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2009》第14集:战略远航

标签:
军事纪实大阅兵军事 |
分类: 推荐篇 |
轰炸机、歼击机和空中加油机,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空军战略远航的完美前景,构筑起人民解放军捍卫领土主权、保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战略打击力量。
然而,作为国庆阅兵空中梯队中惟一一个多种机型混合编队的飞行梯队,他们在飞行训练中遇上了一个又一个始料不及的难题,甚至与空中险情擦肩而过……最终,他们实现了完美飞行。央视七套《军事纪实》10月19日20:03播出《大阅兵·2009》第14集《战略远航》,敬请收看!
2009年5月的一天,华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油-6空中加油机从数千公里外转场来到这里。
“轰油-6”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空中加油机,曾在1999年国庆阅兵中首次亮相。时隔十年之后的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轰油-6将同歼-8、歼-10战斗机组成加受油机梯队,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一支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航空兵部队。
在现代战争中,空中加油机是专门用来在飞行过程中对其他作战飞机补充燃油的飞机。它可以使作战飞机增长航程,延长滞空时间,增加有效载重,被誉为空中作战力量的倍增器。纵观世界各主要空军强国,空中加油机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装备。
参加国庆六十年阅兵的轰油-6飞行机组,来自中国空军第一支空中加油机部队。自部队组建以来,他们通过刻苦训练,先后完成了对歼-8、歼-1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常规课目训练,进而又掌握了在远方海域进行空中加油的高难度技术,每个飞行员都具有过硬的驾驶技能。
然而,阅兵指挥部对受阅空中梯队的编队飞行提出特殊要求,其中,加受油机梯队分为2个中队,第一中队由1架轰油-6同2架歼-8组成,第二中队由1架轰油-6和2架歼-10组成,是12个受阅空中梯队中惟一由三种机型混合编组的梯队。由于三种飞机在各自性能上有着很大差异,因此给训练和编队造成很大难度。
刘殿君
我飞行了四千个小时,飞了四个机种,还从来没有像阅兵,也从来没有像这次阅兵压力这么大。
但是对于加受油机梯队的飞行员们来说,真正的考验还不仅仅是混合编组带来的难度。在整个阅兵飞行过程中,为了让观众能够看清空中加油机与受油战斗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受阅飞行还必须始终保持在“预加油状态”,这一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风险。
5月的一天,加受油机梯队正在进行首次编队飞行,谁也没有想到,一次风险已悄然来临。
空中加油机的输油管安装在机翼下方的吊舱里,通过飞行员的操作,长达14米的输油管可以自由伸缩。空中加油时,战斗机从加油机后方向前靠拢,直到战机前端的受油口与加油机输油管末端的锥套相距两米时,就进入了“预加油状态”。随后,两架飞机保持等速飞行,受油口与锥套相对接,就可以进行加油了。
这看似十分流畅的空中加油过程,其实隐含着巨大风险。两架飞机在进行空中加油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撞上锥套,甚至是飞机相撞的事故,因此空中加油又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之吻”。
贾
(如果)锥套打到我们飞机,要是严重的话可能会使我们的雷达罩破裂,然后受气流吹的话,可能飞机的蒙皮会撕裂都有可能。
而在那天的飞行训练中,加油机输油管的锥套就险些打在战斗机的机头上。
贾
收油门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必须向前推杆,降低飞机高度,然后取出高度差来,防止我们这个飞机和锥套撞在一起。
由于战斗机迅速降低了飞行高度,一次空中险情被化解了。但这次险情的发生,也让这些飞行高手们感到有些困惑。因为即使在以往风险程度更高的远海空中加油中,他们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乔
在整个梯队里头,编的队形(距离)最小的,也是我们这个梯队,别的梯队最小的距离是五米,我们的距离是两米,我说的这个两米,还不是正常概念的两米,是特殊情况下的两米。
乔军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庆阅兵中,加受油机梯队必须全过程保持“预加油状态”,这也就是说,战斗机受油口一直要同加油机输油管的锥套保持间隔两米。而在通常的空中加油中,战斗机一旦进入预加油状态后,就会迅速与加油机完成对接。
乔
你想想,这个加油锥套这么大一个,70公分直径的一个锥套,在空中不停地晃动,势必(给)坐在座舱里头的飞行员,这个视线非常大地受到它的干扰。
