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决战朱日和

(2010-08-02 09:57:40)
标签:

军事

对抗演习

朱日和

野狼

孙建

阵地前沿

军事纪实

分类: 演习篇

朱日和的狭路相逢

2008年的一天,中原某地车声隆隆、一片喧嚣,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正在集结的部队是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他们将前往1500多公里外的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这一次他们将作为红军主力参加“砺兵-2008”空地联合军事演习。而就在此时此刻,一支强悍的蓝军部队正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那么蓝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战斗实力呢?

蓝军隶属于北京军区某装甲团,是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的装甲部队之一,多次作为蓝军参加对抗演习,他们从九年前组建到现在还很少吃过败仗。而这一次,北京军区这支装甲劲旅即将迎战的却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强大对手。

红军主力部队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旅,一直有着中原“王牌劲旅”的美誉,也是一支中原“猛虎”部队。两强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砺兵-2008”空地联合军事演习,是一场跨军区实兵对抗演习,这次演习将采用无预案的自主性对抗方式,这对于从未谋面、互不了解的红蓝双方部队来说注定是一场残酷的遭遇战。

经过快速机动,红军部队迅速抵达了位于内蒙古腹地的朱日和训练基地。此时,他们与早已在此等候的蓝军,都开始进入临战状态。在战前准备阶段,双方针对性的训练也都迅即展开。

二十多天过去了,红蓝两军各自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都已蓄势待发。

     9月24日,是红蓝双方部队向演习作战地域集结的日子,这一天,部队要完成阵地的部署,并相互展开侦察与反侦察。9月25日,双方将实施攻防对抗并一决高下。

 

没有硝烟的战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机动,红军一营二连到达了集结点,官兵们随即开始布设野外营地。

由于已经进入到了演习对抗阶段,官兵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营地刚刚布设完毕,红军二连连长吕亚洲就带领战士们,开始了连队进攻战术的演练。

面对红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作为守方的蓝军则是精心布局。这一天中午,蓝军装甲二营营长孙建和来到所属五连防守的阵地上。

二营在这次演习中要担负蓝军左侧的防守,其中五连的任务是前出打击敌人,而后引诱对方一路追击进入伏击圈。然而在这样精心的设计之下,红军部队是否会钻进这个圈套之中呢?

傍晚时分,在一个无名高地上,蓝军总指挥苏荣召集营以上指挥员,对作战任务做出了更为细化的部署。

商讨完作战部署,蓝军营长孙建和并没有休息,而是走上了阵地,战斗明天就要打响,他要确保自己的防御阵地不能有任何疏漏。就在这时,一个哨兵从远处快速跑了过来,孙建和立即将其拦下。

由于这次自主性对抗演习,红蓝两军都要靠侦察手段来获取对方情报,战斗虽然还未打响,但侦察与反侦察的对抗早已悄然展开。面对营长的突击问话,这名哨兵刚才的表现,显然不符合保密要求。口令是确认己方部队的依据,而一旦口令泄露,很容易让对方侦察人员混入自己部队的阵地。

经历多次对抗演习的蓝军营长孙建和具备极强的反侦察能力,而紧接着发生的事情更加让孙建和意识到对方侦察人员已经开始行动了。

蓝军坦克六连连长向孙建和报告,哨兵刚刚拦截了一辆闯入蓝军阵地的可疑车辆。

根据演习规则,插黄旗的车辆应该是导演部的车辆,然而作为防守这块阵地的指挥员,孙建和并没有接到任何导演部车辆要进入阵地的通知,那么这里面是不是另有玄机呢?

虽然被扣押车辆上的确插着导演部的黄旗和标识,但神秘车辆在深夜悄悄进入,车里的人又没有任何的身份证明,难道真像他们自己所说来找掉在这里的装备这么简单吗?孙建和把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了蓝军总指挥苏荣。

孙建和随即将蓝军最高指挥官“六亲不认”的命令,传达给可疑人员,表示对方如果不尽快证明身份,马上扣押他们。

无奈之下,这几个人被迫交出了自己的证件。结果证明神秘车辆上的人就是红军派出的侦察小组。

虽然红军部队的伪装侦察被蓝军识破,但红军的这次侦察行动还是触动了蓝军敏感的神经。半小时后,蓝军开始重新对防区进行部署。

距离第二天战斗打响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红蓝两军阵地上的气氛都变得愈发紧张起来。尽管红军一支侦查小组已经被蓝军识破,但红军部队依然下决心要了解一些蓝军的一线部署情报。于是深夜时分,一队红军官兵登上运输车,悄悄向草原深处驶去。驾驶室里坐着的正是红军侦察连长黄军,那么他们的目的地又是哪里呢?

