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阅兵村16 出征在即
(2009-09-28 15:05:03)
标签:
阅兵村国庆方队军事纪实军事 |
分类: 推荐篇 |
在阅兵村徒步方队,每天晚饭后各方队都要把队伍拉到训练场上练一练,练的时间有长有短,眼看熄灯时间快到了,训练场上的人已经渐渐稀少,但武警方队的一些官兵似乎还没有撤回的意思。《军事纪实》9月28日20:03播出系列片《直击阅兵村》第16集《出征在即》,敬请收看!
记者:“现在离国庆阅兵已经是时间越来越紧了,所以说所有的方队都到了一个冲刺的阶段,现在已经是快熄灯之前了,所有的方队都在带回,可是我们在训练场上发现惟独一个武警的排面还在训练,但是他们实在是训练的太专注了,刚才来回一直走了好几个来回,我都一直想上去采访,可是一直都没有抓到机会,看到他们有一个教练一直在指挥,一会儿我们过去问一问他,为什么这个排面还在单独进行训练?”
采访武警方队排面长周伟。
记者:“咱们为什么这么晚排练?”
周伟:“按照时间我们应该是带回了,但是因为下次还有一次合练,今天白天排面的稳定性不是很强,战士主动的要求睡觉前再练一会儿。”
记者:“主动要求的?”
周伟:“对,战士都主动要求的。”
记者:“那如果我们不练习的话,这段时间应该是大家在干什么?”
周伟:“不练习的话,大家写写阅兵日记,洗洗衣服,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等于说就把自己写日记时间给抽出来走一走,包括洗衣服什么的,但是战士都很自愿的,不是强求。但是热情很高,虽然一个排面,但是热情很高。”
记者:“现在马上就要阅兵了,你觉得战士们的情绪方面有变化吗?”
周伟:“我觉得越往后走,战士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也越来越期盼着“十一”的到来。”
随着十月一日的临近,这些天来我们在阅兵村采访,除了看到官兵们一如既往地刻苦训练,还常常能捕捉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变化,一个个场景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让我们对阅兵村的生活有了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阅兵村里的心理课
这是飞行学员方队,我们看到,在训练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在训练场上踢正步、走队列,而是在营区前的操场上围坐在一起,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轻松和快乐。
采访飞行学员方队队员郑浩群。
记者:“在做什么?”
郑浩群:“在做心理调查,上心理课。”
记者:“经常上吗?”
郑浩群:“过一段时间上一次。”
记者:刚才引导你们做的是什么呢?”
郑浩群:“放松,在紧张的训练下来,每天训练太紧张了,然后怎样去调节心情?”
记者:“管用吗?”
郑浩群:“挺管用的。”
记者:“现在阅兵快要临近了,所有人非常紧张也很激动,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更好的放松心情,然后有更好一个状态去积极训练,迎接“十一”大阅兵。”
这是一个心理拓展的游戏,“阅兵之鹰”是其中一组官兵为自己的小组起的名字。此时此刻官兵们把心里面想的最快乐、最想表达的词汇写在纸上。把阳光,向上的内心感受直接表达出来,浓浓的氛围带动着所有人的情绪。
同一时间,另一些身着各式军装的官兵聚集在一起,他们人数不多,但却十分精干,他们又在进行着什么特殊训练呢?
记者:“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现在是所有方队的领队都集合在一起,领队可以说是每个方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了,因为可以说是一个方队的精气神都集合在这两个人身上,而且所有人的目光在走的时候都会聚集在领队的身上,所以他们的训练也是非常严格的。”
每一个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方队,走在最前面突出位置的就是领队,如果说人们观看这个方队的整齐之美、和谐之美就要看整个方队的表现,但要看这个方队的特色无疑要从领队身上仔细观察,随着大阅兵的临近,这种单独教练的场面也逐渐增多。
这些领队当中既有参加过1999建国五十周年大阅兵的战士,也有第一次走上阅兵场的新兵,虽然经历不同,但他们在这个时候却做着同样的准备。
采访武警方队领队崔晓伟。
记者:“马上就要参加正式的阅兵了,对你们这种已经参加过的人会紧张吗?”