国庆阅兵的编队飞行要求,使加受油机梯队面临新的难题。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飞行员们迎难而上,开始了针对性训练。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输油管的晃动,空中加油机飞行机组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飞行标准。每一次修正飞行航向时,尽量以精细的微调动作来操纵一架数十吨重的飞机。飞行员们把这种训练比作“空中绣花”。
范者胜
操纵动作一定要柔和,非常精细,精细到1度航向,油门精细到50转,50转就是我们仪表最小的显示间隔。动作量不能大,比如说转弯,机动动作保持坡度,最多不能超过1度的误差。
与此同时,歼击机飞行员也根据新要求,以“准确保持预加油状态”为重点,开展了极富挑战性的适应性训练。
很快,加受油机梯队的飞行训练有了起色,编队配合也日渐默契。在华北大地的万里蓝天上,庞大的空中加油机与灵巧的战斗机以完美的空中加油队形,一次次划破长空,翱翔云天。
然而不久以后,在受阅空中梯队进行的第一次合练中,加受油机梯队却再一次遭遇意外挫折。
在这次合练中,12个受阅飞行梯队按照受阅顺序,依次进入阅兵基准航线。加受油机梯队是紧随轰炸机梯队之后的一个梯队,就在他们刚刚进入基准航线时,梯队中的几架飞机突然感受到了一阵强烈颠簸,飞行姿态随即被全部打乱,甚至连飞机的操纵系统也出现了异常。
乔
你飞机的驾驶杆、舵都属于在失效状态,基本属于失效状态。比如说飞机产生了这个坡度,产生向右的坡度,你想向左压杆,改平坡度,飞机是不听招呼的。
对于以间隔2米的超近距离进行飞行的加受油机梯队来说,飞行操纵系统哪怕出现一秒钟的失灵,也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威胁。
贾
如果这时候你说危险接近了,或者什么的,都没法处置的。
那么,编队飞行已经十分默契的加受油机梯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险情呢?
早在制定受阅空中梯队的编队方案时,阅兵指挥部就严格规定了各梯队之间、每个梯队各中队之间的飞行高度差,使12个空中梯队由低到高呈梯次形排列。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两个梯队发生空中碰撞事故外,更为重要的是防止后面的梯队进入前一梯队的飞行尾流区。
飞行尾流,是在飞行中飞机机体与空气高速摩擦而产生的旋涡状气流。尾流区的大小因飞机机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尾流的延续时间将近二十多秒钟。与普通气流对飞机的影响不同,飞机一旦进入尾流区,除了飞行姿态难以保持,飞机的操纵性能也会急骤下降,甚至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
刘殿君
尾流会造成比如说发动机停车,空气动力发生变化,变化了以后,可能飞机造成倾斜,倾斜当中就可能造成两架飞机,如果思想准备不足相撞。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按高度差进行编队飞行,加受油机梯队不可能受到前方轰炸机梯队飞行尾流的影响。
范者胜
每个梯队到达进入点之后,按照规定的下降率,统一开始下降,各个梯队的要求非常严,必须按照规定的数据,下一米就下一米,到哪个点下就到哪个点下。
当12个受阅空中梯队进入阅兵基准航线之后,各个梯队都要下降到受阅飞行高度。在按照规定依次下降的过程中,后一个梯队到达前一梯队的下降坐标时,前一梯队的尾流已经衰减待尽,不足以对飞行产生不利影响。
但在这次合练中,飞在前面的轰炸机梯队却没能严格按照规定下降高度,他们的下降速度明显是慢了。
范者胜
他是九(架轰炸)机,它的尾流成一片的,尾流很大,空中都可以看得到。
轰炸机梯队共由9架新式轰-6轰炸机组成,轰-6轰炸机是中国研制生产的高亚音速中程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运载常规炸弹和核弹执行轰炸任务,早在1969年就开始列装部队。而参加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的新式轰-6轰炸机,与老轰-6已经有了天壤之别的变化。
杨吉超
过去的轰-6飞机是弹舱里装炸弹,采用临空轰炸的传统作战方式,而现在的轰6-H,在名称上看似只多了一个字母,但是作战方式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变成了一个能够进行远距离对地攻击的新型轰炸机。
在传统作战模式中,轰炸机都是采用临空投掷炸弹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但随着地空导弹、空空导弹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作战方式早已被现代战争所淘汰,远程精确打击开始成为轰炸机的必然选择。新式轰-6正是通过加装导弹悬挂装置等技术改造,一跃成为具有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新型轰炸机。
在这次国庆阅兵中,新式轰-6将悬挂导弹接受检阅。尽管悬挂的是教练弹,但它和实弹具有同样的体积和重量,将会影响轰炸机的气动性能,增加编队飞行的难度。
杜永平
外挂之后,整个空气动力特性啊,升阻比啊都增加了,操纵起来非常困难,装备这个飞机以后,没有飞过这个队形,大纲上也没有的。
在日常训练中,新式轰-6编队飞行时,每架飞机的间隔距离,大大超过了阅兵要求的30米。那么,是否因为编队间隔距离的改变而造成轰炸机梯队出现下降中的动作迟缓,进而影响到后面的加受油机梯队呢?