原来这是红军的又一支侦察小分队,这辆运输车在距离蓝军前沿阵地大约5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红军侦察兵以三人一组, 开始徒步向蓝方阵地渗透。红军侦察兵们都非常谨慎,几个小时前发生的情况,已经表明蓝军对红军的侦察行动高度警觉起来。

下午的时候,红军曾派出一个侦察小组,在阵地前沿接收无人侦察机传回来的视频信号,他们根据视频图像可以了解蓝军兵力部署和机动的情况。但接收信号不久,图像明显受到干扰,并最终失去显示。红军判定,这极有可能是蓝军动用了电磁干扰设备使无人侦察机上的视频装置失效,而在晚上,红军采取伪装成导演部车辆的侦察也被蓝军识破。

距离战斗正式打响已经不足七个小时,红军的侦察依然没有太大的收获,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焦急。似乎红军的侦察只有依靠这些徒步渗透到蓝军阵地的侦察兵了。

夜晚漆黑一片,不通过语言交流,侦察兵该怎样相互协同呢?

对于侦察兵来说,在深夜,他们要用声响来相互沟通。班长王刚是通过模拟鸟的鸣叫声来下达命令的。而其他两名侦察员也要通过声响进行回应。两个小时以后,这一组的侦察兵到达了蓝军阵地。

由于演习地域属于荒漠草原地貌,地面上没有任何的遮蔽物。而红军侦察小组的任务是要在观察点上进行长时间潜伏和观察,因此构筑地下掩体是极为重要的步骤。完成掩体构筑再经过伪装,红军的侦察开始发挥作用。

9月25日凌晨四点多钟,距离战斗打响仅剩下5个小时了。王刚带领的侦察小组发现,在远处的一块坡地上,蓝军战士正迅速登上两辆运输车,他们要去做什么呢?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蓝军的车辆竟然直接朝自己这个方向开了过来,难道是侦察行动被敌人发现了吗?三名侦察员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蓝军车辆越开越近,距离警戒掩体只有五十多米的距离了。然而就在这时,蓝军车辆突然开始转弯,向东南方向驶去,侦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并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红军指挥部。

原来,红军侦察兵刚才发现的两辆蓝军运输车,是运送士兵到阵地前沿布设雷场的。蓝军考虑到如果在白天布设雷场,容易被红军侦察发现,对方可以提前准备针对性的破障手段,或干脆改变进攻路线,所以蓝军负责防守这块阵地的二营营长孙建和专门选在这个时间布设雷场,但他并不知道布设雷场的情况还是被红军摸清楚了。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草原上的日出绚丽夺目。而红军阵地上,官兵们却无暇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在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决战朱日和    

演习终于要正式打响了,在此之前蓝军已精心设计了引诱红军进入伏击圈的作战方案,而红军的侦察行动也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真正的攻防较量将是怎样的结果呢?

2008年9月25日,“砺兵—2008”空地联合军事演习进入到了战斗实施阶段。这一天,红军济南军区某轻型机械化步兵旅,和蓝军北京军区某装甲团就要在这里一决高低。作为进攻一方的红军,目标就是要突破蓝军防线,抢占对方核心阵地;而作为防守一方的蓝军,则要全力固守,确保本方核心阵地的安全。

蓝军阵地上,大战之前的寂静令人窒息。离预定演习打响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蓝军总指挥苏荣却还在前方阵地查看防御部署情况。

为了避免红军通过侦察发现本方作战意图,蓝军的坦克编队居然在这个时候又一次调整了阵地的防御部署。同一时间,在红军部队也是一片忙碌,装甲步兵一营是红军左翼的主攻部队,营长鄢庆国开始调集部队,准备向蓝军前沿阵地进发。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时营连之间的通信却出了问题。

修阳、亚洲都是一营所属连队的代号,但是通过电台呼叫却都没有反应,鄢庆国马上意识到他们已经遭到蓝军的电磁干扰。虽然双方部队还未谋面,可实际上红蓝两军的交锋已经开始。蓝军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的装甲部队之一,拥有十分先进的电磁干扰设备。

在战场上,通信系统就好像是人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大脑就无法指挥肢体行动。眼下红军正遭到这样的威胁,情况万分危急,营长鄢庆国马上想尽办法恢复通信。

仅仅过了不到10分钟,红军一营的通信就恢复了正常。但此时鄢庆国并不知道,一营的通信之所以能迅速恢复,除了他们刚才采取的应急措施,还有其他的原因。就在一营遭受蓝军电磁干扰的时候,红军部队的后方,一支神秘部队正在紧张作业。

原来,这是红军采用的电子佯动手段,而这里是个假指挥所,其目的就在于把蓝军的电子干扰力量吸引过来。而这个招数也使真正的红军指挥通信系统,顺利实现了“金蝉脱壳”。

随着通信的及时恢复,上午九时四十分,在规定的演习时间,红方开始发起进攻。而此时,蓝军前沿阵地的机动防御分队,也开始采取袭扰行动。

野狼行动是这次蓝军作战行动的代号,这次演习蓝军设计了六个野狼从一号到六号的行动代号,它分别代表蓝军可能要实施的六个大的作战行动。

狼以凶狠和团结著称,它们敢于对数倍于己的对手发起攻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蓝军才以“野狼”作为自己的行动代号。而正在实施的野狼一号行动,是用陆航部队和前沿坦克分队实施的袭扰行动。

