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奥运消防神奇装备!

标签:
军事 |
分类: 事件篇 |
央视七套《军事纪实》 10月13日—17日20:03分播出系列片《奥运消防全攻略》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欢迎到时收看!
作为2008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从申奥成功的一刻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城市的发展。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个现代的北京散发着浓郁的都市气息,然而高楼的增多,堵车的出现,对消防官兵们来说,却增加了许多头痛的问题。
2007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李志业像往常一样,坐在指挥中心大厅内,注视着大屏幕上北京各个路段的交通,此时已经临近中午,虽然报警电话接了不少,但大多是虚惊一场,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平静的上午。就在李志业刚刚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报警电话打了进来,朝阳区富丽爱丁堡工地发生火灾!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它是38层的冷却塔在施工期间引发的火灾。接到报警之后,正好是中午11点06
听到报警之后,出于职业的敏感,李志业的神经一下子紧绷了起来。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施工工地本身现场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就比较大。如果在第一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可能酿成大的火灾。
想到这里,李志业马上通知主管队建国门中队立刻出警。并且迅速启用了指挥中心路况监测系统。119指挥中心的路况监测系统与交管局112道路交通指挥系统处于联动状态,可以实时监测到北京各主要路段的交通情况。可当李志业的目光落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心里不禁一沉。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在北京生活的人都知道,北京堵车有早午晚三个高峰期,而此时恰恰临近午高峰,消防车很有可能被困在半路,贻误战机。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这个时候我们就及时启动了联勤联动,向市局110指挥中心跟市交管局112指挥中心,同时通报这个情况,要求市局110指挥中心,维持现场的秩序。然后112指挥中心在不同的线路上打通绿色通道,包括现场交通秩序的维护。
放下电话,李志业的心里依然没底:打通绿色通道也需要时间,万一遇上较大的拥堵,可能连交警到现场都有困难,毕竟在一时间疏导成千上万辆汽车不像说说那么简单。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对于消防来说,每失去一秒的时间都可能造成重大的灾难。想到这里,李志业又拿起电话,发出了指令。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立即就近又调集了红庙中队,九仙桥中队,左家庄中队,整体上看左家庄中队跟红庙中队,这两个形成路线这个路况,相对要比这个主管队建国门中队要好。
尽管如此,李志业依然忐忑不安,因为到最后一个左家庄中队接到出警指令,距离接到报警电话已经近5分钟的时间了,这几个中队能比建国门中队更快吗?会不会也遇到堵车的情况呢?
李志业 北京市消防局119指挥中心主任
左家庄中队比建国门中队调的要晚5分钟,但是左家庄由于路况好,虽然它距离远,到场是第一个到场。
后发先至,左家庄消防中队在灾情发生10分钟后,顺利到场扑灭了火灾,尽管没有发生人员的伤亡事件,然而这起火灾无疑是对拥堵的北京消防安全工作的一个考验,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确保奥运期间的消防安全?北京市消防局从领导到干部,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象征,国家体育场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因其宏伟、特殊的建筑外形,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鸟巢。2008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其在全世界选出的10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这些设计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鸟巢”夺得建筑类最具影响力设计的桂冠,其极具创造性的建筑手法被专家认为是代表了21世纪初叶国际建筑界最高水平的体育建筑。
这座宏伟建筑的消防审批工作就落在北京消防局奥运办公室主任马建民和他同事们的肩上
马建民 北京消防局奥运办主任
是2004年的5月份吧,5、6月份,也就是第一次我们去开会,就是鸟巢的这个,第一次呢就发了很多的图纸带过来,很惊讶。当时拿回来我就说,我们三个人得扛了两趟。
让马建民惊讶的不仅仅是图纸的数量多,还有时间紧,按照北京2008奥运工程指挥部的要求,第一版设计要在七天内完成审批,这意味着马建民和他的同事们要在七天内看完所有的图纸并且给出审批意见。然而在审批的过程中,马建民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北京奥运最重要的工程消防设计竟然不符合要求。
马建民 北京消防局奥运办主任
没想到,因为这都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也是按受理的内部要求来讲,也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这样一个图纸
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场馆设计不符合消防的要求!如果按照这份图纸设计,就意味着在北京奥运会上,近十万名观众将在一个有着安全隐患的空间内观看比赛。一旦有险情出现,后果将会怎样?马建民和他的同事们想都不敢想,届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可能无法估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