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友被困潭獐峡,命悬一线如何救援

(2009-07-28 13:47:20)
标签:

潭獐峡

重庆

驴友

救援

武警

军事纪实

军事

分类: 事件篇

驴友被困潭獐峡,命悬一线如何救援 

重庆潭獐峡,35名“驴友”突遇洪水,生死不明。峭壁林立、密林幽深,身处危险环境的消防官兵,如何对一名被困崖壁上的“驴友”救援?其他遇险“驴友”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军事纪实》7月29日20:03播出《命悬潭獐峡》为您揭晓

驴友被困潭獐峡,命悬一线如何救援

 

35名驴友被困潭獐峡

2009年7月12日后的连续多日,众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令人担忧的消息:7月11日,35名探险“驴友”在穿越重庆潭獐峡峡谷时遭遇山洪,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另有16人成功获救。

重庆市潭獐峡,全长约20公里,两侧基本上都是垂直的悬崖,平均高度40米左右,谷底最窄处仅有10多米,最宽处达到80米,气候多变,山势险峻,使这里成为三峡库区一处适宜科考、探险的旅游景区。

7月11日下午1时,天气晴朗,由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35名探险“驴友”徒步进入潭獐峡峡谷。下午3时左右,地处潭獐峡上游70多公里的重庆市万州区突下暴雨,深入峡谷的35名“驴友”却丝毫没有察觉,峡谷内水流湍急的河水因这场暴雨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巨大洪峰。

38岁的陈永忠是35名探险“驴友”当中的一人,也是经历了这场劫难的幸存者之一,当时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他和其他34名“驴友”就被洪水吞噬。那么,陈永忠是怎么得救的?其他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就在35名“驴友”被洪水吞噬两分钟后,重庆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潭獐峡有35名“驴友”遇险。35条鲜活的生命亟待救援,110立即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担负抢险救援任务的重庆市消防总队。险情重大,接到救援命令后,万州市消防支队和云阳县消防大队马上从距离景区七十多公里的万州区和距离景区六十多公里的云阳县向潭獐峡进发。

那么,最早向110报警的人是谁呢?

当洪水冲下来的时候,陈永忠被幸运地冲到了岸边。面对还在疯涨的河水,一种求生的本能让陈永忠向悬崖上方奋力攀爬。向山崖上攀爬了近20米后,在确认暂时安全的情况下,陈永忠马上用手机报警。向110报警的人正是陈永忠,但此后,他的电话就再也没能发挥任何作用。

在山区艰难行驶了两小时之后,下午六点,两路消防官兵相继抵达潭獐峡事故现场指挥部。残酷的现实让消防官兵感到无比震惊,另外28名遇险者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们当中还有多少人能够在消防官兵的救援下逃出劫难呢?

然而,此时惟一的线索已经中断,报警人陈永忠的手机不通,就连他也已经变得像大海捞针般踪影全无。面对巨大的困难,消防官兵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忠实履行职责的信念却毫不动摇,只要遇险“驴友”有一线生还的希望,他们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驴友被困潭獐峡,命悬一线如何救援 

是否还有幸存者

由于事先消防官兵了解到,事发地点是在潭獐峡,因此特意带来了冲锋舟和橡皮艇准备逆流而上,沿河谷搜索,但现场的情况却让大家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方案。河流中巨石嶙峋,并且十分狭窄,几乎容不下艇身,随时有可能形成更大的山洪灾害,也不允许他们在河流中搜索。

此时距陈永忠打电话报警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恶劣的气候必定会对遇险“驴友”中的幸存者增加更大的威胁。消防官兵马上决定深入峡谷进行拉网式搜索。

因为刚刚下过雨,道路格外湿滑,又增添了危险,峡谷两侧高山耸立,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密林中只听得见水流的声音却看不到谷底的河流。半山腰上,消防官兵背负重达10多公斤重的救援器材,在只能容纳下一个人站立的狭窄山道 上行进,稍有不慎,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在进行搜索的过程中,消防官兵采取喊话的方式来找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搜索了近十多公里的时候,消防官兵终于发现了被困的遇险“驴友”。从上往下看去,有九名“驴友”被困在山谷下的岩石上,距离消防官兵有十多米的距离。

在被洪水吞噬后,经过洪水的浸泡和惊吓,这九名“驴友”虽然幸运地被冲到了岸边,但由于惊吓和体力消耗过大,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救能力。见到了消防官兵,但他们却无法爬上十多米的斜坡。消防官兵一边儿对这九名被困“驴友”进行心理疏导,一边马上实施救援。将近半小时的时间,九名被困“驴友”成功获救。

那么,还会不会有其他幸存者呢,在向九名“驴友”询问情况的时候,消防官兵发现,报警的陈永忠并不在这九人之中,那么,他究竟在哪里呢?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35名“驴友”被洪水吞噬时,其中有些人被冲到了岸边。如果还有幸存者,极有可能就在这九名“驴友”被困的周围地段,也就是说报警人陈永忠很可能就在附近。但此时已将近晚上九点,天色早就完全黑了下来,在半山腰根本观察不到峡谷谷底的情况,漆黑的山谷中,消防官兵该怎样寻找陈永忠呢?

