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鹰安全的“守护者”

(2008-07-14 21:05:23)
标签:

军事

分类: 人物篇

战鹰安全的“守护者”

2008精武标兵《机务老兵——张新员》

央视七套7月16日20:03分《军事纪实》栏目播出 敬请收看!

    一天夜晚,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所有战机顺利完成第一次飞行,准备再次起飞,这时突然有人提出,一架飞机很可能存在故障隐患,不能放飞。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十多年飞机维护经验的机械师张新员。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吴军雷:

他询问飞行员飞行情况,飞行员说飞机是好的。

    那么张新员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呢?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械师张新员:

第二次启动的时候,我检查飞机,检查到尾部,发现“红油”油迹。

所谓“红油”,就是指飞机的液压油,与其他油料不同,它的颜色发红,但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观察到油料的颜色,而这不起眼的“红油”油迹,却还是被张新员及时地发现了。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吴军雷:

这下引起他的注意。他向值班员进行汇报,并且说疑点没有查清绝对不能放飞。

随后,张新员对这架飞机的液压油管道进行了详细检查。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吴军雷:

当打开液压舱的时候,果然发现L型导管裂纹了,油迹是从那里漏出来的。

飞行过程中如果液压油出现渗漏,严重时会造成飞机起落架故障甚至空中起火,张新员的发现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就是这样一个重大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排除了,张新员成了这个夜晚的焦点人物。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装备部长杜庚臣:

不管什么时候他所维护的飞机都是最好的,从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对最小一个缺陷他都能够发现。

其实,在飞行团张新员处置类似的重大故障隐患已有40多起,作为机械师,他似乎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被人们更多关注,因为在平时,张新员那张总是带着笑容,让人感到憨厚的脸庞,并不能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张新员,39岁,汉族,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五级士官。他是团里年龄最大、保障安全飞行时间最长的机械师。也许是一直保持着来自农村的特有质朴,也许是机械师默默无闻的工作特点,让人几乎无法想像,就是这个张新员,先后获得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空军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并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那么,张新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根据规定,每架战机都专门有一个机组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并负责飞行前后的安全保障,而机组的负责人就是机械师,张新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对飞机的完好率承担全面责任。

飞行前,一架飞机有将近二十个大部件需要检查,每个大部件少说有上百个小的零部件构成,多的则有上千个,检查一架飞机,一般都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一个螺丝、一个螺帽也不能放过。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械师张新员:

螺帽松了漏油,就导致设备工作不正常,要停止工作怎么办?

而在飞行日里,张新员的工作显得更加忙碌和繁琐。

现场同期:张新员向飞行员报告飞机完好,请检查。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肖永富:

我们用他的飞机主要感觉就是可靠放心,没有什么顾虑。

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毛晋伟:

    他维护的飞机,操纵性上、包括座舱环境、各个使用方面都是被列为团里的典范。

作为机械师,除了要精通机械原理,还要掌握飞机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一系列专业知识。1995年,在机务大队干了四年机械员的张新员当上了机械师,正赶上有一架飞机需要拆卸一个结构复杂的部件,谁都没有想到,大队长却把这个在老机械师眼里都非常困难的工作,交给了张新员,大队长是怎么想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