎和赵占发各有绝招,但略有遗憾的是他俩还从没有同台比试过。这一天,团里专门为他们搞了一个小比武,两名老兵谁的浪床训练水平更高,比完之后马上就会见分晓,看这样的比武自然让大家伙都感到兴奋。
跟张虎和赵占发卯足了劲一比高低的气势相比,在场下观看的战士们一点儿都不比他俩的劲头小。
胖班长“海狼”呼声甚高
一百多名战士中,有五分之三的人支持赵占发,他们给这个胖班长起了个绰号叫“海狼”,希望他能像狼一样勇猛地战胜对手。
而其余五分之二的人支持张虎,他们也给这个大个儿班长起了绰号叫“猎人”,言外之意就是消灭“海狼”这样的猎物。
浪床上的比武马上就要开始了,张虎和赵占发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将通过穿防化衣和穿越海浪两个环节决出胜负。
两名选手上场前,担任裁判长的团参谋长特意从现场叫出了一名战士,让他上去演示一下第一个环节的流程。
防化衣是连体服,需要从脚部穿起。在平稳地面上穿防化衣,所有战士都能在1分30秒以内完成,可在摇摆幅度达到45度的浪床上,一般人连站稳都困难,更别说穿戴衣服了。而这名战士的浪床训练只能算一般水平,单脚站立穿防化衣时,他的另外一只脚还没有伸进裤腿里,就已经坐到了浪床上。
在摇摆幅度达到45度的浪床上穿防化衣,怎样把双脚放进裤腿里是最难的一步。坐在浪床上,这名战士用了将近3分钟才穿上防化衣。虽然此时的气温是零下十四度,但当他从浪床上下来时,却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根据比武规则,第一个环节在浪床上穿防化衣,用时最短的人获胜。比武正式开始,第一个上场的是张虎。
张虎的身高足有1米82,和赵占发1米68的身高相比,这可是不小的劣势。个头高,重心就高,在浪床上站立行走问题还不太明显,但穿防化衣时如果重心低不下来就容易摔跟头了。遇到这个大难题,大个儿班长张虎该怎么办呢?
在现场我们看到张虎猫起了腰,尽量降低自己的身体重心,同时左腿有节奏地蹦了两下,右腿顺势套上了裤腿。
穿上了右腿的裤腿,稍稍稳定了一下之后,张虎又开始穿左腿的裤腿。看到这里,一直盯着张虎做动作的赵占发估算出了对手的实力。
在比赛计时开始之后,张虎顺利穿好了防化衣,戴上了防毒面具,总共用时2分15秒,这也是他第一个环节的最终成绩。
赵占发马上就要上场了,他觉得这一局自己赢定了。
和张虎在浪床上做动作相比,赵占发1米68的身高,似乎有着明显的优势,重心低,身体就不容易摔倒。而穿防化衣和打背包一样,讲究的是条理清楚、步骤明确,赵占发平时打背包快,穿防化衣他也有自己琢磨出的一套穿戴方法,那么赵占发在第一个环节上真能把张虎落下一截吗?
颇具戏剧性的效果出现了。所有人都没想到,刚刚走上浪床,赵占发就失去了平衡,他一屁股坐到了浪床上。赵占发这是怎么了?他是不是太轻敌了呢?
“海狼,海狼”军中最强
按赵占发的说法,他觉得自己上浪床时,浪床的摇摆幅度比张虎在浪床上穿防化衣时大了很多,那么他的这个感觉究竟对不对呢?
