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能炮手李国文

(2010-05-13 14:20:13)
标签:

李国文

炮手

多能

军事纪实

分类: 人物篇

 多能炮手李国文

他驾驭的是威猛的自行火炮,但数十斤的炮弹曾让他无力装填。模拟器上的熟练操作也让他在实装训练中遇到难题。一名大学生士兵最终怎样通过努力成为炮手中的精兵?《军事纪实》5月13日20:03播出《多能炮手李国文》,敬请收看!

 

这是前不久《军事纪实》栏目记者在沈阳军区某炮兵旅采访时碰到的一件事,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新型自行火炮的训练,通常自行火炮的操作需要四个人紧密协同,他们是驾驶员、瞄准手、装填手和炮长。

但此时,出现在自行火炮上的只有一名战士。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他就独自完成了需要四个人才能完成的操作。

这名“以一当四”的优秀炮手叫李国文,现在是三连的见习排长,此前他和自行火炮打交道已经有五年时间。像他这样一个人可以完成所有操炮动作的战士被称为“多能炮手”。而除了具备“多能炮手”的本领,李国文利用电脑制作自行火炮关键部位3D模型的技术,则是独此一家了。

一名普通的士兵为什么能够对自行火炮这么精通?大学生入伍的李国文学习新装备还有哪些窍门呢?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大学生参军入伍

2005年,22岁的李国文以地方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参军入伍,刚到三连,他就对自己将要操作的自行火炮兴趣十足,并且定下了当一名“多能炮手”的目标。

自行火炮是将火炮和运载车辆构成一体的火炮,它的越野性能良好,机动能力较强,能够突破地形限制,为战场提供不间断的炮火支援。

一般情况下,每一门自行火炮配备四名战斗员,炮长负责测算目标距离、射击角度等数据,指挥全炮的战斗。驾驶员负责自行火炮的行进,瞄准手担负瞄准目标和击发的任务。装填手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炮弹装入炮膛。

无论哪个岗位,要想操作如此庞大的钢铁装备都需要有一把子力气。但李国文由于入伍前缺乏锻炼,所以身体素质并不好。刚上炮时,他甚至无法把沉重的炮弹装填进炮膛。

考虑到李国文是大学生士兵,为了发挥他学习劲头足、理解能力强的优势,连队干部安排他学习以数据计算为主的炮长专业。

然而测算火炮数据并不是李国文的强项,他是吉林艺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刚进连队,李国文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无论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身体素质上,都和优秀炮手有着很大的差距。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前方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

炮兵的数据计算所用到的数学公式经常是一个套一个,非常复杂。而计算准确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炮长就必须在计算速度上下功夫。

李国文拜老兵为师,仔细请教计算的窍门,而他自己也每天拿着炮长专业的计算盘练习各种计算技巧,每天他都要摆弄这样的计算盘近十个小时。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块通常能用上好几年的计算盘李国文竟然用坏了两块。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中,他的计算能力进步飞快。

部队组织新兵进行第一次实弹考核时,李国文是所有新兵炮长中计算最快的。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炮弹正中目标,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

李国文一开始定下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多能炮手”,在学习炮长专业之后,他开始参加瞄准手的训练。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一年半创出新纪录

在瞄准手训练中,找准手上的感觉是一个难题。当得到射击数据后,瞄准手要摇动火炮的方向机进行瞄准,速度不但要快,而且应该一步到位,以减少反复修正所耗费的时间。

一开始,瞄准手岗位的基础训练是在模拟器上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指挥员通过电脑可以了解每名瞄准手的作业情况。

为了找到最基本的瞄准感觉,李国文在模拟器上的训练同样非常刻苦。这种在模拟器上不断练习摇动方向机的动作,很快就会让人的胳膊感到酸痛。训练结束时,李国文练胳膊都举不起来。

瞄准训练的内容、方法几乎每天都一样。时间一长,李国文有些急不可耐。渐渐地他觉得当初的梦想突然变得遥遥无期,他说:“当时心里特别郁闷,我的目的是什么,学个多能炮手,多能炮手要多厉害,给自己定的目标比较高,导致的心理压力比较重。最后反而在这个压力中自己给自己压垮了。”

李国文在模拟器上的训练结束后,转入实装训练,这时他突然发现,实际火炮的转向机比模拟器沉了很多。由于臂力不足,调炮时他总别人慢半拍,严重影响了训练成绩。

举炮弹训练是炮兵练臂力的传统方法,虽然一枚炮弹重达十几公斤,但是很多战友都能在一分钟内轻松举起二十多次,可李国文的臂力不足,举了十次左右就达到极限。为了缩短和战友们的差距,李国文给自己定下了每天举五十次的目标。

