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魔鬼集训四个月,谁能入选出国参赛名单

标签:
特种兵国际比赛斯洛伐克集训军事纪实军事 |
分类: 事件篇 |
国际特种兵比赛赛前集训
2009年5月的一天上午,在云南某地的一座军营里,济南军区特种兵集训队的20名队员正在进行紧张的步枪速射训练。一阵枪声过后,队员吴志辉以全队最快速度打完了十发子弹。然而,当集训队队长张秀光开始验靶时,看到吴志辉的射击成绩,他顿时发起火来:“中了几发?怎么才中了三发!”
步枪速射训练,要求队员在30至40米的距离范围内,分别以立姿和跪姿对两个目标靶各打五发子弹,这样的距离对步枪射击来说并没有太大困难,但是吴志辉却在一个目标上就跑了两发子弹,难怪集训队队长张秀光要发火。不仅如此,按照集训队的规矩,射失一发子弹要罚做100个俯卧撑,吴志辉射失了两发子弹,他就要背上近20公斤的背囊做200个俯卧撑。
被罚做俯卧撑,自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对于吴志辉来说,这一轮射击发挥明显失常才更让他感到郁闷。根据训练要求,队员们每次射击都要在确保全部上靶的基础上,以速度快慢计算成绩。吴志辉两发子弹脱靶,成绩一下子就落到了集训队全部20名队员的最后一位。
而在以往的训练中,吴志辉的步枪射击不仅打得准,而且速度快,成绩一向在集训队中排名前五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吴志辉在这一轮射击当中失了水准呢?
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心急,吴志辉射击发挥失常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集训队的最后一次选拔考核只剩下十天时间就要进行了,这让吴志辉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而这最后一次的选拔考核,它将决定谁能代表中国特种兵部队出国参加比武竞赛。
原来,这支特种兵集训队,是为了参加7月初在斯洛伐克举办的“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比赛而专门成立的。“安德鲁波依德” 国际特种兵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十四届,它是专门为特种作战部队举办的国际间比赛,参赛人员必须在一昼夜时间内完成跳伞、攀登、射击、长途奔袭等十几个军事科目的比赛,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往年,这项比赛主要是由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派出精锐部队官兵组队参加;今年,中国受主办方邀请,将第一次派队参加这项比赛,并由济南军区承担起组队参赛的任务。
从今年年初开始,针对“安德鲁波依德” 国际特种兵比赛,济南军区专门抽调出100多名特种兵组建起集训队,并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艰苦训练和严格考核。
亲密战友成为竞争对手
经过一轮轮的筛选,5月初,集训队留下综合素质最为优秀的20名队员来到云南进行强化训练,并将通过最后的选拔考核确定出国参赛的9名队员,而吴志辉则是这20名队员当中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
吴志辉,21岁,山东龙口人,2007年入伍。作为一名兵龄只有一年半时间的特战队员,和身边这些久经“沙场”的特战老兵相比,吴志辉显然还是个“新手”,而他却一直对自己信心满怀。
在今天射击训练之前,他还对记者夸下了这样的“海口”。
记者:“你觉得自己有希望入选吗?”
吴志辉:“有,当然有。”
记者:“为什么有这个信心。”
吴志辉:“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且临场发挥比较好。”
在20名队员当中,吴志辉的综合成绩也就排在第11名左右,集训队根据成绩高低、按照4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时,他也只是被分在了第三组。而在最终能够出国参赛的9名队员当中,前8名将被分成两组,以主力队员的身份参加比赛,第9名只能担任替补。而吴志辉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以主力队员的身份参赛,用他自己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来说:“那是必须的”。
吴志辉的目标意味着他在最后一次选拔考核中,综合成绩首先要超过排名靠前的队员,同时还要防止被身后的队友赶上。虽然只是前进二三个名次,但在队员们实力极为接近、竞争几乎白热化的情况下,实现这种超越无疑十分困难。因此,吴志辉在射击、攀登和体能这三大项考核内容上,每一个科目都要力争有新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名次尽量靠前。
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压力,他才会在步枪速射这个科目上,因为急于求成而大失水准。这样的状态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出乎意料的是,对此吴志辉却表现得颇为轻松。
这一轮射击成绩不好,吴志辉似乎没受什么影响,竟然还和记者开起玩笑来。其实,这只是吴志辉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进行步枪速射时,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成绩,而眼下,吴志辉首先需要的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迅速调整了心态之后,接下来的训练中,吴志辉表现得异常专注,装弹夹、据枪、瞄准、扣扳机,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地反复练习着。吴志辉知道,想要在原有射击成绩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技术细节的熟练掌握也是“必须的”。
果然,在下一轮的射击当中,吴志辉十发子弹全部上靶,成绩回到了前五名的行列。而半天的训练下来,他打十发子弹的平均速度还比以前快了一秒多钟,吴志辉在射击科目上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按照集训队的计划,这一天下午要进行的是攀登科目的训练,特种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因此良好的攀登技术是一名优秀特种兵必备的素质。在最后一次的选拔考核中,集训队将对攀登阳台、徒手攀岩、绳索马、高空云梯等四个攀登科目进行考核,下午的训练也将围绕这四个科目展开。攀登主要讲究的是身体协调性和技巧,这也是吴志辉的优势所在。