崔晓伟:“紧张肯定不会紧张,如果紧张的话,这是参加阅兵的大忌,紧张肯定动作会失去平时的一种效果,他会身体发绉,更为严重的话紧张的话会失误,所以说我们俩在每一次预演、合演当中,因为我们俩参加过1999年的阅兵,所以我们。”
与武警方队的两名领队不同,三军女兵方队站在领队位置的有四名女兵,虽然她们当中有一名替补队员,至于是谁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但这些第一次走上阅兵场的女兵个个都是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歌声嘹亮壮军威
夜色阑珊,阅兵村里无处不在地发生着变化,像这样的大规模合练,也已经连续多日使这里呈现灯火辉煌,如同节日般地流光溢彩的景象,不过对于参阅官兵来说,他们所经历的却是更为严格的训练。
记者:“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是今天晚上进行的又一次合练,今天跟往常有所不同的是,在跑道的对面,大家看到车上面有好多人拿着高瓦数的探照灯在对那些走过的方队进行探照,我了解了一下,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这些官兵进行心理素质上的考验,因为马上就要进行阅兵了,他们能够顺利的走过天安门除了良好的训练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训练可以对他们视线进行干扰,习惯这种干扰之后他们的心理素质会有一个提高。”
与训练场上的变化一样,训练场下,官兵们的生活也增添了一些新的气息。活跃的气氛,让这些本来就活泼的年轻人缓解了训练的压力,鼓足着士气。
采访徒步方队队员金乾侠。
金乾侠:“ 你问我何时回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自己要会调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保持乐观、轻松,人也看起来精神一点。我叫金乾侠,很多人听了觉得像一个女孩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我爸给我取。”
与军旅歌曲的激扬相比,战士们此时唱的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唱家乡、唱亲人的歌曲更多。“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孩子找到回家地路,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
战士们的歌声里充满着真挚的情感,也许正像他们远赴战场前的豪迈,阅兵村里虽然没有炮火硝烟,但却有一种使命意识和战斗豪情。
战士们的歌让这名老兵也听得来劲,他叫程志强,是三军仪仗队的队长,在26年的军旅生涯中参加过一千三百多次国家重大庆典和迎宾仪式,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典礼,作为军旗手程志强第一个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天安门广场,被人誉为“天下第一兵”。
面对这些即将走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年轻战士,程志强似乎有说不完的叮嘱,就是这一捧刚刚采集的野菊花,他也能联想万千,倾诉着作为一名仪仗兵的责任和光荣。
处处歌声似乎是在临近阅兵的日子里给人留下最多的印象,午休时间,我们寻着歌声来到了三军女兵方队。而这几名女兵唱歌的状态极其投入,以至于我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引起她们的注意。
这首歌的旋律十分优美,并且我们感觉从来也没有听过,就在我们沉醉于美妙的音律中时,身旁的一名女兵悄悄告诉记者,这首歌是她们自己创作的,而谱曲的就是眼前这位弹琴的女兵姚远。
让我们没有想到,这些女兵们对于排练是那么专注,我们记者的问话竟然很长时间也得不到答案。
精彩青春用心描绘
三军女兵方队的会议室,在现在不如说就是一个活动室,虽然是午休时间,但这里呈现的是一片忙碌,除了弹琴唱歌的这几名女兵,会议桌上,也铺上了一块几米长的画布。她们这又是在干什么呢?
采访三军女兵方队队员张雅。
记者:“这画好了是什么样的?”
张雅:“画好了就是,这是一首歌你知道吗?”
记者:“一首歌?”
张雅:“一首歌,映衬的一首歌,是《萤火虫》,就是代表我们每个队员都要付出力量,所以,萤火虫从这儿漫过。”
记者:“在哪画萤火虫?”
