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防生来到军营 且看“秀才”连长如何带兵


标签:
清华国防生连长秀才军事 |
分类: 人物篇 |
覃文强是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的国防生,四连战士对他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可谁也没有想到,书生气十足的他带兵却没什么招数。那么覃文强究竟怎样当好一位连长?这位名牌大学的国防生又将带给四连怎样的清新空气?《军事纪实》 8月30日20:03播出《“秀才”连长》,敬请收看!
清华园出来的“秀才”连长
这一天,南京军区某团训练场上,红四连战士正在进行射击训练。连长覃文强要求战士们集中精力盯住一个目标后,尽可能做到不眨眼,这也是射击课目必练的一项基本功。
训练场上,连长覃文强能说会道,怪不得战士们都管他叫“秀才”连长。除了说他有文化,还有谁要是和他讨个理,都甭想说过他的意思。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连长覃文强,今年26岁,是清华大学首批国防生,入伍已经六年。现任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红四连连长,他的带兵特点是:讲究科学方法,但很严厉。缺点是个性刚强,脾气较大。
2004年,覃文强走出了清华园,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英雄连队“硬骨头六连”当上了排长,三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红四连连长。清华大学毕业生要来当连长,四连的战士们都特高兴。
四连的战士们看到自己的连长不仅学问高,还有着一副书生模样,不用想就是好脾气,相处起来并不难,而覃文强的这些特点也曾让部队的领导担心,当一个管着百十号人,主抓军事训练的连长,覃文强行吗?
覃文强的心里清楚,作为一名国防生,虽然自己在清华大学曾参加过军事训练,而且入伍后又在硬骨头六连锻炼过,但要想真正当好一名连长恐怕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就是从那时起,覃文强就在心底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当就当一名小老虎一样的连长。
刚到连队正赶上连里备战全团的射击考核,四连考得怎么样,主抓军事训练的连长责任可不小。为了打响第一炮,覃文强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他带着连队热火朝天地一头扎到了训练场,不分晴天雨天、白天黑夜地练了起来。
射击训练时间长了难免枯燥,很快,战士们就对这个一味提高训练强度、不讲方法的连长有了新的看法,“秀才”连长提得少了,“训练疯子”这个明显带有不满情绪的绰号却在私底下传开了。
可覃文强不管这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带出一个过得硬、响当当的连队。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不久后的考核中,在全团几十个连队中,红四连的射击成绩排在了最后一名,这让覃文强的自信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么参加团里的射击考核,四连为什么垫底了呢?覃文强在仔细分析了考核成绩后发现,战士们的射击水平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全连官兵在射击场上一个个过筛子,最终找出每一名战士存在的问题。
杨宏打三号靶,可他几次操作都出现了失误,子弹没有打出去。
装弹、打开保险等一系列的操作动作并不难,可杨宏就在这个环节上动作很慢跟不上节奏,以至于指挥员下达口令时不能完成射击动作。那么杨宏为什么动作慢呢?连长覃文强思前想后,觉得有可能是自己的急躁情绪,让战士们产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
杨宏的射击问题,原因是找到了,可覃文强一时又找不到解决方法。为了快速提高四连的射击成绩,他依然采用对重点人加大训练量的方法。
从那天以后,每次训练,红四连的战士在训练中都不敢有丝毫松懈,但由于连长的简单粗暴,他们心里面和连长的距离也在一天天地拉大。
其实,战士们对覃文强最大的意见不仅是简单粗暴,还在于连长搞训练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他不仅让连队在全团的射击考核中输了面子,而且在干部考核中,连长的手枪也常有不及格的记录,这让战士们打心眼里不服气。
让红四连战士更不满意的是,覃文强当连长的第一年,在集团军的演习中,因为覃文强指挥不利,直接导致了作为蓝军的红四连丢失了阵地,这让当时为演习付出很多汗水的战士们深受打击。
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覃文强在战士心目中的威信大打折扣,但他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倒下去,因为如果真的倒下去,就再也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