从举十几次到举五十次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往往举不到一半的数量,李国文的胳膊就不听使唤了。但是他一直咬牙坚持到最后,举不够数量绝不松手。

这样的训练,李国文整整坚持了两个月,每次训练完,筋疲力尽的他早就已经没有力气稳稳放下炮弹,他的手指都不知道被沉重的炮弹砸伤过多少次,虽然过大的训练强度并不科学,但李国文坚信,艰苦的付出必然会获得回报。

通过艰苦的训练,李国文的臂力果然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很多。在操作火炮时,他摇动方向机的速度明显加快。从听到射击数据到完成瞄准,他的操作速度甚至超过了很多老兵的最好成绩。最终他拥有了过硬的瞄准技术。

凭借顽强的意志,李国文又接连通过了装填和驾驶两个专业的学习和考验。

从入伍时的一张白纸,到完全掌握全炮四个专业,成为“多能炮手”,大多数人要用四年的时间,而李国文仅仅用了一年半,这是炮兵旅的一个新纪录。

经过了比常人更加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李国文不但掌握了过硬的多能技术,而且他比普通的“多能炮手”更加强悍。

一名“多能炮手”完成全部战斗准备需要两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内,炮手首先要解脱对炮管的固定,而后进入炮长位置计算瞄准数据;第三步是调炮,瞄准目标;最后将炮弹装入炮膛,开火。

而李国文做完这所有的工作仅用一分钟,这比大多数“多能炮手”整整快了一倍。在李国文骄人成绩的背后,他付出的艰辛不知比其他战友多了多少倍。

他终于实现了“多能炮手”的梦想。而随着某新型自行火炮的到来,李国文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大学生士兵的作用

新型的自行火炮与李国文熟悉的旧装备有很大不同,它是一种拥有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自行火炮系统。炮手们只需按下几个按钮,新型自行火炮就能自动完成从测算数据到调炮瞄准、装填炮弹的所有射击准备。如此高科技的装备对李国文的诱惑太大了。

和原有装备相比,高度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虽然让操作更为简便快速,但也带来了更深奥的科学原理。炮手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去适应它。

李国文学习装备的方法一开始就和别人有很大的区别。当战友们在学习操作技巧时,他却抱来了一大堆的参考资料,研究起新装备的工作原理。他经常在炮塔里一坐就是一天。在很多战友看来,这和实际操作没什么关系。

战士王朝说:“我觉得这么做没什么用,浪费时间,如果有那个时间多熟悉套路,多按一按,给自己增加熟练感,在操作方面会更加熟练,快一些。他拿着炮书,就在火炮上按一下翻一页,按一下翻一页,就在那儿慢慢研究,并且有时候还问我们这是干什么的,其实我们也不懂。”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没过多久,李国文就用这种看上去“文绉绉”的方式把新型装备摸得非常透彻。由于他对新型装备有着更深刻理解,操作的时候比只重视实践的战友们更加灵活。

新型自行火炮系统需要炮手具备新的思维方式。相比原有装备的纯手动操作,新装备的射击数据都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自动化信号。很多战友对这种抽象的转变弄得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让战友们明白自己所摸索出的新装备工作原理,李国文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为大家进行最直观的分析。

李国文:“我学的影视广告专业,主要是艺术设计,像平面、三维、动画这些方面是咱们的主要专业,你跟他讲原理的时候他不懂,但是咱们做成三维的你看什么角度都可以。很多战友能彻彻底底的消除自己的疑问。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带着一些文化知识走进军营的,我们既然有这个东西,我们就应该跟身边的战友教一点,一个让他们的成绩上去。”

李国文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他所制作的3D模型不但能够全方位旋转,而且甚至精细到所有零件都能随意拆分,这对深刻理解新装备非常有用。李国文独具匠心的设计让抽象的思维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很多战友们的困惑随之迎刃而解。新型装备在李国文和战友们的努力下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

在不久前的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中,李国文和战友们用原有和新型的两种自行火炮射击都打出了全部命中的好成绩。

他们不但保持着原有装备的战斗力,而且让新装备迅速发挥了作用。对于炮兵旅来说,这简直是如虎添翼。由于李国文为新装备形成战斗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被部队从一名普通士官破格提升为军官。

这就是李国文,他用自己的毅力从一名大学毕业生以飞快的速度转变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他用自己的知识让新装备的新观念深入人心,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溶入到部队的建设中。大学生士兵所起的关键作用必将使部队战斗力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多能炮手李国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