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2009-06-15 18:27:07)
标签:

卢加胜

见义勇为

伤疤

火车

坦克

军事纪实

军事

分类: 人物篇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八年前南京军区某部战士卢加胜勇斗歹徒,身负重伤后他为什么对这件事避而不谈?明显的伤疤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央视七套《军事纪实》6月18日20:03首播《沉默的英雄》为您揭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八年前列车惊魂

2001年4月《解放军报》刊登了一则寻人启示,启示所要寻找的是一些在成都开往武昌的K148次列车上勇斗歹徒的人,这些人都是解放军、武警战士和民警。后来,这些人被陆续找到,但其中一个名叫卢加胜的解放军战士却始终没有音讯。所有寻找英雄的人都在困惑,卢加胜为什么迟迟不肯露面?

时隔八年,2009年5月,《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那个叫卢加胜的战士突然现身,八年来人们为什么没有找到他?他又为何对见义勇为的事秘而不宣呢?

在南京军区某团,卢加胜可称得上是明星人物。人们了解他并不是因为他是见义勇为的英雄,而是他的修理技术特别过硬。我们记者见到他时,卢加胜正在全师的修理专业比武场上,他是修理连的一名代理排长。

要在平时,像这样的修理专业比武卢加胜都会参加。只要卢加胜上场,战友们心里都有底,而且“第一”也往往是修理连的。

然而这一天卢加胜并没有参加比武,由于其他工作安排,他没有赶上这一次比武的报名时间,这时他只能站在一旁给参加比武的战士鼓劲。

哪怕是在临上场前格外紧张的气氛中,卢加胜也不忘用他特有的幽默让大家放松一下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坦克修理专业的比武并不是各个参赛队同时作业,而是最后按用时长短计算成绩,在战友们操作时,卢加胜似乎比他们还紧张。最终卢加胜他们连取得了全师第二名的好成绩。

与卢加胜初次见面,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他这样看上去藏不住话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勇斗歹徒的事迹隐瞒多年呢?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八年前发生在K148次列车上的又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呢?

2001年2月11日晚上六点多,回家探亲的卢加胜,提前登上了由成都开往武昌的K148次列车返回部队,他的心里惦记着半个月后的一场演习任务。

那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九,正好是铁路春运的高峰期,车上水泄不通。

就在列车运行五个多小时后,卢加胜突然被列车乘警长叫到了餐车上。

来到餐车,卢加胜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乘车的解放军、武警和民警,而这时他也知道了在这趟列车上正发生着一起重大的案件,一伙持刀歹徒正在四号和五号车厢里疯狂地抢劫。

根据乘警长和从四号、五号车厢逃出来的人介绍,正在抢劫的歹徒足足有70多人,他们手上还拿着砍刀。

然而,要想抓捕这些歹徒却面临着很大的难题,经过清点,包括卢加胜在内的军警只有24人,并且他们几乎是赤手空拳。如果贸然行动,不仅自己将面临极大的危险,更有可能激怒穷凶极恶的歹徒,从而伤害群众。

湖北省咸宁公安局民警王维江说:“我看到他(卢加胜)非常地激动,非常地不服气,桌子一拍,说把他们全抓了。”卢加胜自信的表现带动了在场所有人激动的情绪,经过周密部署,大家开始了行动。

按照预先部署的抓捕方案,卢加胜他们采取分割包围的方式,以谈判为由先把一部分歹徒引到了餐车上。歹徒气焰很嚣张,刀都放在桌子上,刀上都有血。

卢家胜说:“当时我们很镇静,不行,我们不能乱,我们乱了整个都乱了,我们必须把整个场面控制住。”

餐车上的群众早已被军警们转移,此时抓捕的时机已经成熟。

武汉铁路公安处K148次列车乘警长刘鸿说:“(卢加胜)他最勇敢,当时他早就憋不住了,我当时就看出来了,你别看他个头矮啊,手脚很灵活。”湖北省咸宁公安局民警王维江说:“他把餐桌的脚掰下来,就跟他们对抗,冲在最前面。”

眼看势头不对,歹徒们开始疯狂逃窜。冲在最前面的卢加胜挡住了歹徒们逃窜的去路,但歹徒们并不甘心束手就擒,其中一个最凶残的头目向卢加胜猛扑过来。卢家胜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比我高,我上去抡他,没抡住,他咬我,后面那个家伙过来,拿着刀,我躲的还比较快,属于皮外的,划了一刀。”尖刀在卢加胜的右部额头上划出了一条四厘米长的口子,他的右眼也被击伤。但卢加胜没有一点儿示弱,更加勇猛地扑向正在行凶的歹徒。当时他血流到脸和衣领到处都是,满面都是血。

