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2010-02-05 15:24:34)
标签:

南京军区

军港

演练

红蓝军

军事纪实

军事

分类: 演习篇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已经打响,船艇大队要在两小时内把增援部队运送到红军前线,空中蓝军飞机袭扰,水面狂风巨浪威胁,船上险情意外不断,突发情况接踵而至,船艇大队怎样进行应急处置?时间被一再耽搁,他们最终能否按时到达战斗地域?《军事纪实》2月8日20:03播出《夺秒硝烟前》,敬请收看!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军港响起空袭警报

2009年7月的一天傍晚,一阵急促的空袭警报声突然在南京军区某军港响起,所有人立即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尽管训练有素的战士们迅速作好战斗准备,所有船艇和正在装载的军事物资也很快隐蔽到位,但是,空袭警报来得如此突然,还是让官兵们措手不及。

原来,一场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将于第二天展开,这里是参加此次军事行动的红军官兵,他们正在利用傍晚的时间争分夺秒将装备和弹药装载上船,为第二天早晨展开的实兵对抗演练提前作好准备。然而,他们没有料到,演练要到第二天才会正式开始,导演部却提前一天就给他们出了一个“敌”机前来空袭的情况,更让官兵们意外的是,袭击侵扰的地点甚至纵深到了红军后方的军港。

他叫方荣松,是这支船艇大队的大队长,航海经历三十年。担任此次军事行动船艇编队的总指挥。

防空警报持续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这个短暂的插曲还是延误了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装载工作。警报解除之后,红军部队一边加强空中警戒,一边加快了装载装备和武器弹药的速度。

船艇大队大队长方荣松一边指挥装载工作,一边快速转动着大脑,揣摩导演部为何给他们设计出刚才这次不同寻常的空袭。他很快意识到,刚刚发生的一切并不像是干扰红军战斗部署这么简单,也许这是一个暗示,或者说是提醒,提醒船艇大队,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将会受到挑战,说不定还会有更加猝不及防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

从开始准备这次演练到现在,时间问题一直是困扰方荣松的最大难题。按照方案,红蓝对抗演练将于次日早晨在蓝军的前沿阵地正式打响,与此同时,船艇大队要把红军的第二梯队装上船前去增援。任务的难点是,船艇大队必须将红军第二梯队战斗人员和今天装载的装备全部准时送抵蓝军前沿阵地。

方荣松他们面对的难题,来自于海上变幻莫测的复杂海况。从人员上船的海滩到蓝军阵地将有50海里的航程要走,而这50海里的航程,留给他们的航行时间却只有两个小时。在这仅有的两个小时中,还包括了第二梯队所有人员上船所必须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耽搁,都有可能导致船艇编队不能准时到达蓝军岸滩,这才是方荣松一直担心时间不够的原因。

作为一支常年担负战斗保障任务的船艇编队来说,船艇的技术状况是他们日常保养的重点,而不间断的航行训练更让编队官兵的战斗素质日益增强,因此这两样没有一样让方荣松担心。但唯独海上变化多端的天气和复杂的海况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更让方荣松不敢大意的,还有那些随处游弋的渔船和遍撒的渔网,也将成为编队航行的隐患。

然而,除了这些之外,从刚刚解除的空袭警报就能看出,这支以往只担负保障任务的船艇大队,这一次也将参与战斗,这就意味着更加复杂的情况也许会不期而至,让他们猝不及防。

贻误战机是兵家的大忌,负责整个船艇编队指挥的方荣松坐不住了,当晚,他迅速召集人员,立即召开临时作战会议,对第二天航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再进行一次周密的研究。

红军指挥员和船艇大队指挥员最终联合商议决定:为有效防范蓝军再次来袭,保证顺利起航,必须秘密改换第二天人员上船的地点,装载时间定为早上的八点四十七分。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船艇编队风浪中前行

第二天清晨,当山巅的云雾还未退去,红军第二梯队官兵在约定上船的海湾早已集结完毕,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等待扑向蓝军阵地的号角吹响。

八点四十三分,船艇大队负责运送兵员的船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云雾弥漫的大海上他们迅速调整编队队形,靠近岸滩,八点四十七分,所有船艇准时赶到了战斗人员装载的这个港湾。

然而,对于这种船艇来说,在沙滩装载与码头装载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码头装载可以在船艇前大门打开时,顺势将大门平稳地搭在码头的水泥平台上,随后人员车辆便可以如履平地般轻松出入船艇与码头;但与码头坚硬平实的水泥平台不同,海平面下是具有一定坡度的松软沙滩,装载时船艇的前大门就搭在这样的沙滩上。为了避免红军官兵涉水上船,每艘船艇都尽量开上沙滩停泊,而这样却让船艇面临了很大的风险。

所谓“横滩”,是指船艇搁浅在沙滩上,一旦船艇产生横滩的结果,就意味着这艘船艇无法在短时间内返回大海执行任务,必须退出船艇编队。而为了让红军官兵抓紧每一秒的时间,尽快完成装载,船艇编队的每艘船艇都默默承担下了横滩的风险,慢慢向沙滩上驶了过去。正是由于船艇停泊到位,红军官兵在十五分钟内便完成了全部装载。随即,船艇迅速退滩,向大海驶去。