张雅:“我要画一个我设计的徽标。我自己设计的。”
记者:“你自己设计的?”
张雅:“嗯,从这儿,徽标,是个火凤凰,然后萤火虫从这儿开始,然后蔓延下来,然后是到这边,全部撒过去。”
记者:“全是萤火虫?”
张雅:“对,全部撒过去,相当于每一个队员都要付出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
记者:“那个徽标是什么样的?”
张雅:“徽标啊,原来设计过。当时交稿了。”
原来这幅画就是眼前这个文静的张雅参与绘画的。她没有专门学过画画,但是这幅画却能够让我们看到她的用心甚至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情感。
记者:“有没有设计留给每一个人的东西?”
张雅:“她们都陆续找我给他们画漫画吗。画衣服上面。发过白色体恤,然后让在上面画画。”
记者:“你给每一个人画。”
张雅:“有找我的。”
记者:“给自己画了吗?”
张雅:“没有。”
在三军女兵方队,每当有集体活动的时候,张雅都会发挥她的画画特长。每个月过集体生日,几乎每一张贺卡都是她设计的。
张雅:“这是五月分的,六月份的……”
记者:“这是一个小牛,是吗?为什么要画牛呢?”
张雅:“姓牛,今年不是牛年嘛,我画的龙。然后是我们训练计划,T形板。”
记者:“T形板是干吗用的?”
张雅:“T形板是练军姿的,有的人腰晃,绑在腰上的。别在腰后面的。这是腰带,还有我们发的牌。当时还有什么纪律标兵,训练标兵。”
记者:“看这上写的是什么——牛小兵。
张雅:“这是我们取得一个名字。”
记者:“这是你画的是吧?”
张雅:“我和喻艳芳一起画的。”
记者:“这是什么呢?这像是胶片一样?”
张雅:“从这边开始看,这是我们当兵之前,然后这是我们宿舍,当兵之后,我们是当兵了,在训练的时候。来到三军女兵方队,这是我们期待,这是走向天安门。”
记者:“期待着阅兵走向天安门,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一直到当兵然后走向天安门。这叫什么:“喻”、“雅”?”
张雅:“喻艳芳的名字和我的名字在一起。”
记者:“每一次都有你们自己的名字在里面,挺有特点的。”
记者:“那是说你现在作的这幅画是在方队里作的最后一幅画吗?”
张雅:“不是。方队是最后一幅,但是下来像给领导,还有一些战友还要画一些画。在衣服上画,作纪念吧,留作最后的纪念。”
记者:“设计过没设计过给她们画什么样儿的?”
张雅:“拿我比较专长画的吧。”
记者:“漫画?”
张雅:“漫画。然后再加一些三军女兵的一些特点进去。”
记者:“就是这样的,大眼睛美女?”
张雅笑得很开心。
在阅兵村里的训练生活,让充满艺术气质的张雅感受着这里的特殊色彩。
但说了半天,我们还是对眼前的这幅巨大画卷感到好奇,画这幅画最终要做什么用呢?而张雅说的萤火虫又是什么寓意呢?听了教导员汪芳的介绍,我们才得到了答案,这是为三军女兵方队在阅兵村里度过最后一个集体生日而准备的一个节目,而此前姚远写的那首歌也将在晚会上亮相。并且她们将把这首歌《爱的选择》制作成光盘留给每一位战友做个纪念。阅兵村里,参阅官兵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必将向世人展现的是力与美的统一,威武与庄严的再现,纪律与意志的凝聚,这是英雄乐章的华彩乐段,是一道特色鲜明的精神盛宴。
离十月一日仅剩两天时间了,阅兵村里,官兵们的队伍已经严整,雄浑的铁流也已经整装待发。记录下2009年阅兵村里的多彩生活,记录下这些“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军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上,从共和国武装力量精挑细选出来的英雄官兵将焕发无限光彩,演绎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