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惟一的女兵


标签:
女兵边防战友坚毅军事 |
分类: 人物篇 |
因为在联合军演中当一名女翻译的梦想,她选择了从军之路,但真正踏进军营,她却成了大山里惟一的女兵.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发差,她开朗活泼的性格会不会有所改变? 四年的边关生活又让她有什么与众不同? 《军事纪实》9月22日晚20:03分播出《大山里的女兵》,敬请收看。
四年边关生活开始
这一天,是驻守边防四年的李佳调回城市的第一天。为了欢迎她,新单位将要为她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会,第一次大家见面,李佳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平常不怎么化妆的她,也破例地认真妆扮自己。
据了解,这次李佳之所以从边防调回城市,主要是因为已经28岁的她,个人问题一直还没有解决。在她还没来报道之前,新单位的领导和战友们就开始为她张罗这件事了。在这个欢迎会上,第一次和大家见面的李佳就留给人的印像挺深的。
战友们早就听说李佳有表演天赋,以前在边防工作,逢年过节的时候,她的表演总会成为压轴戏。
然而,在这些新战友的眼里,实在想像不出,这个曾在边防的大山里待过四年的女孩,怎么还会有着如此开朗活泼的性格?因为他们了解大多数刚从边防回来的人,对于城市和人群一时都很难适应。
那么李佳为什么和其他在边防待过的人有些不一样?四年的边防生活中,她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端午节这一天部队休假,很多战友都外出了。但刚从边防回来的李佳,并没有急于去感受都市的繁华,而是静静地享受只有一个人的空间。
这些照片是李佳在边防拍下的,在她看来这一张张照片,串起了一段段记忆,构成了她军旅生活中最靓丽的色彩。
2006年,24岁的李佳从黑龙江大学国防生班毕业,苦学了四年俄语专业,李佳接到部队让她报到的通知后,马上就在心里勾画出了一幅蓝图。
怀着一腔热情,李佳准备到部队的重要岗位上大显身手,但报到之后李佳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了边防部队,但她却并不怎么在意,作为新兵,军营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火车飞快地奔驰,遥远的边防,究竟是什么样呢?坐火车、转汽车一路颠簸,而好心情和神秘感也和李佳相伴了一程又一程。李佳怎么也没有想到,边防部队的营区设在了大山里,而她也是这座山上惟一的女性,迎接她的除了几名男兵外,还有几条军犬。
能够面对面地为中俄两方军人做好翻译是李佳的愿望,但即便现实和自己理想有些不同,一开始,李佳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她对即将开始的边防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一天,是李佳回到城市后上班的第一天,她仍旧保持着在边防生活的习惯,天不亮就起床了,在这样宽阔的操场上跑步,是原来她在边防部队从来没有感受过的,那里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曲曲弯弯通向城市的铁路,李佳似乎格外享受在这一刻里的轻松。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李佳每天上班,都要闷在室内封闭的空间里工作。虽然已经从边防回到都市,但李佳仍然做着和从前一样寂寞的工作。
而和在边防部队的工作相比,一天8小时的工作对李佳而言已经很轻松了,以前在边防,因为人少,她和战友们平均每12小时就要轮一次班,但作为山上惟一的女生,战友们特意安排她值早班,比起那些男同胞,李佳感觉自己幸福多了。
12小时的值班,对男同胞来讲都非常辛苦,而对李佳这个刚毕业的女生来说就更加不适应,睡眠质量一向很好的她,在不停的倒班中,也渐渐地开始生物钟紊乱,她常常都会因为睡不好觉而变得烦躁。
由于边防部队地处边远的山区,那里没有网络和移动电话通讯,因此李佳和战友们几乎也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每天在结束工作后,她常常会一个人在黄昏的山上看风景。日起的朝阳、日落的夕阳、开遍山崖的小花,是她眼里再熟悉不过的风景,但无论怎样,她都无法摆脱寂寞和孤独的包围。为了排解寂寞,李佳有时间就会翻看上大学时的照片,她怀念那些和女孩子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日子,而每次看到手上戴着的男朋友送的戒指,也总会让她感觉到一丝安慰。
