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现场惊现“间谍”

标签:
军事 |
分类: 演习篇 |
一支三十人的蓝军部队,在红蓝双方的对抗演习中,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扼守着咽喉重地。面对红军数百兵力几十辆坦克的猛烈攻击,他们将如何打好这场实力悬殊的狙击战?弥漫硝烟中,又突显着当代军人怎样的热血激情?
央视七套《军事纪实》11月14日20:03分播出《绝地阻击战》
2008年10月的一天,在南京军区两个摩托化步兵旅之间展开的实兵对抗演习,已经进入了决战阶段,交战双方分别以红军和蓝军称呼。为了区分彼此人员,红军部队统一穿着迷彩服,佩戴红袖标,蓝军则穿着作训服,佩戴蓝袖标。
地
10月28日演习将正式打响,红军部队的任务是:在八小时以内,攻破宝塔山等以四座高山为依托的蓝军防线,摧毁蓝军指挥所。蓝军部队的任务则是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坚守阵地,阻挡红军部队的进攻。
在这次对抗演习中,由于守方部队蓝军扼守的是几座大山,他们占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因此演习指挥部裁定在双方兵力配置上,进攻一方的红军兵力是防守一方蓝军部队的三倍,也就是说,蓝军部队必须在原有编制上缩减三分之二,只能派三分之一的人员装备参加演习。
演习正式打响的前一天,记者前往蓝军防御阵地宝塔山采访。
字
同期声
战士:不许拍啊,任何东西不许拍。
记者:我们没有拍。
战士:311,311,收到请回答。这边来两个拍摄的,请过来一下。
军官:唉,你好。请问哪个单位的?
记者: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过来拍片儿。
军官:最好是由宣传科的人陪同,因为我们现在是只认这个胸牌,不认人。
如果把蓝军防线比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宝塔山就是这个人的咽喉。一旦把它卡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拖延红军对指挥所的进攻速度。毫无疑问,宝塔山是蓝军防线的重中之重。
宝塔山蓝军兵力部署的情况一直都是红军迫切想要得到的情报。就在几天前,红军曾动用两架武装直升机,对宝塔山进行超低空侦察,也曾派出十余辆坦克以路过为借口,强闯宝塔山。但是他们要想在这样一座大山中,找出蓝军刻意隐藏的部队,又谈何容易。
为了避免红军装扮成各类人员混入宝塔山,早在10月26日,攻守战斗打响的前两天,蓝军就开始对道路关卡实行二十四小时警戒排查,因此,我们记者也遭到了阻拦,也许他们把我们误认为是红军的侦察员了吧。
那么,这个被红蓝双方都认为是咽喉之地的宝塔山究竟有什么秘密?蓝军在此地的兵力部署又花费了多少心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