这是我们在阅兵村轰炸机梯队营区拍摄到的一个场景。每天飞行训练结束后,飞行员们都要进行这样的训练研讨,有时甚至会为了飞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而争吵起来。
杜永平
一开始飞的过程中,争论的时间多了,经常大家在一起,飞行员在一起,最后就吵成一锅粥了。
冯
我有我的办法,你有你的办法,但最后到试飞过程当中,具体的能体现出来,谁的方法最科学,我们就用谁的方法,这一点是不含糊的。
飞行员们告诉记者,轰炸机梯队就是在不断讨论、甚至是争论的民主气氛中,把编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进行仔细排查,使每个编队动作都有了统一标准。
杜永平
我们飞到现在,甚至于像转弯坡度形成需要多长时间,这样的细节动作我们都给它统一了,飞行过程中都按照这个来。
这样精细的飞行标准,让轰炸机梯队的阅兵编队飞行做到了得心应手,他们甚至可以在能见度仅为二三百米的超低气象条件下,实现升空编队。而在通常情况下,轰炸机编队的起降能见度至少要达到1500米。
在受阅空中梯队的这次合练中,轰炸机梯队的队形一直都保持得很好,直到开始下降高度时,情况才有了变化。
杜永平
我们是吃前一个梯队,空警200那个梯队的尾流,他那个飞机平直翼,四台螺旋桨发动机,尾流很大。
原来,轰炸机梯队是受到了前一梯队的尾流影响,迟缓了下降速度,并造成后面的加受油梯队也进入了他们的尾流区,形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然而,空中各梯队之间的飞行高度差,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确定的。进入阅兵基准航线后下降飞行高度,空警200梯队和轰炸机梯队也都是严格按规定进行驾驶操作,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范者胜
这个尾流,假如在有风的情况下,它很快地可以消除掉,但是没风的情况下,主要尾流区它会停留时间很长。第二,地面的上升气流,可以把它的尾流区给它抬高,抬高的话,你就很容易进入他的尾流区。
合练的那一天,空中几乎没有一丝风,而地面温度却非常高,形成了强劲的上升气流。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就抬升了空警200梯队尾流的高度。这样一来,在下降过程中,轰炸机梯队就受到了尾流影响。
此时距离国庆阅兵已为期不远,如果让整个受阅空中梯队根据这一新情况,修订高度差的话,势必会影响到12个空中梯队的飞行训练。面对这样的局面,轰炸机梯队的飞行员们凭着过硬的驾驶技能,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高风亮节——他们决定把困难留给自己,通过压缩本梯队中三个飞行中队之间的高度差,给其他梯队让出安全飞行的高度空间。
杜永平
长机稍微提一个二三十米高度,我们把高度差本来是保持在50米的,我们就给它往下压缩一点,压到30米到40米。
轰炸机梯队在编队内部进行的高度差调整,给其他梯队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自己的飞行难度却进一步加大了。
张立文
单机进入尾流的时候,只要我把高度一改变,他脱离这个尾流区他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高度啊,不能有过大的变化,只能在我的梯队的高度范围内,如果我高度提高得过多,那么可能我后一个梯队,肯定要进入我的尾流,轰6飞机这个尾流也是很强的,他肯定也会进入我的尾流。
又经历了一番训练与磨合,轰炸机梯队终于在压缩了高度差之后,重新达到了编队飞行的统一标准。前不久,在受阅空中梯队的又一次合练中,尽管天空依然没有一丝风,地面温度也依然很高,但12个受阅空中梯队这一次却实现了完美飞行。
把方便让给兄弟部队,把困难留给自己——轰炸机梯队在阅兵训练场上弘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历练着协同作战的过硬作风,而这对于中国轰炸航空兵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具备了更加深远的战略目光。
杨吉超
这次空中梯队的队形排列,就可以看出轰炸机、歼击机、空中加油机之间互相协同的战略意义,空中加油机是我军战略远航能力的代表,标志着着我国战略空军的发展水平,可以保卫国家领空领土领海安全。
在未来战争中,轰炸航空兵将成为中国空军远程作战的中坚力量,而作为战略远航主力军的轰炸机群,则需要由歼击航空兵和空中加油机部队进行协同作战。
轰炸机、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机,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空军战略远航的完美前景,构筑起人民解放军捍卫领土主权、保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战略打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