通过这个双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赵占发比赛时,虽然他的浪床摇摆幅度和张虎几乎一样,但摇摆速度却快了许多,这也是赵占发感到不适应,一下子坐到了浪床上的原因。
其实这一天,为了给张虎和赵占发的比武增添难度,让他们无法掌握浪床的摇摆规律,裁判长特意挑选了新兵负责摇晃浪床。没有经验的新兵们只管卖力地摇晃,速度忽快忽慢没有节奏,以致于浪床训练的高手赵占发竟然刚上浪床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看到赵占发坐在了浪床上,张虎其实早就估计到了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虽然摔倒了,但赵占发却不甘示弱,他的支持者们还在拼命地喊着加油。
一屁股坐在浪床上,经验丰富的赵占发并没有慌乱。他没有直接起身,而是索性坐在浪床上,完成穿防化衣、戴防毒面具的步骤,他的穿戴方法和张虎不太一样。
大家原以为赵占发摔倒后会输掉第一个环节的比武,但最终出来的成绩也是用时2分15秒,他和张虎打了个平手。
第一个环节打成平手,让赵占发和张虎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谁胜谁负只有在第二个环节中最后一搏了。
我们“猎人”怕过谁
第二个比武环节是穿越海浪。比武规则是:选手一手托球拍,一手攥着一枚鸡蛋,沿S型路线,穿越浪床上8根间隔不到1米的把杆,这个过程中,不能倚靠把杆保持平衡,网球掉落次数最少者获胜。
像第一环节的比武一样,张虎、赵占发上场前,裁判长提出要找一个战士上来演示一下比武的流程,但这一次却有人自告奋勇地上来做演示,他就是宣传干事李庆威。李庆威曾多次随舰出海拍摄军事新闻,他自诩平衡感不错。虽然从没有进行过浪床训练,但李庆威觉得降低难度,头顶盘子在浪床上走一个来回不成问题。
李庆威刚上浪床的这几步还真是像模像样,可刚走完单程,盘子就从他的头顶上掉了下来。
那么在第二个环节中,初上浪床的李庆威和浪床训练高手张虎的感觉是否一样呢?在张虎看来,第二个环节有难有易。网球在光滑的球拍上滚动,稍不留意就会掉落下去,再加上浪床45度的摇摆幅度,将更难控制,对此大个儿班长张虎想到什么对策了吗?
比武正式开始,张虎还是第一个出场。这一次张虎的身高优势对他有了帮助。他托着网球穿过了第一根和第二根把杆时,非常顺利。
然而张虎在绕过第三根把杆的过程中,手中的网球还是从球拍上掉落了两次。
网球掉在浪床上必须重新捡起来放在球拍上,才能继续穿过把杆。在穿过第八根把杆后,张虎比武的第二个环节完成。鸡蛋没有捏碎,网球总共掉落了3次,用时41秒。此时浪床比武的最终结果就要看赵占发在第二个环节中完成的情况了。而看到张虎的成绩,上场前,赵占发的心里似乎也没了底。
赵占发完成第二个环节,必须保证网球不能掉落三次以上,如果比张虎掉得多,成绩自然就会排在后面,而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太慢,如果自己和张虎同样掉了三次网球,因为用的时间长也会输掉比武。
是有信心深藏不露还是心里没底,赵占发一上浪床就有了答案。此时浪床的摇摆幅度跟第一个环节一样也是45度,心里早有准备的赵占发看上去明显变得谨慎了。
比武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赵占发顺利地通过了前三根把杆,马上就要通过第四根了,而对于赵占发来说,这是最难穿过的一根把杆了。
这根把杆在浪床的最外侧,距离边缘只有60公分。绕过这根把杆时,稍不留意,身材有点发福的赵占发就可能掉下浪床,或者把手中的网球直接掉落到浪床外,到时让别人给他捡球,那可是颜面扫地。
此时赵占发异常小心,战士们的心也悬了起来。
然而从赵占发上场后,张虎就一直认为赵占发托着的网球不可能一次不掉。
按张虎的说法,赵占发托着的网球会在这最难穿过的第四根把杆掉落吗?
也就是两三步的事,赵占发顺利通过了第四根把杆。如果他能保持这样的水平,那么赵占发还真有可能做到用球拍托着的网球一次不掉。
此时赵占发还需要穿过后面的四根把杆,浪床的每一次摇摆都扣人心弦。大家屏住呼吸,紧盯着胖班长的每一个动作。
最终赵占发沿S型路线穿越了8根间隔不到1米的把杆后,把网球从球拍上拿起来,稳稳地放到了桌子上面。
在第二个环节中,赵占发手里的鸡蛋没有破碎,托着的网球一次也没有掉落,用时37秒,他的成绩明显高过了另一名浪床训练高手张虎。
浪床比武刚刚结束,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始飘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也预示着,在崭新的2011年,官兵们将以更加高昂的士气,投身到军事训练的热潮中,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