看到卢加胜不要命的架势,歹徒们感到畏惧,军警们则是一鼓作气把被围的歹徒抓获。随后,他们又以同样的分割包围的方式,对剩余的歹徒进行了抓捕。最终76名歹徒无一漏网,收缴的刀具凶器高达232件。在很多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24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警挺身而出,他们的英勇行为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秘密深藏在心底

这是第二天早上六点多K148次列车到达武昌火车站后,武汉铁路公安处的领导与勇斗歹徒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和民警的合影,这张合影后来也被很多报纸反复转载,但在这张照片上却没有卢加胜。额头被尖刀划伤的他去了哪里呢?

2003年,已经24岁的大龄青年卢加胜开始谈恋爱了,这时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额头上的伤疤可能会对自己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结果正如卢加胜所预料的,接下来两年的很多次相亲中,他额头上的伤疤都让对方产生了疑问。

2005年国庆长假,在哥嫂的介绍下,卢加胜要和家乡的一位姑娘陶英见面。

两人见面前,在陶英心目中,卢加胜能在部队选上士官,一定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可见面后她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走近一看,怎么那么黑,好像又不是1.7米高,没多高,怎么眼睛这个地方又是黑的,然后怎么又是伤,心里想,这个人肯定爱打架。”

但在后来的接触中,陶英却发现这个额头有疤、眼角淤青、给人印象比较粗犷的卢加胜却有很细心的一面。

渐渐地,陶英感受到了卢加胜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他的一副热心肠。陶英坚信卢加胜不是一个坏人,也许他的伤疤另有来历。

乐观开朗的卢加胜用他特有的幽默方式回避了陶英的疑问,并且还让陶英对他逐渐产生了好感。尽管陶英慢慢地接受了卢加胜的伤疤,但在不熟悉卢加胜的外人看来,这些疤痕还是会引起一些不好的联想。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那么卢加胜始终没有向人提及见义勇为的事,甚至连热恋中的女友都不知实情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2001年的那一天,在与持刀歹徒搏斗了一夜之后,在铁路民警的要求下,他留下了一个简单的联系方式后就悄悄地离开了现场,直接赶赴医院治疗脸上的刀伤。

由于卢加胜的部队并不在湖北,他是到武昌车站转车前往部队驻地杭州的,因此尽管人们发动了很大力量寻找卢加胜,却始终没有消息。

这是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份病例,填写于2001年2月12日,也就是卢加胜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后的那个时间。

鉴于卢加胜的伤势严重,医院对他进行了几天的住院治疗。但他的伤疤却异常明显无法清除。卢加胜返回部队后,紧张的演习马上就要展开,尽管连队干部看到卢加胜伤疤也曾询问,但卢加胜并没有说出实情,等演习正式打响,卢加胜的伤疤也就没人顾得上再问。

在卢加胜看来,作为解放军战士在遇到歹徒持刀抢劫的紧要关头,自己理所当然要挺身而出,因此这个性格外向的人都从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更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卢加胜额头上的这块伤疤也渐渐被他解释成了工作中的碰伤。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原来英雄就是你

八年前卢加胜勇斗歹徒的事迹又是怎样被发现了呢?

2007年一位师领导的激将法让卢加胜再也招架不住说出了实情。

当时是在海上训练,刚好车子要上舰,师领导问卢加胜:你看这个车子怎么上不去。海上灰蒙蒙的,卢加胜看不清楚。首长又卢加胜额头上的疤痕是怎么了?

除了额头上的这块伤疤,卢加胜的右眼也因为被歹徒重击而造成了视力下降,因此他有些看不清目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师领导对他脸上伤疤和视力的询问让卢加胜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解释方式。

师领导故意问卢家胜是不是调皮了跟人打架弄伤的,卢家胜说不是。师领导又说你为什么看不清楚呢,他的一再追问最终让卢加胜道出了实情。从此这个隐姓埋名的英雄在全师出了名,而卢加胜的妻子陶英,在到部队探亲的时候,也从战友们的口中得知了这件事。

这就是卢加胜,一个平静对待自己英雄事迹的普通士兵。八年来,那些在K148次列车上勇斗歹徒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和民警,很多人受到表彰和立功,有的还获得了全国、全军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候选人等荣誉。卢加胜却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生活着,在他眼中,身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卢加胜:勇斗歹徒不留名,侠骨柔情真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