覃文强突然想起读书的时候,就是因为自己不服输的个性,才让他最后考取了清华大学,而带兵也是一个道理,要让别人服气,自己就必须先强大起来。想到这里,他决心先把自己的手枪射击成绩提高上来。从此,他开始在各种场合练习据枪动作,经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功夫下得这么深,为什么手枪还是打不好呢?向连队的老兵请教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射击要领没问题,这让覃文强百思不得其解,他找到了营长,也最终找到了答案。
在营长的点拨下,覃文强很快找到了打手枪的感觉,开始枪枪命中目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突然间还领悟到,打枪和带兵也有相似的道理,自己打手枪,越想控制它却越打不好,而如果放松心态,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覃文强决定带兵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的苦练了,而要结合自身善于思考和分析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于是战士们的情绪状态成为他第一个突破的方向。就这样,覃文强的手里有了一张特殊的训练表格。
为了向战士们证明自己不再是“门外汉”,每次训练,覃文强都打头阵,在一次训练400米障碍时,由于用力过猛,覃文强的手不慎被器械划伤,但他愣是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连缝了七针,四连战士们也在这一刻里看到连长骨子里透出的坚强。打那以后,训练场上,再没有人敢小瞧秀才连长了。
而每到训练间隙,覃文强也想出各种点子来活跃训练气氛,那个曾经一脸严肃只抓训练的“秀才”连长,已经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果然,红四连在第二次参加全团射击考核时,就进入了前五名,覃文强当时在全团领导面前许下的承诺终于兑现了。而接下来,在覃文强科学合理及大强度的训练下,四连更是捷报频传。
连长指导员大比武 “秀才”连长也威武
在覃文强的带领下,红四连曾经失去的荣誉终于又被夺了回来,但覃文强心里清楚,战士们对自己的“心结”并没有完全解开,他想努力和战士们能走得近一些。
队列中第三名战士叫程庆,覃文强看到他的队列动作总比别人慢半拍,这已经是班长夏辉第三次在提醒他了。大家已经休息了,可程庆步子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所在的这个班还要再多练几次。
不远处,覃连长的目光始终在注视着程庆。眼看这个状况,覃文强决定用练习冲坡的办法帮助程庆提高步伐速度。
其实这种来回冲坡的方法,是覃文强当新兵时自己琢磨的,一次次的冲坡训练,会让战士在走队列时速度不知不觉地就会快起来。现在他开始用这种方法训练程庆。
用粉笔在地上画线,每条线之间间隔75公分,这也是覃文强在当新兵时为了练习队列想出的办法。于是在这条小路上,很多时间都留下了覃文强和程庆并肩训练的身影。
连续两个月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程庆终于克服了训练难题,开始走出了正确的步伐。而一位注重科学练兵、对战士情同兄弟的连长形象也逐渐走入到战士们的心田里。
而覃文强依然在找各种时间练习手枪射击技巧。
为了检验自己的射击能力,这天,身上有股倔劲儿的覃文强主动向五连连长和六连指导员发起了挑战,说要比试一下手枪。但在另外两个连队的战士看来,“秀才”连长覃文强根本就不是对手。
得知四连长、五连长和六连指导员要在一起比试枪法,三个连队的战士也都来了劲,本来是个不怎么正规的比武,却突然间变得气氛紧张起来,覃文强他们这些当连长当指导员的人,更是谁也不想在战士们面前丢了面子。
这一天,两个连长和一个指导员比的是手枪25米精确射击,每轮每人五发子弹,总共打三轮,最后的成绩相加决出名次。
五连连长袁猛,和他的名字一样,射击时有一股猛劲儿,当年就是因为手枪打得好,被直接保送上的军校。
六连指导员郝力,25米精度射击,平均成绩都在48环以上,也是公认的手枪射击高手。
和袁猛、郝力相比,覃文强手枪打得怎么样,这几年就没人见识过,要想在这次比武中夺冠,不光其他两个连队的战士不看好,就连四连的战士也觉得没什么盼头。果然,第一轮比赛过后,覃文强只打出了41环,排在了最后。
第二轮比赛,五连长袁猛可能是有点轻敌,又快又猛的射击却只打出了38环,覃文强顶住第一轮不利成绩的压力打出了46环,排名上升到了第二。
最后一轮比赛,两位连长和一位指导员同时上场,五连长袁猛和六连指导员郝力相继打完,各自打出了45环和42环的成绩,而覃文强却还有两发子弹没打,短暂的安静更突显了小小比武场的紧张气氛。
覃文强每一枪都打得节奏分明。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像营长说得那样,在最具有挑战的时刻,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最终覃文强在第三轮打出了48环,以总分139环环排名第一,第二名六连指导员郝力打了136环,排名第二,五连长袁猛以133环排名第三。这一刻,覃文强终于在四连的战士面前彻底挺直了腰杆。
对覃文强来说,这一刻的到来是如此地珍贵和幸福,和六年前刚来部队时相比,那一段跌倒了又爬起来的岁月,也将成为他军旅生涯中最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