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航天员训练大揭秘

标签:
军事 |
分类: 推荐篇 |
中国航天员着舱外航天服在水槽进行模拟失重训练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
2008年9月6日,新华社对外发布简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这是一则足以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简讯。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而2003年“神舟”五号和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的相继升空,则把航天员杨利伟和聂海胜、费俊龙送入太空。与“神舟”六号的发射事隔3年,这一次,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行走,我国也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自2008年7月以来,我们《军事纪实》栏目的记者在北京航天员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大量的拍摄采访,也许这些画面能揭开“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神秘面纱的一角,也许人们会从中感知到航天事业巨大成就背后的艰辛。
央视七套《军事纪实》10月2日、3日20:03分播出《星光点亮大漠》之《发射前夕》《发射倒计时》敬请收看!
字
这一天,位于北京的中国航天员中心,即将进行水上出舱训练,这两位身着航天服参加训练的,就是即将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字
翟志刚
他叫翟志刚,42岁,原空军一级飞行员,飞行时间950小时,1998年1月成为中国航天员飞行大队首批成员,曾经入选“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梯队。
字
刘伯明
他叫刘伯明,42岁,原空军一级飞行员,飞行时间1050小时,1998年1月成为中国航天员飞行大队首批成员,曾经入选“神舟”六号飞行梯队。
因为特殊原因,还有一名航天员没有参加这一天的训练。
字
景海鹏
他叫景海鹏,42岁,原空军一级飞行员,飞行时间1200小时,1998年1月成为中国航天员飞行大队首批成员,曾经入选“神舟”六号飞行梯队。
和世界各国选拔航天员一样,中国航天员也是从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1998年,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名字被写进了中国航天员大队首批14名成员名单,从此,他们开始了全新的航天员训练。
十年磨一剑,2008年,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终于迎来事业上最为辉煌的时刻,而此前杨利伟和费俊龙、聂海胜的成功,也对他们有着巨大的鼓舞。
在一般人看来,十年的时间漫长而久远,而对航天员来说却短暂和紧张。
中国航天员训练项目中有8大类58个专业,航天员称它们是登天的“58级阶梯”,每登上一级,就向太空迈近了一步。这8大类主要是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以及大型联合演练。
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人曾经作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梯队成员,长期与杨利伟和聂海胜、费俊龙共同训练,像这样的水上出舱训练他们早已进行过多次,但担负重大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他们对每一个训练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一天的水上出舱训练是在航天员中心的专用水池中进行的,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海上和湖泊中进行过多次十多个小时的耐力漂浮和出舱训练。
飞船应急返回时,有可能落入大海。正常情况下,航天员只需待在舱内,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但如果海上风浪过大,返回舱进水下沉,航天员就要穿着航天服紧急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