消防官兵打开强光照明灯向对岸观察情况,同时大声呼叫。果然,就在走了不到一公里的时候,官兵们终于又发现了一名遇险的“驴友”。从被困“驴友”的回应分析,被困者是一名男性,喊话时体力已经很虚弱了。现场指挥部马上开始研究救援方案。

驴友被困潭獐峡,命悬一线如何救援 

惊险救援分秒必争

消防官兵所处的山崖一侧与对面的山崖相距约30多米,要想对这名被困“驴友”实施救援,只能先下到谷底,渡过河流到达对岸,然后再爬上被困“驴友”所在的悬崖高处把他营救下来。而救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时间要快,被困者一直紧贴崖壁的姿势,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十分艰难的,更何况从突遇洪水时就爬上了这块崖壁,也就是说,他可能已经坚持了五个多小时了。

现场指挥员——万州区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陈雷当即决定,挑选三名水性好、救援经验丰富的官兵组成攻坚组,利用救援绳悬垂下降到谷底。下到谷底后,横在三名消防官兵面前的是一条六米宽的河流,虽然不宽,但是水流湍急,旋涡众多。

然而消防官兵发现,对岸被困“驴友”所处位置的岩石比较光滑,抛绳器把保险绳抛过去也无法固定。时间紧迫,在否定这个方案后,消防官兵马上决定冒险强行渡河。他们把保险绳系在腰间后,便一头扎进了洪水中。河水的水流速度极快,并且冲刷的威力巨大,就连在岸上捆保险绳的石头都被移动了。

然而,这却是到达对岸的惟一方法,特勤中队指导员谢长友和战士谭殷勇、张小军不顾危险,一次次下到水中,在经过数十次的努力之后,他们终于游到了对岸。在泅渡的过程中,三名消防官兵早已消耗了大量的体力,然而此时,他们却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经过三人商议,体力较好的战士谭殷勇沿着崖壁开始向上攀爬。

这是从30多米之处的河谷对岸拍摄的画面,由于崖壁太陡,谭殷勇不能直接到达这名被困“驴友”的身边,他只能向侧面迂回,在最大限度的靠近后,把腰带、挂钩、保险绳等救援工具一一递到被困“驴友”的手中,并向他详细说明了使用方法。但这名被困“驴友”在固定好保险绳,系好腰带之后,却始终不敢往下挪动。

此时,虽然做好了一切保险措施,但被困“驴友”不尽快下来同样危险,一旦由于体力不支,在意外脱手无意识下坠的情况下,他的身体很可能会剧烈撞击崖壁发生危险。此时,消防官兵的心里万分焦急,直到官兵们又耐心地作了一番心理疏导后,被困“驴友”才终于鼓足勇气跳了下来。这时,在下面接应的谭殷勇赶紧把他拉住,最终,被困“驴友”安全到达了谷底。经过询问,这名被困“驴友”正是官兵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报警人陈永忠。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根据河水的流向,三名官兵选择了上游一片比较平缓的区域,把陈永忠送到了河对岸。在消防官兵艰难的营救下,这个在崖壁上苦苦煎熬了五个多小时的陈永忠终于获得了安全,然而,就在官兵们把他向上运送到大部队所在的山崖上时,却又发生了险情。

在消防官兵前后保护下,陈永忠顺着绳子向山崖顶部攀爬。但爬到距离谷底四五米时,一块石头猛地砸向了陈永忠。危急时刻,指导员谢长友没有做出任何的躲闪动作,而是在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陈永忠,可是自己的腰部却受伤了。

从发现陈永忠后算起,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晚上11时25分,陈永忠终于被成功营救到安全地点。

这又是一个发生了奇迹的救援故事,被困“驴友”陈永忠在既不能上也不能下的崖壁上顽强地坚持了七个多小时,最终获得了宝贵的生命,而和他一起创造奇迹的人正是这些无私奉献勇敢坚强的消防官兵。

陈永忠获救的同时,35名遇险“驴友”中又有6人相继获救,发生在陈永忠身上的奇迹还在延续。

事发第二天, 7月12日天蒙蒙亮,针对山洪已退去的情况,消防官兵采用岸上、水上、上游、下游齐头并进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地毯式搜救。他们多么希望其他遇险“驴友”也能像陈永忠等16人一样重获新生。

截止7月27日,35名遇险“驴友”中,16人获救、19人遇难。至此,潭獐峡事件搜救工作宣告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