就在此时,负责指挥船艇编队的陆上基本指挥所,却传来一个令人担心的消息:气象台发布蓝色预警信号,一个热带低压已经形成,并正在向船艇编队经过的海域悄悄逼近,预计短时间内将会形成新的台风。

然而,热带气压形成的乌云已经挂上了天边,海上的风浪也越来越急,就连船体也随着海浪摇晃得更加厉害。大台风什么时候来,谁都说不准,可船艇编队至少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航程才能到达红蓝双方交火的蓝军阵地。此时,红军第一梯队官兵早已登上蓝军前沿阵地,战斗已经打响,也就是说,船上的第二梯队官兵,必须抢在台风到来之前抵达蓝军阵地,才能在第一梯队红军挺进纵深时及时增援上去。

在航海兵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形象地说出了辽阔海天壮美背后的潜在危险,而台风的到来必定会在海面卷起更大的波澜。此时的天边,低压云层已经堆积得越来越厚,在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官兵们必须与时间赛跑。

一路上,船艇编队争分夺秒加紧开进,为的是一定要完成准时抵达蓝方前沿阵地的任务。然而,就在他们距离蓝军前沿阵地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时,编队中,五号艇的航速却突然降了下来,那么五号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船艇“心脏”突然熄火

五号艇机电长丁铮:“报告艇指,我艇主机转速突然降低,请求远程支援。”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正常的我们主机转数是1千转,当时突然出现一个情况,主机转数往下掉,急速的往下掉,掉到了400转左右,整个主机反应,离它的实际功放差了一个相当大的情况。当时发现这个情况以后我整个人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我想完蛋了。”

作为编队五号艇的机电长,丁铮熟悉机电舱内的任何一个部件,要在往常的训练中,机电舱内绝大多数出现的问题他都能够灵活处理。然而,这一天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仔细检查每个部件,因为耽误分秒的时间,都会给整个编队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消息对于船艇编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多,这都预示着台风即将到来。而此时距离蓝军阵地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航程,五号艇却在这个关键时候出现了转速降低的情况。如果时间拖延下去,无疑处在编队中间偏后位置的五号艇,会直接导致后面的船艇无法提高航速,进而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编队的前进速度。没有二话,必须尽快解决问题。

丁铮介绍说:“当时后指(后方装备指挥所)提供的两套方案,第一套解决油路问题,第二套解决空气问题。我们通过排查,这两个方案都没有解决问题。”丁铮所说的后方装备指挥所,是演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整个编队所有船艇机械装备的故障修理,可谓是船艇修理的行家,但刚刚他们提供了两套解决方案,都没有让五号艇的转速恢复正常,相反,一个更加可怕的情况开始出现了——主机熄火了。

丁铮不敢继续多想,作为船艇的“心脏”,他这个机电长有义务尽快查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可是越急他就越查不出问题所在。

此时整个船艇编队的速度已经几近停滞,可他们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到达蓝军阵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后装指挥所的两套方案都没有奏效,那么方荣松在基本指挥所传回五号艇的这第三套方案,能够解决问题吗?

经过检修机电舱内的电路,终于把故障排除了。故障排除后的编队五号艇,立即重新恢复了活力,加足马力向前开去。

与此同时,在蓝军防御阵地前沿,红军部队的第一梯队负责破除障碍的战斗员正在艰难地跟蓝军官兵展开厮杀,并很快撕开了一道口子,只等待红军后续第二梯队战斗人员到达后,直接对蓝军纵深地域发起攻击。

上午十时四十七分,装载红军第二梯队的船艇准时靠近蓝军阵地,官兵们迅速冲上岸滩,与第一梯队汇合,向蓝军纵深地域发起了猛攻。

正是由于船艇编队的准时到达,为红军进攻部队争夺了战机。而他们抵达蓝军前沿阵地时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很快为第二梯队官兵建立登上海滩的快速通道,让参演红军官兵尽量少涉水,实现了快速卸载,尽快形成了战斗力,成为攻打蓝军纵深区域的重要补充力量。

此时,完成卸载任务的船艇编队官兵们,仿佛卸去了一路上压在心头的重担,终于可以安心地退滩返航了。

返程途中,船艇编队接到了此次军事行动导演部发来的演练意见:此前“敌”机袭扰的空袭警报和编队五号艇出现主机故障,都是导演部专门为考察船艇大队特意作出的安排,而他们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让导演部感到十分满意。

在红蓝双方的激烈角逐中,这场实兵对抗性质的军事行动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一路保障红军部队的船艇大队,也接受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考验。这次争分夺秒顶风破浪的战斗经历,足以让每一个船艇上的官兵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他们在演练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险、沉着守时的战斗作风,也足以证明他们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军事保障力量。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舰艇编队火速海运战士“上前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