虽然只是一次普通的训练,但随着最后一次选拔考核时间的临近,队员个个都铆足了劲,谁都不想在训练场上落了下风,平时关系密切的队友,如今已经相互成为了竞争对手。
http://img.bimg.126.net/photo/kC-7Ki-k2vatmRCPxT3eVA==/3169408237762998811.jpg
良好成绩出自严格训练
在攀登阳台、徒手攀岩、绳索马这三个科目的训练中,吴志辉的表现良好,成绩都在前十名以内。接下来的最后一个科目是高空云梯的训练,云梯设在距离地面高达12米的地方,是由两条钢索和三十多根钢板连接而成的,长度有20米,队员们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云梯,同时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否则就有可能失去身体平衡,从而极大地影响成绩。
攀登场上的两条钢索云梯设置得比一般的云梯要松很多,因此人走在上面,保持平衡的难度也要大很多,对于这样一个科目,训练当中,集训队队长张秀光却突然提出,每名队员都要背上20公斤的背囊参加训练,并且不允许像以往一样借助保险绳来保持平衡。如此一来,这个科目的训练就更具有挑战性,而这突然的变化不仅是集训队从难从严的训练要求,更是在考察队员们的应变能力。
面对突然加大的训练难度,队员一开始就显得有些不太适应,通过云梯时都格外地小心,正在这时,一场不期而至的阵雨突然降临了。5月底的时候,云南已经进入雨季,这时的天气特点正如云南十八怪中所提到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看似晴朗的天空,一团云飘过来就有可能带来一阵雨。
眼下,训练只能暂时停止,等到雨停了之后才能继续进行。虽然攀登训练暂时停止了,可队员们却都没闲着,他们抓紧时间在走廊上进行着力量训练,到了这样的紧要关头,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一个多小时以后,天空再次恢复了晴朗,攀登训练重新开始,但此时的云梯上,因为刚刚下过雨还显得有些湿滑,第一个通过的队员杨国豪一不小心就滑倒在了云梯上,小腿也被重重地磕了一下。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不少队员通过云梯时变得更加谨慎,速度也慢了不少,他们希望从慢到快地适应新的训练要求。然而,轮到吴志辉通过云梯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加速跑了起来。就在吴志辉快要到达云梯另一端的时候,他也滑了一跤。
虽然这一次通过云梯时并不顺利,但对于吴志辉来说,训练中额外增加的难度和雨后的湿滑条件正是自己提高技能的好机会,而这种看似大胆的快速通过,也正是他摸索训练规律的方式。
由于高空云梯的训练增加了负重,又不允许借助保险绳来保持平衡,这样的新要求打乱了队员们原来通过云梯时习惯的步伐节奏,加上雨后的湿滑,因此才出现了队员滑倒和通过速度变慢的情况,而吴志辉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没有掌握好节奏,没有按照平时训练的步调逐渐加快速度。
经过分析总结,当吴志辉第二次通过云梯的时候,不但十分顺利,而且速度也有了明显提高,接下来,吴志辉在这个科目上的训练成绩稳稳地排在了全队前五名。
当天的训练结束了,晚上的时候,吴志辉认真地做起了笔记。原来,每当在训练中有了新的体验,他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这是从他当新兵开始就养成的习惯,也许正是这样的习惯,才让吴志辉在训练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悟性。吴志辉还告诉我们,为了这次集训,自己主动放弃了考军校的机会,在他看来,能够代表中国的特种兵部队出国比赛,意味着无上的光荣,所以,他是志在必得。
然而,吴志辉心理清楚,要想确保自己进入前8名,以主力队员身份出国参赛,除了保持在射击、攀登科目上的优势,还要在体能科目上有所突破,而在集训队里,吴志辉的体能科目却是相对的弱项。
9名队员入选参赛名单
今天,集训队要进行一次综合体能训练,综合体能训练包括五个科目,前三个科目分别是小组推车、搬运伤员和输送弹药,这是一组体现爆发力的科目,吴志辉在每个科目上都是竭尽全力,一点点地提高着自己的成绩。
100米输送弹药的成绩,吴志辉达到了15秒2,而刚到云南时,他的成绩仅为16秒多。这一科目结束后,队员们要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在38分钟以内完成10公里武装越野。通常情况下,在平原地区进行10公里武装越野,一般都是要求在40分钟以内,而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以更短的时间跑完同样的路程,这无疑对队员们的体能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时,正值下午两点多钟,这是一天里天气最热的时候,队员们身负背囊,不大一会儿已经是满身大汗。然而,一旁的教员却仍然不停地催促着队员们加快速度,事实上,像这样的艰苦训练,集训队每隔一两天就要进行一次。
十公里武装越野已经消耗了队员大量的体力,而紧接着要进行的冲陡坡训练,是在一个长度100多米、倾斜近40度的陡坡上连续以最快速度冲刺,这对于每一名队员们来说,都是对身体极限和意志品质的考验,而对于体能素质并不突出的吴志辉来说,就更是如此。
吴志辉所说的“很好”,并不是指身体上的感受,而是指又一次突破了身体极限后自己的心情。自从来到这支集训队之后,每次体能训练吴志辉都是格外地投入,每次体能训练他都是努力向自己的极限挑战着,因为每一次的突破,都意味着他向自己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其实,不仅是吴志辉,集训队的每一名队员也都是像他那样,在每一次训练中,不断地向自己做着挑战和突破。
5月28日,集训队的最后一次选拔考核终于来临了,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9名队员脱颖而出,入选了最后的出国参赛名单,而吴志辉则如愿以偿地以第八名的成绩获得了主力队员资格。
距离出国参赛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下来的参赛队员们还将遇到什么困难?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他们又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请收看《军事纪实》明天播出的《特种兵集训队》(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