面对蓝军的阻击,红军指挥所发出命令,由空军航空兵的战斗机第一波次对蓝军前沿阵地实施打击,随后,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实施第二波次的打击。受到红军轮番的强力攻击,蓝军开始逐渐从前沿阵地后撤。

“阳泉”是蓝军坦克五连的代号,早在一天前,蓝军已经做过这样的部署。此时五连正在按照预定方案展开行动。

野狼二号是蓝军实施的设障和反破障行动。就在几个小时之前,蓝军在坦克二营的阵地前方布设了雷场。但是布设雷场时被红军侦察兵发现,所以此时红军前沿部队已开始破障,而蓝军的野狼二号行动却对此早有准备。蓝军六连进行火力掩护,五连沿预留通路撤回,在击退了红军的破障分队后,配属六连的204工程车携带地雷前出封闭五连撤回的通路。

时间十分紧迫,五连坦克刚刚从通路口撤回,204工程车全车载员就迅速下车开始布雷。

蓝军将通路封闭之后,由坦克二营驻守的蓝军左翼防守区域,红军的进攻速度明显放缓。而在蓝军右翼防守阵地,红军的进攻势头却异常迅猛,这时红军一营决心要夺占蓝军右翼的重要阵地7号高地,而7号高地在蓝军右翼防守最为密集的地带,前面还有三个重要高地作为战略屏障。

此时,另一侧的阵地上,负责蓝军左翼防御的部队实施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反击行动。

野狼三号行动,是要在蓝军左翼实施对红军部队这一区域进攻梯队的伏击围歼。

野狼三号被蓝军总指挥苏荣称为断腰打头的反击行动。之前蓝军五连诱敌深入,六连以前击之势,一连九连以侧击之势对红军进攻梯队进行打击,当红军前沿攻击一梯队被蓝军诱至阵地内后,两个连的兵力高速穿插,将红军进攻梯队拦腰斩断,并立即对红军进攻一梯队进行合围打击,红军第二梯队进攻也受到阻止。

蓝军野狼三号行动果然让左翼刚刚突破雷场的红军进攻部队措手不及,受到重创。这一情况让右翼进攻的红军一营官兵们很是焦急,他们这一侧的进攻如果再没有大的进展,整个战场对红军而言将十分不利。这时一营已推进至7号高地前沿,7号高地作为蓝军右翼阵地的制高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时间紧迫,如果不能拿下七号高地,红军就无法向蓝军纵深实施攻击。对于红军营长鄢庆国来说,战斗已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

“英雄”是一营所有战斗人员的通用呼号,这一命令的下达,意味着全营步战车的载员,都要下车战斗,这也意味着对七号高地的总攻开始了。

随着全营载员下车,用反坦克火器和爆破手段实施围攻战术,7号高地前沿的蓝军坦克和装甲车的火力受到很大牵制。而此时位于后侧的红军坦克抓住有利战机,迅速出击。

先用步战车冲击,再用步兵缠斗,然后坦克前出,这是红军针对蓝军坦克火力强,射程远而专门设计的战法。这一战法果然有效,蓝军开始连续遭受损失。

这时,红军二连九班和四班都已抵近至7号高地下方,就在两个班准备向7号高地发起冲锋时,一个巨大的威胁却在悄然出现,这时一辆蓝军装甲车正从右侧谷地前出,而一旦这辆装甲车绕到九班的侧后方,将和高地上的蓝军坦克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蓝军装甲车遇到火力攻击,只得退回到谷地中,而高地上的蓝军坦克也被红军四班摧毁。这时,攻占7号高地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

在四班和九班的联手冲击下,两分钟之后,红军的旗帜终于飘扬在了7号高地之上。红军的左翼攻击群由此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同一时间,红军的空降部队也开始行动,红军运输机采取人机同降的方式,也就是装甲运兵车和空降兵从同一辆飞机上实施空降,将部队投送到蓝军纵深阵地。

然而,就在红军空降部队完成编队,准备展开地面进攻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蓝军的大批坦克已经向空投地域围拢了过来。原来,蓝军在战前已经对红军可能的空降地域进行了战场设计,一旦对手实施空降,蓝军第一时间就能组织部队进行合围。

虽然红军空降兵的步战车速度很快,但由于蓝军准备充分,及时截断了通路,大部分空降兵都被困在蓝军包围圈里,蓝军又一次伏击成功。

    战至14时30分,红蓝两军最终形成这样的态势:蓝军左翼防御阵地顶住了红军的进攻,右翼阵地则陆续被红军攻破,最终右翼制高点7号高地被红军占领。而蓝军在纵深阵地粉碎了红军的空降企图,保住了后方指挥所。

至此,演习结束,红蓝两军互有优势、胜负难分。其实,相比于演习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激烈对抗演习当中,两支精锐部队都得到了充分的砺练,自主性对抗的演习模式,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而这正是中国军队保证在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