终于李佳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报考研究生离开大山。她开始偷偷地准备考研的课程,抓紧下班后的所有时间去学习,虽然是在发奋苦读,但因为是报着离开边防的这个目的,这让李佳在心底里总感觉有一点不光彩。
而对于李佳的到来,本来有些粗枝大叶的男同胞,早已变得细心,他们对山上这个惟一的女生格外照顾,曾经一大群男人过得粗犷日子,特意做了许多改变。
这张画有高跟鞋的图片,就是当年战友们特意为李佳画的。如果门上显示高跟鞋的图标,表示李佳正在使用浴室,而翻到另一侧烟斗的图标,就表示男士们可以使用浴室了,但李佳有一次洗澡却忘了翻牌。
这是李佳到新部队的第一个休息日,这一天,她换上了很久没穿的便装,她要专门去看一看战友潘振臣的女儿小雨馨,小雨馨的爸爸妈妈还一直还坚守在边防上。
潘振臣是李佳工作中的搭档,每天他们各负责12小时的值班。每次交班时,潘振臣总会给李佳讲一个笑话让她开心。
后来李佳才知道,潘振臣和他的妻子都是军人,都在边防工作,但他们夫妻俩要想见上一面却并不容易。
潘振臣和妻子在边防工作,他们的女儿就一直托给住在省城的父母照看,女儿小雨馨从出生到五岁也没见过父母几面。有一次,女儿被爷爷奶奶带到了边防,妻子打算带着孩子上一次山看看爸爸,但赶巧的是,那一天李佳的父母也从老家特地赶来看她,并且已经走在了路上。
潘振臣了解,李佳自从来到边防,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了,她经常和他讲起和父母相处的点滴。看着李佳幸福等待的样子,潘振臣突然感觉有些犹豫了,在他眼中,这个刚毕业就驻守在边防的女孩,能够经受寂寞的考验,已经足够坚强,他想把这次和亲人相聚的机会留给李佳。
潘振臣让人转告妻子先不要带女儿来山上了,并且他还告诉李佳,多和父母待一会儿,不要着急回来值班,自己会替李佳值班。后来李佳才知道潘振臣为了自己,主动舍弃了和妻女子儿团聚的机会,为此,李佳一个人偷偷地哭了很长时间,她为自己要离开边防的想法感到惭愧。
通过这件事,李佳毅然放弃了考研的念头,对于自己从事平凡的工作,她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佳在山里工作,但她的心胸却很宽广,她期盼着有一天自己靠着自己工作上的努力,会换到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上.2008年,当李佳在边防干了两年的时候,山上的平静生活突然有了一丝变化,他们这个单位要选一名干部到更远的一个哨所工作,而李佳自告奋勇地第一个报了名.
最终李佳被派往了那个被称为“五月雪”的哨所工作,五月雪哨所的得名就是因为那里常年积雪,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大雪封山期,这和李佳之前在山里工作的环境相比,生活要更加艰苦。
虽然哨所的工作条件艰苦,但李佳却并不怎么在乎,由于从事李佳这个专业的人极少,因此她在哨所的工作比以前更忙了。在哨所,踏踏实实的李佳觉得日子也挺充实,2009中俄联合军演前夕,上级要求李佳所在单位派遣一名女翻译到演习现场工作,工作勤奋努力的李佳成为了最佳人选。
然而,当李佳带着最饱满的热情到达演习场时,她却被分到了演习后方的医疗保障队工作,虽然这和她之前想像的为中俄两国高级军官担任翻译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李佳并没有感到失望。
参加2009中俄联合军演,让李佳第一次置身于激情热火朝天的演兵场,她的心情和其他参演官兵一样澎湃激动,她的血液流淌着战斗的激情,在这里的每一天对她来讲都充满着挑战。
一天,李佳的脚不慎扭伤,很多人都劝她休息,但李佳认为此刻的演习场就是战场,再大的伤情也要等到演习结束之后再说,在她身上所体现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俄军官兵都深深感动,在演习结束时,一名俄罗斯将军特意送给了李佳一份礼物。
作为国防生,李佳在大学毕业后,在边防整整工作了四年,跟一般的女孩子相比,表面上看,她的生活并不丰富多彩,但每当回忆起工作在边防的往事,李佳总会感到特别幸福,那些留下她青春和成长的地方,最终让她向理想迈进,而那段岁月也让她拥有了特别的自豪和信心。
这一天,李佳还给小雨馨唱起了曾经她在边防经常唱的歌《隐形的翅膀》,那支曾被她取名叫寂寞的歌。
后续:李佳开始了第一次约会,我们深深地祝福她:这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